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我要點校後漢書!(第2頁)
“只是,嘉陵江堤壩年久失修,如果現在要全面整治,需要花費不少,不知聖人是什麼樣的想法?”
這就是明晃晃的要錢了!
這閻宗義不愧是有家學淵源的工部尚書,工程都還沒有開始,他這位工部尚書還完全沒有接觸到嘉陵江堤壩的具體情況,就已經開始要錢了!
要錢!
這是每一位工部尚書都終其任職需要時時考慮的問題!
做工程,就是耗錢!
可以說,工部尚書只要一開工,就是花錢的開始。
所以,有經驗的工部尚書都知道,儘量減少錢的糾紛,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工程還沒有開始之前就把錢的方面的問題都協調好。
雖然這很困難,但是也有盡力去做。
天皇李治早就想到了,閻宗義會提到錢的問題,而在他的眼裡,錢,從來都不是問題。
只見天皇大手一揮,就指向了許圉師。
“這個簡單,找許公就是了!”
“他是戶部尚書,朕的錢都是他在管著,嘉陵江的災情又是他提起來的,說不定他早就給你準備好這筆錢了!”
“是不是啊,許公?”
笑!
李治居然還能笑得出來!
許圉師簡直是呼喚蒼天,欲哭無淚啊!
蒼天啊!
我只是想做一件善事,為什麼把自己也給玩進去了?
蠲免稅賦呢,只是一件隨手功德而已,真的算不上是多麼巨大的犧牲。
古代不比現代,有計算機統籌,有各種登統的數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證稅收的有效徵收。
而對於現在的利州而言呢?
遭了這麼大的災,本地百姓都還沒有搬回去,這筆錢,其實一兩年之間也是收不上來的。
熟諳戶部事務以及地方情況的尚書許圉師,果斷出擊,乾脆就把這筆錢給蠲免了。
說起來呢,也算是天皇天后做的一件功德了,順便給他老許頭也積攢一件好事。
也就是說,蠲免利州的賦稅,對於戶部來說並沒有實際的損失,可是,許圉師萬萬沒想到,李治的志向還挺遠大的。
他不是已經不太管事了嗎?
不是已經沒什麼鬥志和信心了嗎?
為什麼還要發動水利建設這種大工程,他不知道這要花費多少錢嗎?
對於戶部來說,對於許圉師來說,這就等於是既不能從利州收到一分錢,還要拿出大筆的賦稅去給當地百姓修建大型工程!
錢!
那都是戶部的錢!
那都是老子辛辛苦苦收上來的錢!
這還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可惜啊!
任憑你許圉師再怎麼不高興,這筆錢現在也是花定了,畢竟這位閻宗義可不是個省油的燈!
他其實早就盯準了許圉師的錢袋子,只是需要李治的一句話,才可以把老許的錢變成他的錢。
一切,都是他的陰謀!
那麼,這位被許圉師恨到了骨頭裡的閻宗義又是何許人也呢?
閻立德認識嗎?
不認識他不要緊,他還有個弟弟,那可是大名鼎鼎的,就是著名的大書畫家,閻立本。
這閻氏一族在隋唐時期幾乎是幾代都在工部相關的部門任職,也可以說是家學淵源了。
閻立本一家也可以說是出身貴族世家的。
閻立德、閻立本兄弟的母親,是北周皇帝宇文邕之女,清都公主。
其父閻毗,在隋朝的官職就是殿內少監,這個官職在隋朝也是負責內宮建設的。
而在閻立本之前,他的哥哥是先做了工部尚書的,後來,哥哥去世,弟弟又接任。
一門兩兄弟,同時成為工部尚書,一時也成為了大唐官場上的佳話。
然而,佳話也有終了時,閻立本於咸亨四年去世,也就是兩年以前,他就已經去世了。
對於閻立本的逝世,愛才惜才的天皇李治也是嗚呼哀婉,於是,喜歡收集疊疊樂的天皇李治,立刻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繼續提拔閻立德的兒子閻宗義做了工部尚書!
現在你知道,這位閻尚書的底氣是從哪裡來得了吧!
因為人家本來就有能力,又有後臺,當然牛氣!
李治的這一決定,瞬間讓摳門的許圉師破防了,自此之後,在這個風雲際會的朝堂之上,你就再也聽不到許公的任何聲音了。
錢!
那麼大的一筆錢!
心都在抽痛!
許公的心已經牢牢被金錢佔據,不能自拔。
看到朝臣們如此,天皇李治也是得意的很。
好啊!
朕又解決了一件大事,朕不愧是大唐天皇!
朕的能力還是那麼的強!
看來這個皇帝再幹二十年是沒有問題的了!
眼見著天皇高興,又有一位大臣站了出來,號稱某地又捉住了一隻白雀,這完全就是祥瑞,還請朝廷昭告天下。
這就是來上趕著拍馬屁的。實事一件也不幹,就知道用這些招數欺騙皇帝。
什麼?
白雀?
那是什麼東西?
烏雞嗎?
