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違的大晴天 作品

第510章王藹的進步,苑金貴的下落(第2頁)

 這有些類似於佛門密宗的醍醐灌頂。

 醍醐灌頂是密宗四大灌頂之一,具體的儀軌是灌頂者先觀想本尊佛。

 這個本尊佛可以是阿彌陀佛,也可以是彌勒佛,如來佛等等。

 然後上師用一個寶瓶放在灌頂者進行澆灌,從而讓灌頂者提升實力,具體能提升多少,根據灌頂者的資質來。

 有些進步平平,有些能一步登天,直接成為金剛種,達到空性無我的境界,擁有本尊佛的力量,這也是本尊佛一詞的來源。

 整個儀式玄而又玄,但往簡單了說,儀軌上的寶瓶,其實就是盛裝純淨信仰之力的物件。

 在結合儀式的時候需要觀想本尊佛,這個操作,簡直就和神格面具修行者借用信仰之力,扮演神明提升力量的過程差不多。

 只不過神格面具扮演的是自己演繹的神,醍醐灌頂扮演的是佛。

 而那些通過灌頂成為金剛種,達到空性無我境界的密宗和尚,可以說就是達到類似於神格面具第三階段了。

 當然了,灌頂儀式遠不像說的那麼簡單,除了最基本的用寶瓶醍醐灌頂之外。

 還有智慧灌頂,在佛教時輪金剛慈悲女人代表智慧,所以這種灌頂就是雙修了,而這種女人叫明妃,其具體過程不提也罷……

 王藹現在的狀態,就有些類似於第一種寶瓶醍醐灌頂,只不過他觀想的並不是神明,也不是佛陀,而是張之維的心魔。

 當然,他並沒有像神格面具修行者一樣扮演,也沒有像密宗修行者一樣去修本尊佛,他只是從關石花和張之維那裡得了些出馬仙的修行之法。

 這種法門並沒有前兩種高深,自然也難有前兩種的效力,不過對自身的提升依舊是有的,能讓他的炁更強,肉身更堅韌,穴竅更大,從而在請仙上身的時候,發揮出更大的力量。

 因為王藹的底子太薄,信仰之力又太多的緣故,所以這次的強化所需的時間要長一些。

 不過一切都是值得的,這次灌頂之後,他的實力會有一次很大的提升。

 以後再請“國師”出馬時,就不會出現,還沒發揮出多少實力,他就承受不住的情況了。

 而在王藹接受灌頂的時候,龍虎山這邊,因為調查苑金貴和吳曼的下落需要時間,急也沒有用,所以張之維一直都在正常生活,正常修行。

 此刻,天師府的校場前,張之維在給師兄弟們講述這一次下山都做了哪些事。

 雖然之前吃飯的時候,已經聽田晉中講過一次了,但第三人視角和張之維親自來講,總歸是有些不同的。

 而且山上生活清苦,又沒什麼娛樂項目,能聽聽師兄仗劍走江湖的故事,何樂而不為?這就跟有些人看劇會多刷一樣。

 有小道士聽到張之維開著金光咒,在漕青幫的槍零彈雨中漫步,笑著說道:

 “對了,之維師兄,他們都說山下的火器厲害,很多異人同道猝不及防都吃過大虧,看來也不過如此嘛!”

 張之維見自己的事蹟,似乎給了師兄弟輕視火器的勇氣,旋即一臉嚴肅道:

 “師弟,你對本門手段的自信,我很讚賞,但你對火器的傲慢,我很不喜歡。”

 那個嬉皮笑臉的師弟,聽到張之維以師父的語氣說話,連忙收斂表情,嚴肅起來。

 張之維繼續道:“其實嚴格來說,火器的威力並不會比異人的手段強。”

 “像上三門的甩頭一子,能擊穿20毫米的鋼板,這在當今的火器裡面,也得體型相當大的重型火器才能辦到,但在上三門裡,要做到這一步,只需要五到十年的修行時間。”

 “而上三門的甩頭一子,我們用金光是能防住的,也就是說,若有防備,我們的金光咒,完全能擋得住火器,但是……”

 張之維話鋒一轉:“火器強就強在速度夠快,每秒幾百到上千米的速度,一秒能發出好幾發,若神覺不夠敏銳,根本無法察覺,就算察覺到了,也不一定能反應過來!”

 說話間,張之維屈指一彈,一粒金豆子從指尖飛出,準確無誤的落在那個師弟的額頭上,打得他當場一個踉蹌,額頭起了老大一個包。

 “看好了,這就是小型火器裡的手槍的速度,我在你面前施展,你都無法反應過來,施展金光防禦,若是躲在暗處放冷槍,你就更反應不過來了,還敢小瞧它的威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