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www2/jsonfs/201/201588/109460982.json):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jingmowx.com/read.php on line 102
華娛之從1996開始-第四百一十三章 火熱和謠言(第3頁),靜默文學
樟樹下一書生 作品

第四百一十三章 火熱和謠言(第3頁)

    有些人可能無腦黑,看見主旋律就打差評,但更多的還是別有目的。

    這也導致一年後豆瓣直接關閉了《建國大業》的評分,不僅不會顯示評分,連評論都一條不留。

    之後的《建黨偉業》和《建軍大業》也是一樣,不能評分,不能評論。

    現在豆瓣掌握在劉周手裡,他也讓新浪制定了相對完善且嚴格的評分制度。

    而且他也知道肯定有些人會搞事,所以劉周專門吩咐了張昭,讓他安排人重點關注《建國大業》這部電影。

    惡意刷分的,全都封禁賬號。

    所以現在《建國大業》豆瓣6.6的評分,算是相對客觀的評分,比原時空多了0.2分。

    《建國大業》有一點讓外界吐槽的就是,電影票價竟然普遍漲到了80-100塊,比一般的電影貴了一倍。

    不過隨著時間進入十月份,接下來八天,都是國慶假期。

    雖然票價貴,但《建國大業》仍然在全國各大城市掀起了觀影狂潮。

    很多電影院晚上六點,售票廳上的電子屏幕就開始不斷顯示黃金場次的電影票“全部售罄”的字樣。

    在這八天的國慶假期裡,《建國大業》再次狂攬2.3億的票房,電影上映十三天,總共轟下3.6億的票房。

    這個成績無疑非常亮眼,電影票房突破四億板上釘釘,有延期秘鑰的話,票房突破五億也不是太大問題。

    但想要打破《火星救援》過七億的票房,應該是不可能了。

    《建國大業》的票房成績也已經鎖定在所有國產電影中排第二。

    不過《建國大業》的票房成績也遭到了一部分人的質疑。

    一個就是覺得這部電影有很多包場,第二一個就是電影票價偏貴。

    如果去掉這兩個因素,他們覺得《建國大業》的票房最多也就一個多億,兩億都無法達到。

    質疑歸質疑,毫無疑問的是,《建國大業》是這段時間最火熱的電影,3.6億的票房,也引起不小的轟動。

    不過伴隨著《建國大業》的火爆,一個謠言也開始在網上發酵。

    有人列了一個名單,說參與《建國大業》的23位演員,包括陳詩人、陳虹、蔣雯莉等都已經不是華夏國籍。

    並且同時也還列出了這些演員加入的海外國籍,比如陳詩人已是擁有漂亮國國籍之人,而出演陳紹寬的李聯傑是新加坡籍,飾演宋夫人的許情則早已加入一本籍。

    這個名單一出,立馬在網上掀起了軒然大波,並引來媒體的大肆報道,一向喜歡搞事情的《新京報》甚至出了專題,專門來講這件事。

    之前李聯傑還有宮莉因為國籍的問題,也曾在網上鬧過一次,但沒有現在的熱度那麼大。

    現在正是《建國大業》電影熱度最高的時候,而這部電影又是新中國成立六十週年的獻禮片。

    突然爆出裡面的重要演員不是華夏人,也頓時引來一些不明真相的路人的怒火,讓這個“國籍事件”熱度越發地高漲。

    實際上,這個名單根本就是瞎扯,名單列的人大部分都不是《建國大業》的演員。

    比如劉藝菲,陳充,蔣雯莉等人,根本就沒有參演《建國大業》,就算他們是外籍跟《建國大業》有什麼關係呢?

    但大部分網友是不會認真去比對的,而且也同樣有很多人沒有看過《建國大業》這部電影,網友的怒火也算情有可原。

    可詭異的是,就這樣一份跟《建國大業》演員名單稍微一對就可能看出是謠言的名單,愣是沒有哪家媒體闢謠,反而大肆報道,甚至是專門帶節奏。

    這看得劉周都不由有些沉默下來。

    沒有親眼見證,沒有身在局中,是真無法想象此時國內那些鳥人的影響力有多大。

    不知不覺間,他們竟然掌握了這麼多的媒體資源,難怪會有這麼多人被帶偏。

    ps:各位大佬,先讓撲街緩一天,今天也重新弄了一下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