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秦嶺深處,無根生和張之維命運節點(第2頁)
但李幕玄好歹心不壞,所以他擰巴,若不擰巴,心腸歹毒一些,便是白鴞梁挺之輩。
這種人,自無根生加入全性以來,見到的海了去了。
他們有本領,有能力,卻沒有自己的道,迷茫彷徨於世間,不知該往何去,所以放縱自身,一言不搭,一個心意不合,就要刀兵相交。
前全性掌門姚廣孝為了給這些人找些事做,給他們安排了一條道,那就是造反。
歷史上的大大小小的突發事件之中,都不乏他們的身影。
即便是現在都是如此。
現在的全性,雖無掌門,但也是有頭頭的,俗稱代掌門,不一定能號令所有人,但威信不小,有很多人願意跟隨。
當前的代掌門也是一個有術無道之輩,曾是洪楊之亂的骨幹,太平天國諸王之一。
洪楊之亂失敗之後,他造反之心未滅,畢竟現在的各地軍閥,其實大多是繼承的前朝的遺留部隊,對他而言,都是仇人。
為報當年之仇,他一直與外部勢力勾結,欲要捲土重來。
其實這事不算離譜,要知道當年的洪楊之亂,西方那邊的教皇,還曾給洪楊之亂的天王,發過天父次子的證書呢,他差點就成了第二把十字架。
而現在,此人在效仿當年之舉,與神道教的大宮司來往密切,欲要再起事端。
無根生在深入瞭解全性之後,覺得秉持著前掌門姚廣孝思想的全性,已經成為毒瘤,他要改變這個毒瘤,度化全性。
當然,從某種程度而言,度人也是度己,他的觀法向外,這也是他的道。
在確定了自己的路之後,他又想起了這個地方!
一群全性便是如此難纏,若是滿世界的全性,那又如何是好?
所以他回到了這裡,準備毀掉這個禍端。
無根生拿著鑿子,就要將紫陽真人留下的《悟真篇》毀之一炬。
但就在鐵錘將要揮到鑿子的瞬間,他停下了動作,他遲疑了。
這可是能比肩達摩,比肩六祖的法門,若是毀掉,可能這世間就再也沒有了。
作為一個異人,即便心智堅韌如無根生,心裡也不禁起了惻隱之心。
“此等先人智慧,真要毀掉?!”
他看著這石壁,久久無言。
這時,石壁上的線條充斥在腦海。
慢慢的,他感覺自己的意識拔高,彷彿高到了天地之上,俯瞰全局,眼前所見,是密密麻麻的黑白線條。
這些線條雖然雜亂,卻在像他傳遞性息。
這些信息太多了,太也具備吸引力。
不過,無根生還是閉上了眼。
“大丈夫有可為,有可不為,我離張伯端所言的無上妙覺之道相差甚遠,非一人之力可以窺探也!”
而且,無根生還敏銳的察覺,這其中還蘊藏著更為深層次的秘密。
思忖了片刻,他最終還是沒有下得去手毀掉此地。
若不管不顧,一律毀掉,那與因噎廢食有何區別?
不有教無類,不好為人師,不代表就不為人師,這其中有本質區別。
但就這麼放任不管也不行,進入這個山洞的考驗實在太簡單了,只需要破解何為誠,何為人的秘密,就能進入其中,獲得《悟真篇》。
這與白送有什麼區別?“誠”和“人”不是一個人最基本的東西嗎?
若只單單是有“人”有“誠”,就能聆聽此道,勢必會造成德不配位的惡果,遭至禍端。
想了想,無根生只用石殼掩去了洞中的《悟真篇》,再抹去了張伯端所言,並且再上面刻下了“九曲盤桓洞”五個大字。
這既是他對張伯端的批語,也用以警示自身。
九曲盤桓洞是《西遊記》中青華帝君的坐騎——九靈元聖的洞府,也就是與張之維八字相同的那位。
九靈既為九天,也為九陽,這是道家常用詞語,不提也罷。
但元聖二字,卻是有所代指,一般指的是至聖之師,至聖就是儒家聖人孔子,孔子所極力推崇的周公之禮的周公,便是所謂的元聖了,他被稱為萬世師表。
在《西遊記》中,這一難的禍端,便是猴子好為人師,亂教徒弟,引出了一窩獅子,最後引出讓他們毫無招架之力的九頭獅子,九頭元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