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映大江 作品

第159章 太子和明崇儼聯手製火藥?

金敬信會理所當然的這樣想:我天天認錯,你為什麼還是不肯答應我?

這端的是顛倒是非。

明明犯錯在先的是金敬信,可現在被他搞得,好像大唐不和他重修舊好,就是大唐的不是了似的!

李治是什麼人?

他怎麼可能看不出金敬信的那一點小九九?

“聖人不必動怒,金敬信就是個小人,何必因為這樣的人動了肝火?”

你看,同樣的事情,如果被天后遇上,她才不會往心裡頭裝呢!

她根本就不屑。

為了這樣的人,不值得。

“你能忍,朕可不能忍!”

“李卿,既然你提起來的,那麼,你又是什麼樣的想法?”

李敬玄早就等著這一問了。

連忙奏道:“聖人,微臣以為,金敬信此人一向反覆其實,他面雖恭敬,實則不遜,這樣的人,不狠狠教訓他,把他打服了,是不行的!”

“如果我們一直心慈手軟,他一定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凌辱我們,佔盡我們的便宜。”

“照理來說,以新羅的勢力,金敬信絕對不足以和唐軍較量,但是,怪就怪在,他雖然無法給唐軍造成巨大的打擊,但卻可以時常襲擾。”

“唐軍深入三韓半島,兵力也好,物資補給也好,總是有所欠缺,這一點不必隱而不談。”

“但是,這個方面,新羅就會具備地利之便,這是唐軍的劣勢。”

“現在,對於唐軍來說,面前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就選擇退出三韓,徹底撤軍。”

“也撤銷熊津大都督府,自此之後,再不管三韓之事,讓他們手足相殘去!”

“那怎麼能行?”

“地盤都是朕好不容易才打下來的,現在才幾年?怎麼能因為小小的襲擾就退兵?”

“朕絕不允許!”

堅決不能退出三韓,這可不只是為了李治自己誇耀功業,那也是為了完成李世民的心願。

眾所周知,把天可汗拖入重病的那一場戰役,就是發生在東征高句麗之時。

後來,打也沒有打下來,還死傷無數,讓天可汗輝煌的戰績都蒙上了一層陰影。

一直到彌留之際,李世民可都還想著這件事呢!

身為天可汗的好兒子,李治是絕對不能看著父親留有遺憾的,所以,在三韓半島的問題上,他絕對不能退後半步。

若是征戰不利,根本就沒有打下來也就罷了。

可是現在,不只是打下來了,甚至,還打的很好,佔據了三分之二的地盤。

退兵?

怎麼可能?

天皇死之前都不可能!

李敬玄也是個深諳為官之道的人,這種時候,就是要掐準時機再張口才最合適。

比如,等到李治罵夠了的時候。

“若是聖人不能容忍這第一條路,那就只有第二條路可以走了!”

“還有什麼辦法?”

“快說!”

“聖人,既然我們不能退,那就只有打!”

“只有把金敬信打服,徹底剷除,他才會老實!”

“否則,只要他的勢力還在,他就會持續不斷的給唐軍制造困難,留著他的地盤,他就算是有了根基,有了據點。”

“如果想要徹底平復三韓,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唐軍在熊津駐紮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對當地的地形地貌也很熟悉,只是從當地補給,也完全供應的上。”

“現在的形式要比當初好得多!”

“敬玄,此舉,可行嗎?”雖然天皇的臉色還有諸多懷疑,但是,毫無疑問,他已經心動了。

要不然,李治就根本不會提起這件事。

李敬玄心裡穩了。

只要李治有這個心思,那麼,首倡義舉的他不就算是趕上這一波了嗎?

他這個提議算是戳在了李治的心巴上,如此契合聖人心意的大臣,要到哪裡去找?

只要辦成了這件事,李敬玄就可以說是和李治摒棄了前嫌。

再往後,就可以一舉踏上宰相之職了吧!

李敬玄這個人的問題在哪裡,他似乎一直都沒有意識到,那就是,他的目標總是異常明確,以至於到了不加掩飾的地步。

也無怪乎狄仁傑面露不悅,而天后也發出了難以察覺的哼聲。

這個老東西!

又開始調轉船頭了哈!

