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違的大晴天 作品

第14章渾源金丹(第3頁)

 “金丹?”

 張之維有些不解,怎麼越說越玄乎,下一步是不是要說什麼元嬰,合體之類的。

 張靜清一看張之維就知道他想岔了,解釋道:

 “這個金丹只是一種借喻,並不是指在體內真正結成了一個大珠子,而是意味圓滿,精氣內斂成圓,鋒芒磨練成圓,為人處世,行止坐臥,處處見圓,處處有圓,處處遊刃有餘的意境。”

 “這是一種心境,氣質的頂點,而身體內結了珠子的,那不叫金丹,那叫有大病!”

 “師父這個比喻,還真是生動形象啊,不過,師父剛才說精氣內斂成圓,鋒芒磨練成圓我理解。”

 “但為人處世,行止坐臥,處處見圓,處處有圓,處處遊刃有餘……我沒太理解,師父的意思是讓我變的圓滑嗎?”

 張之維問道,在他的理解裡,圓滑這個詞,一向和市繪畫等號,是個標準的貶義詞。

 張靜清道:“這個圓意思是做事首尾相連,有理有據,問心無愧,可不是讓你圓滑,讓你市儈!”

 張靜清繼續道:“之所以要如此,是因為在煉化心猿的過程,其實就是把你心裡的殘暴,兇惡,躁動,各種魔障不安都磨平,都磨圓的過程。”

 “在此期間,你要更注重心的修行,持戒,且不可隨意無端妄造殺孽,須知,做的違心事越多,心裡間隙越大,心猿就越強,那就越不容易馴服。”

 “這幾個賊人沒當你面犯錯,你卻僅憑自己的主觀臆斷,殺了他們,就是現在你不覺得什麼,但其實他就是一種間隙,日後,也會成為你修行路上的絆腳石!”

 “師父,我明白了!”

 聽完張靜清的解釋,張之維若有所思,確實是如此,人是會變得,但過往做的事,不會變,當下的出手的理由,只能管當下。

 就好像魯迅的文章《風箏》裡,魯迅以自己當時的喜怒,毫無理由的踐踏了弟弟的風箏。

 他當時沒覺得不對,但很多年後,他開始明悟自身的時候,這件事成了他心中一根刺,讓他寢食難安,夜晚時常生出一種“我那時真該死”的情緒。

 一個風箏尚且如此,更別說隨意打殺一群人了。

 張靜清自然不想自己寶貝徒弟前路坎坷。

 所以在最初,就想為他鋪下最平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