老實說,自從穿越以來,李賢還從沒有見識過任何一件在大唐可以稱之為是祥瑞的貴物。
古代就時興這個。
上一世李賢對歷史的認知也就有限的程度,絕對算不上是大家,甚至連善於拉表格的野生歷史愛好者都算不上。
但就是他這麼一個半吊子,在浩如煙海的史籍之中也看到過無數關於祥瑞的記載。
什麼白雀都是尋常物種了,還有白龜、白鹿,什麼五色鳥都是隨處可見的。
甚至是連生了不同分穗的禾苗稻子也可以被稱之為是祥瑞,被當地的官員呈報到中央朝廷,給自己加一份功績。
至於我們的天皇天后,眾所周知,兩位也都是好大喜功之人,畢竟,泰山封禪都去了。
這還不算是最頂級的好大喜功之徒嗎?
此處就要拉踩李小九了。
論軍功,他爹李世民是他的n倍,結果,連李世民都沒好意思去的泰山,小九卻去了。
他不只是去了,他還有很好的藉口,打著為李世民圓夢的名義,不只是自己去了,還把親親老婆也帶去了。
這樣的行為背後蘊含著什麼樣的動機?
這個泰山,我兒子上過,我老婆上過,就我沒上過?
大唐戰神李世民:敢情,最後受傷的就是我?
這位官員本以為,趁著李治心情好,蹭一蹭流量,說不定可以拉到一個好評。
就算是無法升官,至少,一個存在感是拉滿了的。
奈何,聽到這白雀的消息,李治立刻就扳起了臉孔。
“朕並不相信這些民間的祥瑞,爾等是早就知情的,為什麼還要這樣做?”
李治才說了一句話,那位上趕著獻殷勤的官員就覺得,這大臉火燒火燎的疼。
啪的一下就抽上來了!
“微臣知罪!”
“微臣罪該萬死!”
李治發怒,那可不是輕易能混過去的,那官員登時就跪了。
撲通一聲,李賢從沒在宣政殿的大殿上聽到過如此清脆悅耳的跪地聲。
實在是過於真情實感了!
“死,倒是也不至於。”
“你也是一片好意。”
“不過……”
“既是祥瑞,必然是這世間的珍奇,這樣的珍奇,怎麼可以看著它被放入宮廷,獻給朕來賞玩?”
“朕統御四方,所求的不過是四方百姓的平安富足,如今,朕登基為帝已經有二十年了,自覺,雖然比不上三皇五帝,至少也可以算得上是個明君,既然是明君,就要對世間萬物有些尊重,既是祥瑞就該讓它保佑民間才對,如果沒有捕獲的,不得驚動,如果已經被捉的,也立刻放歸。”
“不得有誤!”
李治才剛剛表態,武媚娘就緊跟著上來,給親親老公一個臺階下,但僅僅是如此還是不夠的。
不夠表現一代聖皇的愛心。
於是,李治就又找補了幾句。
不得不說,天皇李治的這個舉動還真的是一大善舉。
古代的這些祥瑞啊……
其中也多得是一言難盡的。
這個世上哪有什麼所謂的祥瑞呢?
異常的天象,不過是少見的天氣現象,和古人不能理解的異常星象而已。
至於這些動物的,植物的所謂祥瑞,更是人們對不常見的,稀有品種的缺乏認識的具體表現。
古人矇昧,這本沒有什麼可以被指摘的,這不過是時代的鍋,是科學不進步造成的。
可是,當這些形形色色的祥瑞被包裝成進獻給皇帝的貴物,它們的味道就徹底變了。
進獻這些所謂的祥瑞的人,也不過是為了給君主獻殷勤,為了得到自己的特殊目的,升官發財,甚至只是一個存在感,別讓皇帝陛下忘了我,他們就可以以各種名義把包裝的的好好的祥瑞送上去,絕大多數皇帝對這些祥瑞都是不會拒絕的。
但是,李治卻並不喜歡。
一切,都和他這副病懨懨的身體有關。
從年輕時候開始,李治的身體就不是很強健,金石醫藥,他不知道嘗試過多少。
可是,有用嗎?
沒有用!
一點用處都沒有!
李治的身體並沒有因為那些號稱神醫的人的精心醫治就有扭轉乾坤的好轉。
所以,久而久之,他就明白了天命自有所歸,也不是他的人力就可以改變的。
就算是皇帝又如何?
還真的能萬歲千年嗎?
如果真的可以,那麼父親的功績要比他多得多,身體素質也好得多,不是也該撒手的時候,就要撒手嗎?
從那個時候開始,李治就明白了人力是無法和天命抗爭的。
既然無法抗爭,那麼,還委屈這些祥瑞做什麼?
還不如令它們迴歸山野,重獲自由。
從這個角度來看,李治這個皇帝當的也確實不算賴。
除了喜歡和孩子們勾心鬥角以外……
一些壞事解決了,一些好事也解決了,眼看著好事和壞事都解決了,李賢就觀望著局勢,主動邁出了一步!
終於輪到我出場了!
我,就是大唐太子李賢!
從今天開始,我要讓人人都記住我的名字!
李賢向前一步走,來到了預定發言的位置,李治專注的目光立刻趕到。
來了!
朕就知道,朕的賢兒絕對不會無緣無故的出現在大朝會上!
迎著這樣期待的目光,李賢大聲言道:“啟稟聖人,兒臣想要召集一班文臣,修訂註釋《後漢書》,不知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