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後卿 作品

第七十九章 第一次制瓷完畢!


 葉青釉真誠問出疑惑,葉守錢本在專心致志的上釉,聽到這話就是一愣,旋即露出了一個苦笑。 

 這苦笑 

 葉青釉心頭一跳,竟然頗有種瞧見前世裡自己導師教導學生時露出的那種‘我只是個老頭子,為什麼我要經歷教你們學習這種不可承受之重’的表情。 

 葉守錢通常不會露出這種無奈中帶點兒欲言又止的表情,葉青釉愣神了一會兒,終於在自己丟完臉之前,想到了原因: 

 “成本。” 

 葉守錢上釉的那些都是出自他自己手的素面瓷,傳統器件,沒有什麼花樣,也算不上如何精美,主要講究一個快做快賣。 

 買這些東西的人通常也只是將之當做最基本的三餐器具,所以每一個的成本都不能太高。 

 價格若是不合適,客人隨時會選擇換一家買,畢竟他們對這些東西就兩個要求—— 

 一,滿足基本需求。 

 二,價格低廉。 

 支釘燒所帶來的優勢非常明顯,就是美觀,齊整,更加入人的眼很適合給精品瓷‘墊腳’。 

 可這不是普通人所關注的東西,父女倆如今不說沒有餘力做釘燒,將瓷器弄的好看些,單是上個會留黑痕的全釉面,都得仔細想想再下手因為廢釉。 

 瓷器上七八成釉,和上全釉肯定是不同的,一件兩件可能還沒有那麼明顯,可十件百件,這差距就出來了。 

 況且若是全釉面,還得多一道陰乾的程序,不然釉面很容易在燒製前流釉凝鼓,讓整件瓷器遭到破壞。 

 這些都是半釉面不可能會有的‘美麗弊端’。 

 葉守錢欲言又止的表情收了回去,取而代之的是略帶驚喜的點頭,期間手裡還在接連不斷地幹活。 

 由於是一起做的東西,原先她默認都是一樣的流程工序,想要全釉的葉青釉,和本能上半釉的葉守錢才有了思維的不同。 

 葉守錢和葉青釉做的東西不一樣,想要把握的客人不一樣,工序自然也不可能完全一樣。 

 此時想通,一切重歸平靜。 

 葉青釉取起一個小素胚,比劃了一下: 

 “爹,我的那些個小物件兒,還是得上全釉好看。” 

 “支釘燒若是本錢大,那我只做個一足的支口,將支口架在這些小物件的內裡可好?” 

 老匠人想壓低成本,好快速賣出東西回本,而小物件卻真的需要一些‘審美’,若是上邊好看,底部卻一團糟,那是真的沒有辦法往外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