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下一個遊戲
採訪就在三人的閒聊中結束了,到最後張元都不知道都聊了些什麼。
幾天後《當代歌壇》的報道現出來了,封面自然不是張元,他只佔了內頁的幾張,
張元粗略的看了一下,內容基本上是他胡編的那些歌曲故事,不過在的筆下,好像更生動更真實了一些,他看的都有滋有味的,
而當《音樂天堂》出來的時候,青蛇寫內容和他們那天聊的東西,可能只有幾毛錢關係了
裡面大部分都是青蛇自己對張元和其歌曲的解讀,看完後張元都有些不認識自己了,
在青蛇的筆下,自己竟然成了一個敏感、內向、好奇、特文藝範的一個音樂詩人,
這些描述,張元不知道青蛇是從哪裡看出來的,但這篇報道絕對是抬高了他,任誰看了,都覺得張元逼格滿滿,
這文筆,這水平,張元都願意花錢讓青蛇再採訪他一次了。
這兩本雜誌的報道,讓張元在音樂圈裡終於算是有了一定名號,當然知道的歸知道,不知道的還是不知道,
就像他的這幫同學,沒有一個人會把張元和歌手張元混在一起,
就算他們在午後的校園廣播裡,天天都在聽《晚風》這首歌,也沒有人認為這是張元唱的,
除了鄭歡,宿舍裡就連老大都沒有意識到這件事。
知道張元搞音樂的人,看到這兩篇報道後,不少人都打來電話恭喜他,
特別是在參加迷笛活動時,認識的那些玩樂隊的朋友,好多人都打來了電話,對張元說恭喜,
在他們看來,有發行的專輯,有出圈的歌,還有媒體的報道,張元這已經算是玩出頭了,算是上岸了。
就連剛剛簽約的高唬和樂隊的幾位,都打來了電話,把張元吹捧了幾句,眾人約好了找時間一起擼串後,這才掛了電話。
張元確實沒有想到兩篇報道會有這樣的效果,或許是這時候互聯網還在起步階段,紙媒還有一定市場吧,
外面有什麼風雨,其實很多時候是吹不到學校的,所以這回張元在學校安心的上了一段時間的課,
就連電影、公司、唱片啥的他都不管了,安心的享受他的學生時代,明年再有一年,他可就畢業了,以後要想再回到青春校園,怕是機會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