“好啊!”

“李卿你也認為,新羅該打嗎?”李治的眼中登時冒出了雀躍的光,現在的李治,才是真正的李治。

任何君主,都對更多的領土有至高的期望。

他們即便已經擁有許多,但是還是衷心的希望可以更多。

此刻,金敬信的心思,不也是一樣嗎?

他這位新羅國主,能夠統治的疆域只有那麼一點點,可還忘不了欺壓別人,恨不得再把熊津大都督府給奪回來。

金敬信尚且如此,天皇李治又怎能免俗?

裴炎鄭重其事的說道:“微臣以為,確實可以。”

“聖人想想看,現在新羅幾次求和,本就是在給大唐壓力,若是我們饒了他們這一次,就必定要和他們講和。”

“可若是講了和,我們也就不能再興起大兵,這樣有違道義。”

“可是,據微臣對新羅國主的瞭解,此人一向是個不會安分守己的,只要大唐答應他的請求,他就會立刻竄出來,繼續搞事。”

“他擁有地利,人和或許也並不差,那麼,一旦給他機會,他就會持續不斷的給大唐製造困難。”

“那樣的話,我們的處境就會異常艱難,挑釁一定會源源不斷,而因為有了已經講和的旗號,唐軍想要動手,也不方便。”

“還會落人口實。”

“如果聖人決定,最後還是要攻打新羅,那麼,還不如就趁現在!”

嘶……

李敬玄說的,也不無道理啊!

老實說,一開始,武媚娘對李敬玄是嗤之以鼻的一個態度,心想著這個沒有定力的男人,李治稍稍給他點甜頭,他就立刻投奔了天皇的懷抱。

可是,後來,武媚娘認真的聽了聽,竟然發覺,李敬玄說的也有點道理。

三韓半島的位置,也正是像它在大唐的地位一樣,是個肘腋之處。它卡在那裡,不當不正的。

對大唐的威脅,絕對是現實存在的,而且,威脅還挺巨大的。只要是大唐的局勢不穩,三韓就必定也會跟著搞事。

除此之外,就是對領土的嚮往。

現在,大唐的疆域已經做到了它可以拓展的最大一層,吐蕃地理條件和大唐有很大的區別,一時半會的也很難下手。

舉目四望,似乎就只剩下三韓這一片區域是緊鄰著大唐,卻還沒有完全歸屬於大唐的。

這對於任何一位有作為的皇帝,又或者是雄心勃勃的大將軍來說,都可以算得上是一塊擺在眼前的大肥肉了!

好想弄到手啊!

要不然,就手癢!

“媚娘,你怎麼想?”天皇這邊,一顆心都快按捺不住了,可他還是勉強自己,問了問天后的意見。

他們總是如此的。

當一方有些衝動的時候,總是用另一方的意見作為滅火器,務必讓自己保持清醒冷靜的頭腦,不要做出過激的行為。

事實證明,這一招往往就是奏效的。

“媚娘以為,李卿說的有道理,快刀,才能斬亂麻嘛!”

“金敬信在新羅境內,本就是以背棄舊主得勢的,這樣的人,如果一直放著不管,必定會惹出大事來。”

“媚娘說的有理。”李治頻頻點頭,心情非常愉悅。

好啊!

他又多了一個戰友!

應該說,在很多大事上,一旦李治和武媚娘夫妻達成了一致意見,那麼,八九成就可以說明是對的。

是可以成功的!

而天后呢?

她用實際行動證明,她的建議,當然是不會錯的了。

“只是,想要踏平新羅,也有個難題。”

天后審視著眾人,尤其是站在那裡,一直默不作聲的大理寺少卿,狄仁傑。

他不說話,那就說明,他有不同的意見唄。

“想要攻打新羅,讓誰去呢?”

“有沒有合適的主將?”

“狄卿,你有什麼人選推薦?”

武媚娘這又是在故意挖坑了,狄仁傑是掌管大理寺的,刑獄之事你來問他是沒有一點問題。

可是,行軍打仗的武將,他還能有什麼好人選?

武媚娘可從來都不是個好人,她這樣做,就是為了給狄仁傑出難題的。

狄仁傑眸光微聚,立刻緊張起來。

他略一拱手,嚴肅道:“聖人天后,真的想要聽微臣的建議嗎?”

