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海外疲軟和第二部科幻電影
相比於在內地的火熱表現,《火星救援》在其他地區以及海外的上映,情況卻要差了很多。
首先是香江和彎彎地區,這兩個地方是和內地同步上映的。
但是《火星救援》在香江上映三週,總票房才堪堪兩千萬港幣。
其實兩千萬港幣的票房這個成績已經很不錯了,截止到目前,香江票房過兩千萬的有且只有一部,那就是星爺的《長江七號》。
《長江七號》是斷層式領先,在香江拿下了五千一百多萬的票房。
而接下來的《三國之見龍卸甲》只有一千六百多萬的票房。
所以《火星救援》過兩千萬的票房,能夠排在香江票房榜第二位。
按照目前的票房趨勢,《火星救援》在香江的總票房大概在兩千五百萬左右。
2008年也還只剩下兩個月,唯一對《火星救援》有所威脅的也就只有計劃年底上映的《葉問》。
不過《葉問》這部電影也是由嘉禾影業香江公司出品的。
《葉問》的導演葉偉信自從和嘉禾合作《導火線》之後,就和嘉禾重新建立了緊密的聯繫。
這次葉偉信開新項目《葉問》,第一時間找的就是嘉禾。
所以儘管沒有劉周的指點,但這部《無間道》之後最知名的香江電影,還是落入了嘉禾的手中。
因此這次《火星救援》和《葉問》在香江的票房誰高誰低,肉都是爛在鍋裡。
第一肯定是沒希望了,第二還是第三其實區別也不是很大。
相較於在香江的不溫不火,《火星救援》在彎彎的市場表現要好不少。
上映三週,票房突破一億臺幣,摺合人民幣兩千五百萬左右,而且此時每天還能夠拿下五六百萬臺幣的票房。
除了票房更高之外,《火星救援》在彎彎的熱度也高不少,也有更多的人在討論這部電影。
其實這也可能和歷史背景有關,香江是很難體會到那種大國情懷的。
而在彎彎,不管這其中的討論是好是壞,最起碼說明,《火星救援》對他們是非常有感觸的。
除了香江和彎彎,《火星救援》在上映一週之後,嘉禾也將這部電影發行到了東南亞以及一本南韓等國家。
東南亞到目前為止上映了兩週時間,各個國家的票房加起來也不過近四百萬美元,總票房應該也就五百多萬美元,很難超過六百萬。
在一本,《火星救援》同樣上映了兩週時間,票房也不高,只有兩億多日元,摺合美元也就兩百多萬。
而在南韓,票房表現就更差了,上映兩週才只有三十多萬的觀影人次,摺合美元才一百多萬。
但相比於一本,南韓這邊的關於《火星救援》的討論卻更加熱烈,不過大都是覺得電影中的劇情不現實。
反正話裡話外都是對我們的貶低。
不過這也是棒子的一貫尿性,他們整個民族似乎都有種妄想症,覺得他們才是世界的中心。
他們製作的世界地圖也離譜地很,幾乎把亞歐大陸劃拉了一半變成他們的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