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樹下一書生 作品

第264章 憋太久了


 第264章 憋太久了

 當外界關於威尼斯電影節的熱度逐漸消散的時候,劉周耗時近兩個星期的時間,總算是把《火星救援》的策劃弄了出來。

 不僅寫了兩萬多字男主的故事小傳,同時也將整部電影的拍攝計劃以及資金預算也做了出來。

 其實《火星救援》的劇情比較簡單,幾乎全程都是男主角的獨角戲,講述他在火星上求生和自救的故事。

 但原版畢竟是一個漂亮國的的故事,放到國內的話,還是需要做一下本土化的改編。

 比如男主的身份,原版他是個植物學家,但是放在國內肯定不行。

 因為國內的第一批宇航員可都是從1500名空軍飛行員裡挑選出來的14個。

 從楊力偉到神舟十二號的聶海盛他們,幾乎全都是飛行員。

 真正的百裡挑一!

 反正特殊或者緊要的職業,我國很多都是軍人出身。

 堅韌、刻苦、身體素質好、意志力強、執行力強,軍人天生具備航天員的絕大部分要求。

 所以在國內,就沒辦法將其設定為植物學家。

 原版將男主設定為植物學家,是為了讓他在火星種土豆有個合理的解釋。

 但種土豆的又不一定得是植物學家,種田我們華夏人才是最擅長的,幾乎是刻在基因裡的。

 所以劉周在這裡改了一下,將男主設定為農民的兒子,部隊裡絕大部分人當兵前都是農民,那男主對農作物瞭解,也就順理成章。

 不過後續種土豆的時候也需要改一改,不能弄得搞研究一樣,但像水再生等等一些技術知識,可以設定為男主在部隊軍校上學的。

 除此之外,其他的也不需要有太大的改變。

 但就是這簡單的改變,卻也非常重要,甚至比特效都還重要。

 畢竟特效七十分和八十分甚至是九十分,對於觀眾來說沒有太大的區別。

 如果男主人設出了問題,讓觀眾感覺違和的話,那就完犢子了。

 所以改變要符合國情,也要讓男主符合農民、軍人和宇航員三重身份。

 除了劇情的改編外,劉周也做了詳細的拍攝計劃以及預算。

 特效的資金、佈置火星地貌的費用、使用超級計算機的費用以及人工片酬,總共加起來差不多一億三千萬。

 不過劉周為了應付突發狀況,預算也往寬裡算,給出了兩千萬美元的總投資預算。

 別以為這個錢拍攝一部科幻大片很少,但是放到國內足夠了。

 《火星救援》不需要太多的特效鏡頭,火星地貌和航天器、火星車等都是實景拍攝,人工佈景,在內地也不是很貴。

 最多就是太空的幾個鏡頭需要用到數字特效,但這都會由嘉禾特效工作室和中影的華龍數字完成。

 所以兩千萬美元的投資足夠了。

 甚至劉周還在考慮,火星地貌的佈景不能浪費了。

 到時候可以在那裡弄一些火星基地倉,做成賓館、飯店,搞點火箭、飛船讓遊客體驗,還有穿著宇航服探索火星之類的火星主題景點。

 等《火星救援》上映,乘著電影的東風以及今後華夏航天事業的快速發展,這個火星主題旅遊景點說不定有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