好傢伙!

狄仁傑!

你想幹什麼?

是不是想攪合了老夫的好事?

李敬玄伸出手,做出只要是狄仁傑說出不利於他的話,他就立刻把他的大嘴堵上的準備!

然而,狄仁傑豈是等閒之輩?

他幾步上前,就把李尚書甩到了身後。

“微臣以為,唐軍不該去攻打新羅!”

哈哈哈!

李敬玄徹底崩潰了!

是誰勸李敬玄和天皇搞好關係的?

是他狄仁傑!

是誰奉勸李敬玄,看清楚得罪的人是誰的?

是他狄仁傑!

而現在,跳出來給李敬玄攪局的人,又是誰?

還是他狄仁傑!

狄仁傑他成了專職唱反調的了!

“狄卿,這就是你想說的?”

“這就是你的意見?”李治的語氣已經有了威脅的意味,天皇李治也不是慫包。

他本就對金敬信這個人很不爽,已經幾次拒絕他的求和要求。

可他還要跳到李治的面前噁心他。

李治豈能不修理他?

原本,若是金敬信最近不作妖的話,李治還可以當做沒有他這個人。

可他卻偏要來反覆橫跳。

到了這一步,李治已經對此人是忍無可忍了!

李敬玄的建議來的,可以說是時機正合適。

正中了李治的下懷!

這也是他昨天晚上就已經盤算好了的。

現在,事件的發展只能說,全都在李尚書的算計之中。

李治正愁沒有理由興兵蕩平新羅,李敬玄就給送上來了,而且,他不只是贊成李治的意圖。他還給李治提了很多有益的意見。

天皇李治心中的熱火都已經燒到嗓子眼了,他狄仁傑卻突然給天皇澆了一盆涼水。

李治能饒了他嗎?

“微臣不通軍事,但若是聖人問起,微臣也就是這樣的說法,上兵伐謀,興兵是以最後不興兵為目的的。”

“既然,現在新羅有意求和,且以金敬信現在的能力,也根本無法和唐軍對抗,我們何不順水推舟呢?”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能夠不興兵,也算是減少傷亡,造福生民了!”

狄仁傑一片真心,全都是為了天下蒼生,卻只換來了天皇的一個冷臉。

“狄仁傑,你的意思是說,朕不仁不義,所以才要興兵打仗?”

啪嘰一下!

天皇李治反手一口大鍋就扣了過來,那叫一個反應迅速,穩準狠!

“聖人,消消氣,可別把狄卿嚇著了。”

眼看著局勢就要急轉直下,天皇神威之下,狄仁傑都已經不敢抬頭了。

武媚娘連忙說和了一句。

李敬玄的心都涼了。

啊!

果然啊!

狄仁傑才是天后的真愛!

武媚娘及時站出來,也算是給了李治一個臺階下,否則,君臣就這麼僵持著,狄仁傑看起來也不像是會服軟的一個人。

他就那樣站著,也不悔改,你讓李治怎麼辦?

殺又殺不得,又不能承認自己有錯。

“朕嚇他?”

“你看看,他是會被朕嚇到的人嗎?”

“狄仁傑,既然你勸朕秉持仁愛之道,那朕也有一句話送給你。”

“做君主,絕對不能只施行仁義,而不興王道。”

“好了。”

“你退下吧!”

“回長安之前,朕不想再看到你!”

李治用那種皇帝才會擁有的,攝人心魄的眼神,盯著狄仁傑,那意思很明確了,你若是現在還不滾,朕就要把你踹走!

狄仁傑也是個識趣的人,既然形勢不在自己這邊,他也就轉身離去,看到他走了,天后也是深深的出了口氣。

“好了,聖人,狄仁傑這樣的,不過是酸儒書生,他們的腦子裡就知道仁義二字,怎麼能懂得王道是什麼意思呢?”

“天后說得對,聖人英明神武,吾輩也不過是為聖人的英明決斷增光添彩而已。”

“大唐朝廷朝臣數百人,每個人的立場和見解必定是不同的,聖人完全沒有必要因為狄仁傑

不贊同就改變主意。”

在武媚娘和李敬玄的聯合吹捧之下,李治的心情才算是好轉了些。

“朕當然不會跟這樣冥頑不靈的人一般見識。”

“還是李卿你最瞭解朕的心思。”

李治也是一款心思說變就變的,就現在,裴炎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水漲船高。

簡直可以說是熠熠生輝了!

