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樹下一書生 作品

第六十七章 入圍


                 片子殺青了,其他人可以放鬆下來,劉周卻還要接著忙碌。

  現在已經是四月三號了,距離四月十號還有不到八天時間。

  劉周向北影廠租了個剪輯室,然後請了一位廠裡的剪輯師。

  剪輯是電影的二次創作,一位好的剪輯師對成片的效果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因為劉周對成片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也不用請那些能力出眾的剪輯師,而是請了一位經驗豐富,願意加班的剪輯。

  剪輯分為粗剪、精剪、細剪和成片。

  粗剪就是電影、預告片或廣告的粗略剪輯版本,也就是按時間線把所有原始素材的ok條拼接起來。

  粗剪是對成片素材的第一次嘗試,從膠片的所有素材中,找到影片需要的畫面。

  粗剪的工作不需要劉周的參與,剪輯師搞定就行,在劉周的金錢誘惑下,剪輯師肝了一天就完成了。

  接下來的精剪和細剪,就是把粗剪完的素材,按照劇本的需要重新排列,這工作劉周就會參與進去。

  剪輯師有經驗,劉周有想法,兩人配合的不錯,剪輯的過程也非常的流暢。

  又肝了一個通宵加一個上午,剪輯總算是完成。

  然後就是添加配樂和音響效果,最後再增加字幕和特效,成片就完成了。

  這部短片的重中之重就是配樂,尤其是鋼琴曲,更是貫穿始終。

  最後結尾的開放式結局,男主被槍指著,畫面也是在這定格,男主死沒死沒明說,但是當時男主彈奏的鋼琴曲在畫面黑了之後還一直在響起。

  為此劉周專門去到鮑家街43號的央音找了一位副教授過來配樂,他本來想看看能不能找到周彥的,但查無此人。

  花了幾天的時間,總算在四月九號晚上,將《調音師》的後期全部完成。

  然後劉周就將片子交給了於立偉,之後靜等他的消息就行了。

  完成短片的拍攝,劉周心裡也是鬆了口氣。

  休息了一天,劉周也開始總結這次拍攝過程中自己的一些不足。

  導演雖說也是一個很看天賦的職業,但再有天賦的人,一些基本的經驗也都是要會的。

  劉周此時就是在積累經驗的時候。

  時間轉眼來到四月十八,劉周難得閒下來和曾梨過了幾天無憂無慮的二人世界,這一天突然接到了於立偉打來的電話。

  “阿周,恭喜你,入圍了。”

  劉週一接通電話就聽到於立偉的恭賀,反應過來之後也不由激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