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配合上市,電影變故(第2頁)
歷史上,《風聲》和《建國大業》同期上映,都能夠拿下兩個多億的票房。
現在,《風聲》處於暑期檔這個檔期,同期也沒有什麼有威脅的電影,可以說檔期得天獨厚。
再加上這一世的電影市場比歷史上這個時候的電影市場規模要大許多。
最後還有嘉禾集團高度重視,投入的宣傳費都差不多有製片成本那麼高了。
對《風聲》總的投入已經破億了,媒體宣傳的其實一點沒誇大。
所以劉周覺得以《風聲》的質量,票房還無法破三億,除非有不可抗力因素,不然就是板上釘釘的。
不過儘管《風聲》票房破三億,嘉禾也賺不了多少錢。
因為這部電影的主要收入就是內地票房,再加上一些其他的版權。
《風聲》在海外是很難拿到多少票房的。
彎彎可能還好點,這部電影能在香江票房破一千萬港幣都難。
不過劉周也沒指望通過《風聲》來賺錢,對於他來說,《風聲》只有兩個作用,一個是作為獻禮片,另一個作用就是配合嘉禾的上市。
現在顯然《風聲》沒有辜負劉周的希望,不僅上面對這部電影滿意,現在電影票房成績也很不錯,對於嘉禾上市肯定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現在這一時期雖然不像後世,一部票房大爆的電影就能夠讓一家上市影視公司的市值增長几十個億。
比如《港囧》這部電影,主要的投資方是徐錚和趙老闆,光線只是賺個發行費。
但是《港囧》大爆後,光線的市值直接上漲了二十多個億,直接賺麻了。
而現在的三個多億給大家的震撼同樣不吝於當時的電影票房過十億,以嘉禾的體量,《風聲》近在咫尺的票房成績,也同樣有可能助推嘉禾的市值增長一二十億。
所以也不怪乎後世娛樂圈對賭協議橫行,資本來錢太容易了,和那些明星大導對賭,不管怎麼樣都是賺的。
人家壓根不管你能不能完成對賭,成了當然好,不成也沒關係,因為在簽下對賭協議之後,人家就已經藉著你的影響力給股民講故事把錢全部賺回來了。
而你還得吭哧吭哧地像個打工人一樣為完成對賭努力為資本工作。
最明顯的當屬周星星,人家實力放在那,所以對賭的數額也比較大。
周星星旗下的pdal公司,以13.2億的價格賣給一家名為新文化的港股上市公司51%的股份。
不過這要求周星星在四年內讓pdal公司實現淨利潤10.4億,不然需要他補足並且回購股份。
所以在《美人魚》之後,他一直在炒冷飯,拍攝的《西遊伏妖篇》和《新喜劇之王》口碑都很差,進而也影響了他個人的口碑。
但這個協議其實周星星怎麼做都是賺的,因為他需要完成的業績為10.4億,也就是說即使周星星電影一部不拍,他還能賺取2.8億。
最後雖然周星星對賭失敗了,四年只賺了8.05億,還差2.35億。
周星星雖然補了2.35億,但是這8.05億他還能分百分之四十九,就算還要回購公司股份,他也賺了十多個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