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賢兒,這個大唐可就交給你了!(第3頁)
“殿下的安排,你還想反駁嗎?”
他裴炎是誰?
他不過是天后的狗腿一條,在李賢面前,最有面子的,自然還是他王勃,絕不可能是其他人!
之前還對太子親自點名裴炎耿耿於懷的王勃,現在瞬間就支稜了起來!
王勃對裴炎,那是徹頭徹尾的,完全的不屑。
而李賢利用的,也就是王勃的這份不屑的豪情。
“裴令,你已經做了主持人了,要統領全篇,不同的篇章當然要有不同的人來統領。”
“你就不要和子安爭了。”
“可是……”
雖然李賢已經作為君的一方,發出了明確的命令,但是,裴炎還是很不服氣。
李賢便用那種堅定而又不容置疑的眼神凝視著他,而說話的對象卻又是王勃。
“子安,後漢書中,皇后紀的地位位置舉足輕重,你可一定要好好表現,用心註釋。”
“殿下放心,微臣必定不會辜負殿下的期望!”
皇后紀?
為什麼總覺得,太子殿下一再提及這個,有些故意的成分呢?
東宮裡的人確實是挺多的,可是,真正眼明心亮的人卻並不多,但是,大理寺少卿狄仁傑,絕對算得上一個。
不對!
不對勁!
太子絕對不是隨隨便便的把這個篇章分給王勃的!
有了王勃的這一波硬頂,局勢已經徹底打開了!
於是,李賢稍微緩了緩,又看中了另外目標。
你是不是認為自己懷才不遇?
你是不是認為自己總是被忽略?
不必擔心!
太子已經看到你了!
“李尚書,你也不能推辭,我也有一篇要專門交給你。”
自從被排斥在三公之外,李敬玄的這一口氣就一直緩不上來,好像是被徹底打傻了似的。
今天也是一樣。
這樣重要的會議,他居然一點精氣神都沒有,人是來了,卻好像是行屍走肉一般。
一點都不熱情。
一點都不積極。
看他這副沒精打采的模樣,人們肯定是無法把幾個月之前那個意氣風發的男人和現在的李敬玄拉起任何的聯繫。
然而……
一切的改變,只需要三個字!
“太子殿下,老臣在!”
太子的那一句話,就好像是一記重錘,皮卡一下就把李敬玄那混沌的精神給劈開了!
李尚書一個箭步上前,著實令人眼前一亮。
眾臣紛紛側目:好傢伙!
這位仁兄,居然還活著呢!
看到李敬玄恢復了鬥志,李賢便滿意的點了點頭。
對嘛。
像是李尚書這樣的人才,還有大用處呢!
怎麼可以就此消沉下去呢?
“李尚書,我打算把列女傳一節交給你主要註釋。”
沒錯了!
太子就是別有用心!
雖然號稱是帝后面前的當紅人士,和太子殿下的關係也是莫逆無比,但是,到目前為止,竟然一個特別的安排都沒有接到的,大理寺少卿狄仁傑,心中已經有了盤算。
就在剛才,那種預感還是隱隱約約的,不甚真切。
而現在,一切都好像是剝開了雲霧,豁然開朗!
而前方的李敬玄,哪裡會想那麼多。
他只會點頭點頭再點頭,什麼列女傳,烈男傳,這個年頭,有單獨的編寫,就是就是榮耀了。
還有什麼好求的?
這就是特殊待遇!
這就是特別的身份地位的象徵啊!
很好,很好。
任務都安排出去了,身為太子,雖然這部書最好還是要掛上他的大名,但是,李賢已經可以宣告自己徹底完成了任務。
我大唐的肱骨們!
放手一搏吧!
然而……
既然是個穿越的,李賢的身份就表明了,圍繞著他的一切都不可能風平浪靜。
很快,新的風波就又送上門了。
“太子殿下,接旨吧!”
就在李賢想要起身去做快樂的甩手大爺的時候,天皇身邊的大太監來福就欣欣然的來到了東宮的門口。
不一會,他就被帶進了崇教殿。
看到東宮內重臣雲集,儼然一副小朝廷的樣子,來福也是禁不住倒抽了一口涼氣。
很快,他的表情就變得非常凝重。
看到來福,李賢頓時就緊張
起來。
雖然大明宮中,帝后是一體的,但是呢,來福這位大太監,到底還是天皇李治的私人。
他來了,帶來的,必定是李治的旨意。
哦吼!
這個陰人,又要找什麼事?
太好了!
我盼的就是這個啊!
李賢立刻站起,帶領群臣,恭敬等候著來福的宣佈。
而來福,當他的目光和太子對上的那一刻,他的心就咯噔一下。
哎!
這樣下去,可如何得了啊!
太子殿下,他是不是故意的?
該不該找個機會和太子談一談?
作為看著太子長大的一位老前輩,雖然一般情況下,來福是不喜歡多參與朝堂上的這些破事的。
可是,唯獨是太子,還是令他放心不下。
“殿下,不必這麼正式,老奴只是來傳一個口諭。”
哦?
對啊!
剛才怎麼沒發現呢?
來福這麼一提醒,李賢才注意到,就在這裡老太監的手中,居然什麼都沒有!
難道,現在的李小九都已經想用嘴炮直接攻擊了嗎?
