第350章 待替換
英(1637年-1708年),字敦復,[8]又字夢敦,[9]號樂圃,晚年更號圃翁。安徽桐城人。[8]名相張廷玉之父。[14]中國清代文學家、[8]大臣。[10]
張英於康熙二年(1663年)中舉,六年中進士,選庶吉士,以丁憂乞歸,期滿改授編修。康熙十二年(1673年),以編修充日講起居注官,累遷侍讀學士。康熙十六年(1677年)奉旨入直南書房,以備顧問,開清代詞臣賜居禁城之先。先後累遷翰林院學士、兵部侍郎攝刑部事、禮部侍郎充經筵講官、工部尚書兼翰林院掌院學士、會試正考官、文華殿大學士等職。[8]康熙四十年(1701年),張英以病情加重求罷,詔許致仕。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南巡,張英迎駕於淮安(今屬江蘇),並隨駕至江寧,賜御書榜額、白金千兩。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復南巡,張英又迎駕清江浦,仍隨駕至江寧,賜賚有加。張英壯年時即有田園之思,致仕後,伏遊林下,以務農力田自娛。於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逝世。[11]
張英在康熙時即有“龍眠五才子”之目,在詩文方面亦有成就。論文重視學問,主張以六經為根底,提倡文章寫實,追求古樸、淡雅、自然之美。[12]張英所撰《聰訓齋語》《恆產瑣言》,是明清時期家訓的代表作,融讀書之道、修身之道、齊家之道及養身之道於一爐,在後世產生廣泛影響,堪稱中國傳統家風傳承的典範。[8]還著有《南巡扈從紀略》《文端集》《篤索堂詩文集》等作品。[13]
1638年1月30日(明崇禎十年農曆十二月十六日)張英出生。
1646年(順治三年)母吳氏去世[1](出自張廷玉《先考予告光祿大夫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諡文端敦復府君行述》)。
1654年(順治十一年)應童子試,時年18歲學使者山左藍公潤深加賞識,拔置府庠第四,補博士弟子員。
1657年(順治十四年)食餼,後“稟氣素弱,患疾歷三載不愈”,經其妻調治,至順治十七年始痊[1](出自張廷玉《先考予告光祿大夫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諡文端敦復府君行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