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殺生無算,隱匿之事洩露(第2頁)
除此之外,他的其他罪孽也很少,甚至連很多世人都有的原罪都沒有,這兩點讓人動容。
“這位前輩是殺一人之後,有什麼感觸,從而不再殺生了嗎?”
張之維若有所思道,得見生死是一個人最大的成長。
有些人在見血之後,會明白很多道理,知曉生命的重量,從而更加敬畏生命,有些人則會開始漠視生命,殺生無度。
張御山解釋道:“據說是趙汝澮道兄年輕時候出山歷練,誤殺了一個真心對他的好人,便立下重誓,此生不再殺生!”
因噎廢食……張之維心裡這般想。
但其他人卻不這樣想,茅山魏文章感嘆道:“趙汝澮道兄修為高深,可謂是身懷利器,但五十年卻只殺一人,他的德行,還真是讓人佩服啊!”
靈寶派的葛溫也感嘆道:“確實讓人佩服,據說趙汝澮師兄不愛研究術法,就愛鑽研道藏,科儀,磨鍊心性,他的境界只怕是已經到了處處有圓,處處見圓的地步,這是在朝聖人之道進發啊!”
“迂腐,頑固!”
神霄派白玉宮卻實嗤之以鼻:“身處亂世,覆巢之下豈有完卵,不想著鋤強扶弱,扶大夏之將傾,卻整日把自己關在袇房研讀經典,白瞎了一身好本領。”
“如今這驅邪院的從三品法職,貧道領得,張御山領得,葛溫領得……甚至就是那個叫張之維的冒姓小子都領得,但唯獨他趙汝澮不能領,尸位素餐,還敢言在邁聖人之道,只不過一個軟弱可欺的無能之輩!”
白玉宮對趙汝澮的不滿,甚至都不能用頗有微詞來形容,那簡直都是強烈譴責。
此話一出,幾個老前輩皆不再說話,這話雖聽著刺耳,但卻不無幾分道理。
因為根據趙汝澮的賞善審判來看,他的善舉很多,但大部分都是樂善好施,施粥布善之類的善舉,也就是說,他只做善事,不罰惡事,實力雖強,但展現的地方卻是不多。
不做惡事,不殺惡人,只做好事,他自然是理所應當的得了一個大善人的標籤,過了此關。
不僅如此,他背後站著的鬼影也是最少的,只有一個,就那麼杵在他的身後,靜靜凝視著他。
審判結束,興許是聽到了白玉宮先前所言,趙汝澮扭頭道:
“白道兄此言差矣,俗話說,殺人放火金腰帶,鋪路修橋無屍骸,殺人易,殺惡人更易。”
對於異人而已,殺人很簡單,但除非是肖自在那樣的變態,不然或多或少會有些影響,而殺惡人則不會有心理負擔,所以,殺惡人更容易。
趙汝澮繼續道:“但做好事難,一直做好事更難,若無護道手段,貧道怕也只是那道路橋樑之下的一具生樁而已,所以貧道要這法職,不是尸位素餐,而是為了更好的施行善舉!”
白玉宮冷哼一聲:“道不同,不相為謀!”
兩人旋即不再多言。
趙汝澮之後,下一個被審判的是一臉笑眯眯像個老好人的葛溫,面對判官擲出的令箭,他張開了雙臂,坦然迎了上去。
“殺一人,殺二人……”
一枚又一枚黑色砝碼被抽了出來,判官不厭其煩的掏,葛溫背後的人影也越來越多,一直掏了近兩百下,關於殺孽這項罪惡終於是結束了。
看著葛溫背後密密麻麻站著的近兩百個人影,眾人簡直是驚掉下巴,任誰也沒想到,這個笑眯眯的,看起來跟老好人一樣的傢伙,竟是個笑面虎,手硬心黑,竟背了近兩百條人命。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近兩百來條人命加起來,還沒有那個錢真人幾十條人命沉,這說明,他殺的大多不是些好人。
對於這個結果,葛溫捋了捋鬍子,笑眯眯道:
“這幾十年行走江湖,路見不平,鋤強扶弱,只知道手下亡魂不少,但都問心無愧,所以倒沒仔細去計算過,卻是沒想到有這麼多了,見笑見笑!”
這種老前輩,心性穩得很,絲毫沒因身後站著的大量鬼影而有任何色變。
見此情形,白玉宮久違的露出笑臉,叫了幾聲好,直言吾道不孤。
而魏文章和張御山等人則是在感,人不可貌相,想不到葛溫這個平日看起來溫不拉幾的傢伙,屁股是如此的黑!
至於趙汝澮,則是沒有任何表示,他雖自己不殺生,卻也從不勸別人不殺生,畢竟當今這個年頭,該殺之人確實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