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後卿 作品
第三十一章 小玩意兒,也有大作用(第3頁)
一大圈逛完,葉青釉心中終於大定——
賺錢,確實有門。
這並非是來自未來人的自負,而是她當真發現了突破點。
一條街上售賣的青瓷,都是傳統古法的老青瓷,大致可以囊括成八大類,‘碗筷碟盤,勺杯壺罐’。
這些都是極為常見的青瓷形制,也最最正統。
可以說,只要是燒瓷的匠人,基本就繞不過這八大形制。
從在學徒時期就得學做這八大種,學成之後就得成日燒,封爐,蓋窯、品青、沉釉幾十年,最後到年老的時候,再得到一個‘大師’的頭銜,這輩子,也就算是完了。
但對葉青釉來說,這種日子,算是徹底‘完了’。
剛剛葉青釉遠遠瞧見這些攤位上大多都是各種形制古板,釉色極差的青瓷,便回想起了一件事情——
青瓷其實是相當考驗原材料的藝術品,而原材料,自然包括泥土,釉等東西。
好的泥土,一般在挖出的時候,便被各個大窯劃土佔領,專門出給王公貴胄,流落不到普通匠人的手裡。
釉也是同理。
夜市上的匠人,沒有絕對好的原材料,手藝也只是勉強維持溫飽,沒有天賦鑽研,自然只會售賣最最簡單,基礎的八大形制。
這些東西,說好聽叫基礎,說難聽,就是爛大街。
試想一下,哪裡都可以買到碗,我為何要單獨來某一家買?
既然攤販做的也不是特別新奇,更談不上什麼喜歡不喜歡,為何要單獨花錢買?
這裡是龍泉,哪怕自家不做瓷,誰還沒有幾個燒瓷的親戚?
隨便拿幾個略帶瑕疵的碗筷碟具,怎麼不必自己花錢好?
所以,夜市上賣這些青瓷是行不通的。
可,不賣這‘八大形制’呢?
葉青釉挑眉,瞬間便從自己的記憶中,挑選出一種從前燒製過,且送給師弟師妹們當見面禮的新奇小青瓷件——
鴛鴦水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