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後卿 作品
第一百零八章 無論是什麼年代,抄襲總是令人不齒的。
瑕疵品?
仿製?
在龍泉摸爬滾打多年的葉守錢自然知道這些東西意味著什麼,連忙去查看那堆廢瓷。
先前也說過,制瓷需要走兩次燒製工序,每一道工序的成功率其實都不是固定的,多多少少會捨棄掉一部分的廢瓷。
沒有匠人在一開始就知道那件瓷器會是廢瓷,往往這些瓷在製作的時候,也是在匠人手中下了功夫被做出來的。
所以,雖然被捨棄,但還能夠看出很多的東西。
一個厲害的匠人,甚至光看泥胚和形制,就能看出來前一位匠人制作的步驟以及習慣,然後藉著廢瓷,臨摹仿製出一個一模一樣,甚至還有可能遠超原物的成品。
有人的地方,自然就有江湖。
龍泉之所以有這麼多層出不窮的匠人,卻還是有很多黑窯口的緣由,一大部分原因就是因為這些黑窯口大多是藉著仿製名家的手藝賺的銀子。
這些事情在龍泉這麼個制瓷的聖地當然不是什麼秘密,所以有些有些人會特別在意這一點。
匠人裡稍有些名氣的名家,在作廢這些瓷器的時候,通常就會將這些廢瓷敲碎再丟,隨便他人鋪地或是漚肥。
而父女倆之所以沒有將這堆廢瓷一一敲碎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
一來,他們現在的瓷器其實並不頂尖,夠不上‘制瓷名家’的級別。
而敲瓷在當下,普遍是名家才會做的事情。
普通的瓷器,普通的匠人統共也就只會做那幾件大眾的東西,沒準來偷的人還會比被偷的匠人技藝更高超,自然不怕人來偷學什麼技術。
二來,著實是沒有時間。
他們這個窯口嚴重缺人,缺勞力,父女兩個人不,其實仔細算下來,只有一個半人。
而葉青釉就是那多的半個人。
她的優勢在於前期的瓷件兒製作,手速很快,能夠一次性產出大量的泥胚,可到了後面的燒瓷環節,她的體力和體型就完全不允許她幫什麼忙。
試問一個瓷架有她兩個高,她連瓷器放都放不上架子,要怎麼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