不管是什麼炮,就儘管來吧!
突然之間,李賢意識到,來福看著他的眼神有些許的奇怪,甚至還有些一言難盡的意味。
這也很正常。
畢竟,就他乾的這些事,哪一件都不像是想好好做這個太子的,作為一位比較體面的,憂國憂民的老太監。
年紀也不小了的來福,必然是有些為他擔憂的。
“福公公,你就趕緊說吧!”
李賢一臉期待,來福也只能先把那些傷春悲秋的心情收收好。
認真的宣佈:“聖人天后三日後就要去東都洛陽休養,朝廷之事,一以委以太子。”
“太子監國,特命黃門侍郎裴炎,侍中郝處俊共同輔佐。”
哦!
終於來了!
凌空而下的,為李賢特製的黑鍋,應該是要一錘子落下來了!
聽說了這個爆炸的消息,李賢非但沒有感到驚奇也沒有任何的慌亂。
反而十分坦然。
“兒臣(臣)領旨謝恩!”
臣?
哪裡來的臣?
這是誰,竟敢搶本太子的戲?
是誰?
究竟是誰?
親愛的太子殿下,難道,你都已經在這個大唐的朝廷混了這麼長時間,對於這樣的情況,你居然還有有疑問嗎?
還能是誰?
看那脖子梗的好像大公雞一樣,眉毛鬍子全都翹起來的傲慢得意模樣,能夠在關鍵時刻給自己找足存在感的,除了裴侍郎,還能有誰?
這能怨的了裴侍郎嗎?
裴侍郎他只是一個人,他又不是神,監國輔佐這樣的重任,現在落到了他的肩上,他能不興奮嗎?
你知道的,如果形勢嚴峻一點,這樣的安排就相當於是顧命大臣啊!
再看口諭的說法,那可是把裴炎的名字排在了郝處俊的前面!
來福追隨李治多年,作為李治身邊最重要的一位老太監,他是絕對不會在這個時候出錯的。
必定是把李治的話,原原本本的都搬過來,一點更改都不敢有的。
天皇的心裡有我!
我就是現在大唐朝廷上,最重要的一個人!
哼!
他算個xx!
裴炎的考慮確實是沒錯的,因為就在距離他不遠處,老臣郝處俊已經投過來了恨恨的眼神。
不服氣!
真的是很不服氣!
論年紀,論資歷,論官職,郝處俊哪一點不是都走在裴炎的前面,現在,怎麼可以被放到後面呢?
雖然這只是一個宣佈,不過是天皇口頭一說,但仍然引發了老臣郝處俊的不滿。
這就是一些文臣特性了。
時時都要爭,事事都要爭,甚至是一句話,一個詞都要爭個你死我活!
感謝太子殿下吧!
如果沒有他,這些磨刀霍霍的文臣們,哪裡有機會經常坐到一起,展示他們絕頂的內鬥技藝呢?
老實說,論內鬥,還要看大明朝的大臣,那功力,那烈度,絕對不是什麼唐朝的大臣可以來碰瓷的。
雖然
大唐的大臣們,也時常受到朝堂紛爭的裹挾,紛紛隕落,但是呢,嚴格來說,他們之間的鬥爭卻並不是特別的激烈。
尤其是初唐時期,大臣們之間的關係還是可以的,有的時候,是皇帝要和他們這些大臣掰手腕。
有的時候,皇帝也很喜歡任用酷吏和大臣們爭鬥,最為突出的,就是武媚娘。
可以說,做皇后時候的天后,那是天皇手裡的一支槍,而做了皇帝的武媚娘,就需要幾位大臣和她當年一樣,可以給她作槍。
但除了個別酷吏,大臣們之間的關係還算是可以維持的,說到底,還是因為大唐承接的還是魏晉南北朝的餘韻。
這個時候的很多大臣,也全都是屬於同一個圈層,大唐的大臣的主要來源,還是從各個零散的大世家,中小世家中走出來。
那麼,大家總還是要保持一點體面的。
內鬥起來就沒有那麼激烈了。
然而,當然了,雖然內鬥並不激烈,但是和皇帝陛下斗的精神卻都很旺盛。
初唐時期,伴隨著繁盛繁華的大唐風尚而來的,就是大唐皇室的血腥內鬥。
每一次內鬥,都不只是皇室族人自己的事,很多大臣也會被牽連其中,他們打著不同的旗號,在大唐境內掀起一次又一次的風暴。
而這一次,身為太子的李賢,又將要被捲進哪一場風暴當中呢?
肯定會從這一次的監國中來吧!
“狄卿,你有什麼就儘管說好了,我說過,你我之間,沒有秘密可言。”
當眾臣紛紛退去,各回各家,李賢就把狄仁傑給拉住了。
對於他來說,既然狄仁傑來到自己的團隊當中,他就必須要對狄公負責任。
而很顯然,能夠單獨留下來,對於狄仁傑來說,也是個很重要的機會。
從剛才集體會議開始,李賢就已經看出,這位仁兄是疑惑滿腹,只是礙於面子,沒有立刻說出來罷了。
狄仁傑不是虛偽造作的人,既然留下了,他就會把自己的想法說清楚。
不管太子接受不接受,那是他的事。
但是,說不說出來,卻是狄仁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