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樹下一書生 作品

第二百八十六章 聯合和殺青(第2頁)

他今天也是過來查看一下,明天試兩遍,後天就會正式開拍。

看著各種設備、軌道車以及威壓,韓山平有些驚訝地說道:

“這設備還挺多,不是就一場戲嗎?”

“雖然是一場戲,但是就是這一場戲,特效團隊都已經準備很久了。”

“怎麼說?”

“這場戲是張子怡通過牽引繩把飛向外太空的秦皓給拉回來。

看似簡單,但是實際操作卻很繁瑣,為了效果逼真,特效團隊結合航天局給出的數據,模擬了幾十遍整個過程。

人物的各個角度的動作,在太空可能導致人物偏移的角度和距離,都力求真實。”

就跟好萊塢一些大片計算一個怪獸出水,帶起的水花一樣。

那些水花也不是隨便一弄就完事的,同樣要經過各種模擬,確保任何一滴水花,都和同等形狀、質量的物體,以同樣速度出水形成的水花相似。

“這麼嚴謹?幸虧這電影是由你來拍,不然國內誰還懂這些?”

“其實我們內地的導演去好萊塢學習一番,這些都是能掌握的。”

“希望吧,不過今後他們有沒有去學習的動力,就看你這部電影能不能成功了。”

這時韓山平看到一樣設備,問道:

“這個可以360度旋轉的桁架是幹什麼用的?”

“呃,拍攝的時候,秦皓就綁在這個桁架上,然後下面有軌道車控制著前行。”

“這以前國內沒有過吧?”

“沒錯,國內一般用威壓就解決了,不過威壓拍武俠電影還好,但秦皓這是在太空中,威壓就不好控制。”

“原來如此,看來很久沒拍電影了,已經有些跟不上時代了。”

對於韓山平這話,劉周沒有回應。

現在拍電影,要的可不只是電影方面的技術,更需要運用更多的技術和科技,這樣電影才能有越來越多的可看性。

在攝影棚逛了兩個多小時,確定沒問題之後,劉周和韓山平就離開了。

第二天調整好所有設備、各個攝影機的角度,試拍了幾遍走位。

第三天,正式開拍,花了三天才把前面太空中的各種翻滾、救援的戲拍了。

就剩下最後一個將秦皓拉回來的鏡頭。

秦皓被綁在桁架上,看起來彷彿是失重,飛船內的楊蜜則在牽引繩的另一頭,朱埡文則是在桁架上。

張子怡焦急地望著朝著自己方向,無規則翻滾而來的秦皓。

越來越近!

雙方匯合了!

但還是擦肩而過!

經過好幾次的因為各種因素的擦肩而過,直到,最終,兩人再次匯合,手抓在一起。

“歡迎歸隊!”

這時候,秦皓縱有千言萬語,只匯聚成五個字:

“我回來了!”

看著監視器中,兩人的面部特寫,劉周滿意地說道:

“好,過了!”

順利拍完這場太空救援的戲份,就只剩下航天局領導新聞發佈會的那場戲。

為了拍最後這場戲,劉周專門申請了梅地亞中心。

這裡被稱為新聞發源地,經常作為官方開新聞發佈會的場所。

後世某音上著名的外交天團,很多時候發佈會也在這裡。

即將舉辦的京城奧運會的相關媒體活動也是在這裡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