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www2/jsonfs/201/201588/107008345.json):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jingmowx.com/read.php on line 102
華娛之從1996開始-第三百四十二章 第二部科幻電影(第2頁),靜默文學
樟樹下一書生 作品

第三百四十二章 第二部科幻電影(第2頁)

國內的科幻電影僅有《流浪地球》拿得出手,劉周總不能把這一棵獨苗給薅了,所以劉周的目光也再次瞄向好萊塢。

不過就算是好萊塢,新世紀之後經典的原創科幻電影其實不多,更多的還是改編的。

尤其是超級英雄等漫改電影大行其道的時候,更加壓縮了原創科幻電影的生存空間。

甚至好萊塢的製片公司,都不太願意投資原創的科幻電影。

當然,你是好萊塢大導或者關係很硬也沒問題。

而在2010年之後,有兩部比較經典的原創科幻電影,一部是《地心引力》,還有一部是《星際穿越》。

而這兩部電影的導演都不是無名之輩。

前者的導演是阿方索.卡隆,墨西哥導演的代表人物,他其他的作品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有一部大家肯定熟悉,那就是《哈利波特》。

他是該著名系列第三部《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的導演。

至於《星際穿越》的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就更加大名鼎鼎。

《蝙蝠俠》三部曲、《盜夢空間》,都是非常經典的作品。

克里斯托弗.諾蘭也通過一步步優秀作品,成功將自己打造成品牌,他的票房號召力一點不遜於那些頂級巨星。

而能夠擁有這種號召力的導演,在好萊塢也只有寥寥幾人。

更讓人佩服的是,克里斯托弗.諾蘭導演的作品幾乎大部分都是原創。

在當時改編橫行的好萊塢可謂是獨樹一幟。

而非常巧合的是,阿方索.卡隆和克里斯托弗.諾蘭都是和華納合作緊密的導演。

後世華納在《哈利波特》系列結束後還能夠混得那麼滋潤,除了擁有dC漫畫以外,華納對於有才華導演的籠絡,也至關重要。

而劉周在斟酌一番之後,最終還是選擇了《星際穿越》。

《星際穿越》的背景是在末世,不過倒不是詭異降臨,而是地球氣候已經不適合糧食生長,水資源枯竭,饑荒肆掠,人類面臨著滅絕的威脅。

這時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神秘的“時空裂口”,通過它可以到外太空尋找延續生命希望的機會。

一個探險小組穿越到太陽系之外,他們的目標是找到一顆適合人類移民的星球。

然而,通過蟲洞,也就是時空裂口的時候,他們發現飛船上的一個小時相當於地球上的七年時間。

即使探險小組的任務能夠完成,他們能提供的救贖對於對地球上活著的人來說已經是太晚。

影片前部分是平淡樸實的親情敘述,踏上星際探險之旅後,除了美輪美奐的宇宙畫面,還有就是人逢絕境時對人性的探討。

原版因為克里斯托弗.諾蘭堅持實景拍攝,所以應用到的特效鏡頭也不是很多。

甚至比《火星救援》也多不了多少。

所以《星際穿越》也被很多觀眾噴這是假的科幻片,就是特效大場面戲少。

其實這也是劉周選擇《星際穿越》的原因之一,目前國內的特效技術水平也支撐不起特效水平太高以及特效鏡頭太多的電影。

當然這樣做也可以,那就需要更多的時間,像阿凡達那樣從籌備開始算起,七八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