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熱議和反響(第3頁)
而和劉周的話,兩人可以說相識於微末,雖說現在因為身份的差距,兩人的關係不像以前那般親密,但也比他和王曉帥的關係好得多。
更何況賈樟可可不會忘記當初還是個學生的劉周,義無反顧地投資了自己的第一部電影《小武》。
如果沒有劉周的投資,就沒有《小武》的成功,自然也就沒有自己現在的成就和地位。
別說和王曉帥不熟,就算熟悉,如果一定要站隊的話,賈樟可也只會站在劉周那一邊。
更何況賈樟可覺得劉周說的挺有道理的,反而王曉帥沒說多少實在話。
所以面對媒體,賈樟可也毫不避諱地表達了對於劉周的支持。
除了採訪國內導演外,一些記者也找到了前來參加魔都國際電影節的著名南韓文藝片導演許秦豪。
他拍攝的《八月照相館》、《春逝》等作品在內地有不小的知名度。
對於文藝與商業之爭,許秦豪表示:
“商業電影的確對觀眾來講比較有吸引力,所以我自己會有意識地在自己的電影中運用一些商業元素,比如啟用有名氣的演員等。
一部好的電影文藝性與商業性其實是可以協調的,就如寧昊導演的《無人區》,就做到了兼具文藝性和商業性。”
甚至還有人跑到敦煌,找到了正在拍戲的張一謀,不過對於記者的採訪要求,他都一一拒絕了,現在正是拍攝的關鍵時期,他哪有心思接受採訪。
而且對於商業與藝術之爭,他聽得比劉周還多,耳朵早就起繭了,所以也懶得發表什麼看法。
不過雖然打發走了記者,但是對於劉周在論壇上將自己比作華語電影的脊樑倒是不禁感到欣喜和些許自得。
劉周畢竟不是一般人,能夠得到他這麼高的評價,就算養氣功夫一向很好的張一謀,心裡也不可能沒有一絲波瀾。
關於劉周和王曉帥之間的爭論,雖然有點呈現出一邊倒的趨勢,但王曉帥也不是說沒有支持者。
同為第六代導演,王曉帥的好基友婁燁以及西北圈著名導演王全鞍,在面對媒體採訪時,就極力支持王曉帥。
所以這也讓這次電影論壇兩人的爭論熱度越發的高。
此時還有不少記者想去採訪劉周,因為之後劉周就沒有再發表任何評論,但是都被劉周給拒絕了。
要說此時誰最高興的話,那非上影集團董事長兼總裁任忠倫莫屬。
因為劉周和王曉帥之爭的熱度高漲,讓魔都國際電影在國內越發地受關注。
現在任忠倫無比的慶幸,前幾天幸虧叫上了韓山平,成功邀請到了劉周參加魔都國際電影節。
本來只是請他去給電影節壯壯聲勢的,但沒想到效果出奇的好。
如果不是因為劉周不是一般人,任忠倫真想下次還請他來參加電影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