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劉周的條件和能提供的好處(第3頁)
這樣的故事在國內會受歡迎,在海外肯定沒人願意看的,所以他的《唐山大地震》在海外撲街那是註定的事情。
趙領導花了十多分鐘看完劇本大綱,笑著說道:
“劉導,我們之所以如此重視《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是因為希望藉助這部電影宣傳唐山大地震後30多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就。
但是我看你這個劇本並沒有將這些體現出來,你看是不是可以修改一下,從76年一直拍到06年,拍出唐山30年的變化來?”
“趙領導,如果按照你的方法來拍,觀眾可能會有一千萬,但是如果按照我的想法來拍,那觀眾可能會有一億。”
“差距能有這麼大?”趙領導感覺劉周有點在放大炮。
“就是有這麼大,按照趙領導你的想法,電影會明顯的頭重腳輕,對觀眾衝擊最大的是大地震,前面三十分鐘就演完了。
後面只能講這個家庭在之後三十年的變遷,整個故事缺乏著力點,沒有爆發力。”
隨後劉周想起馮褲子版本的故事,接著說道:
“我也可以把故事分成兩條線來寫,母親和女兒分離三十年,最後相認,但還是缺乏足夠的力度!
這樣拍在國內可以,我們都知道大地震,但拿到海外去就不行,他們沒有我們這麼深的感受。”
趙領導聽完劉周的講述,不由陷入沉思,他不知道劉周的分析有沒有道理,但是他知道按照劉周這樣拍,和他們宣傳的需求不符。
但想到他說的能有一億人看這部電影,他又有些心動。
劉周看著趙領導一直沉默,接著加碼:
“趙領導,我知道你們是想通過這部電影是想提升唐山的知名度,提高唐山的美譽度。
其實通過影視劇做一張超級名片,進而推動旅遊業發展並不是新鮮事,一部《少林寺》拯救了少林,一部《大紅燈籠高掛》讓喬家大院名揚海內外。
我們這部戲名字就叫唐山大地震,是一次冠名推廣,會塑造整個城市的精神和形象,會大大提高城市的知名度。
這還只是電影上映後的影響,電影上映前,我們這部電影所有大型活動,包括開機、殺青、首映都在你們當地做。
在兩三年之內,不但國內媒體會持續關注這個事,甚至海外媒體也會關注,這是在央視花幾個億打廣告都達不到的曝光度。
而且我覺得到時候拍攝搭景不搞那種一次性的,唐山完全可以弄一個復古七十年代的影視基地。
做成集影視文化體驗、包括影視拍攝,餐飲住宿,遊覽購物,娛樂休閒等於一身的影視基地。
功能兼具文化體驗和特色商業街,還能滿足影視作品的外景拍攝需要,完全可以做成整個城市的一張新名片!
我想趙領導在和答應和我們嘉禾合作之前,應該也瞭解過我們嘉禾的實力。
現在由我接手這個項目的話,不客氣地說,我能夠通過《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讓唐山這個城市蜚聲海外。
趙領導,你覺得呢?”
劉周已經將好處一一列舉了出來,雖說不能通過電影直接宣傳城市的變化,但是宣傳效果一點不差,而且還更好。
劉周覺得只要對方不是太死板,應該是會答應自己的要求的。
劉周想的沒錯,趙領導確實心動了,尤其是興建影視城,發展餐飲娛樂,打造成城市的名片想法,簡直讓人眼前一亮。
他們可從沒往這方面去想過。
而且雖然和他們當初的想法有些相悖,但是真如果能將唐山宣傳到海外的話,那也是一份妥妥的政績啊。
現在不僅娛樂圈,其實各個層面,只要涉及到海外,都感覺好像是了不得的成績。
但是這也不是他一個人能夠決定,所以趙領導開口道:
“劉導,你這個想法確實很不錯,但是這涉及到最核心的問題,我需要回去向上彙報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