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www2/jsonfs/201/201588/107009079.json):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jingmowx.com/read.php on line 102
華娛之從1996開始-第三百八十五章 對轟(第2頁),靜默文學
樟樹下一書生 作品

第三百八十五章 對轟(第2頁)

王曉帥的臉色也同樣有些難看起來。

但這才哪到哪,我還沒有說夠呢,寧昊同樣沒有顧忌王曉帥黑起來的臉色,繼續說道:

“我覺得人為的割裂商業電影和藝術電影是非常陳舊的思維。

每一個導演都有自己的藝術夢想,但藝術電影不是高高在上的,我們電影票房破億怎麼失敗了?

一部電影拍出來沒有觀眾看,那才是失敗!

為什麼張一謀導演,陳詩人導演等第五代的眾多導演,他們的藝術電影不僅能夠在海外拿獎,又那麼受觀眾歡迎?

有時候多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這麼多年了,能力漲沒漲,有沒有認真總結,思想有沒有與時俱進。

而不是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還一直怨天尤人,不要到時候被時代所淘汰而不自知。”

聽到寧昊火力全開,劉周臉上也不由露出了笑容,絲毫沒有掩飾的意思。

王曉帥剛想反駁,但是被作為主持人的張果力打斷。

只見張果力轉頭看向劉周,先一步說道:

“劉導,你來說兩句吧?今天這個論壇就是進行思想爭鋒的,你談談你的想法!”

自己好歹是前輩,也是圈內有頭有臉的人,被你一個後輩如此無視,他心裡對王曉帥早就不滿了。

寧昊的話簡直說到他心坎上去了,讓他舒服了了不少。

不過張果力打斷王曉帥也不是專門針對他,張果力基本的主持人素養還是有的,如果讓王曉帥繼續說的話,很有可能會從討論變成吵架。

所以他才將話頭拋給劉周。

劉周此時也收斂起笑容,正色地說道:

“我記得王導是北電導演系畢業的吧,那應該知道電影有三個屬性,第一,電影是技術;第二,電影是商品;第三,電影是藝術。

也就是說,電影同時具有技術、商業和藝術三種屬性。

而且電影在擁有藝術屬性之前,是先有商業屬性的,因為一部電影的完成,從籌備、到拍攝、發行、宣傳以及上映都需要投入。

既然有投入那也就需要回報,不然誰還願意投錢去拍電影?

如果你是畫家,有紙有筆,在家裡就可以畫,覺得不滿意隨時可以撕掉,而電影是不能這樣的,必須要保證整個產業有回報,只有這樣整個產業才能長遠。

剛才聽王導的高論,覺得我們三人的電影票房過億了,就斬釘截鐵地認為我們作為導演是失敗的。

這顯然是王導在北電學習的時候沒有學到家,或者壓根就是一知半解,你這明顯是割裂了電影的商品屬性,把商業和藝術對立起來了。

剛才我就在講,很多華夏電影人陷入了自嗨模式,王導的話恰好證明了這一點,就是覺得自己牛逼,其他人都是傻逼。

華夏電影一個問題就是自嗨的人太多,尊重觀眾的人太少!”

劉周同樣沒給對方留面子了,既然王曉帥不客氣,那他也當然不會客氣。

而臺下不管是在場觀眾,媒體記者,還是那幾位發行以及院線大佬,大家都不由點頭,比較認可劉周的話。

接連被寧昊和劉周指著鼻子罵,王曉帥心裡也非常惱火,冷冷地道:

“我是非常佩服劉周導演的,既能夠拍出高票房的電影,也能夠拍出在威尼斯獲得金獅的電影,我也無意得罪。

但今天是論壇,是進行思想碰撞,那我就想跟劉導你探討一下。

你們都在說電影商業和藝術是可以共存的,但現實是藝術電影幾乎沒有生存空間。

現實情況是,投資藝術電影的人越來越少,藝術電影的排片量也很少,排片場次也都是一天之中最冷清的時段。

在藝術電影生存如此艱難的情況下,把藝術電影放到市場上是不公平的。

而藝術電影是承載文化的,把文化事業扔進市場肯定會被扭曲,文藝片不能也不應該接受市場的檢驗,它需要得到保護。

這可能是商業片最好的時代,卻是文藝電影最壞的時代。”

類似這樣的話劉周聽得太多了,這也是劉周不願意去參加什麼電影論壇或者什麼研討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