那個,天皇,你若是看我不錯,要不,就趁著熱乎勁,趕緊把宰相的職位給加上吧!

“天皇信任微臣,微臣感激涕零,無以為報,還請天皇聽其言觀其行,微臣一定會竭盡所能,拱衛大唐!”

說著說著,李敬玄就上勁了。

說跪就跪,眼淚都快湧出來了!

李治揮揮手,攔住了他:“好了!”

“你的忠心,朕都看見了,你也不必再表白了。”

“說真格的,你認為,若是征戰三韓,誰最合適?”

李治已經下定了決心,一定要拿下三韓,徹底掃平隱患,其實,這樣的念頭一早就已經在李治的心中種下了。

李敬玄只不過是在合適的時候,給天皇搭了一個梯子而已。

“啟稟聖人,微臣以為,李多祚,最合適。”

“他?”

“倒確實是個年輕有為的大將!”天皇李治給出了這樣的評論,這樣一來,李將軍的好差事,又算是蹭上了吧!

不過,李尚書為什麼會推薦李多祚?

他難道不知道,李多祚是太子的死忠嗎?

推薦他,對李敬玄有什麼好處?

更何況,現在看來,他費勁心力的慫恿李治,似乎也沒有得到什麼好處嘛。

反而會給天皇留下這樣一個印象,我推薦李多祚,李多祚是太子的人,而我李敬玄也是太子的人。

敢情,我們還是一家人吶!

這不是明晃晃的在天皇李治那裡加深朋黨的印象嗎?

(準宰相李敬玄:)啊,這……

倒是還真的沒想到……

…………

“媚娘,來財呢?”

“前兩天朕看著,他天天都在殿裡晃來晃去,怎麼不見了?”

定下了平定新羅的大事,天皇李治心情大好,眼看著就要給李敬玄加官進爵,卻沒想到,話鋒一轉,居然開始關心一位小太監。

“他啊,出了痘子,我讓他去休養了,聖人別急,有個十天就能出來了。”

李治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眼神:真的是出了痘子嗎?

不是去給你辦事了?

武媚孃的眼神也是不遑多讓:老頭子,心裡知道就行了,可別逼我說出來。

…………

“一硫二硝三木炭,加點白糖大伊萬。”

等待明崇儼送上搞事大禮包的李賢,並沒有忘記自己的計劃,他已經決定,一定要在李治和武媚娘從洛陽回來之後,就給他們一連串的重磅打擊。

讓他們再也留不住他。

作死這種事,最終還是求人不如求己,如果明崇儼能夠辦好,那自然是最好的。

按,大唐的科學技術水平也不能支持我們獲得純粹的製作火藥的原料,但是,我們又不是要製作子彈、火炮。

我們只是為了搞事,所以,原料有些雜質也無所謂。

硫磺和硝石都已經準備好了,而木炭呢,在人人都需要燒炭取暖的大唐皇庭也並不難找。

硫磺大家都很熟悉了,而硝石呢?

經過礦物開採直接使用的硝石,同樣也是一種含有雜質的礦物質,它的學名可以被稱之為鉀硝石,顧名思義,這種硝石當中含有大量的鉀雜質。

而這種鉀,對於在大唐製作火藥來說,倒是正正好好了。

因為,原始的火藥反應當中的硝石,本來就是這種含有大量鉀元素雜質的。

經過具體的化學反應,這種雜質就會結合成為另一種物質,從而徹底排出。

於是,就算是硝石不純粹,也不會干擾火藥的製作。

實際上,唐人早就已經掌握了用火來獲得火藥的方法,只是,他們把那種成果作為煉丹的丹藥,並沒有把他們繼續應用為用兵作戰的時候可以克敵制勝的神器。

李賢拿來小秤,將幾種原料挨個稱量好,而後,就取來了一個鐵缽盂。

不論任何化學反應,也是需要一個反應的容器的。

李賢將稱量好的硫磺、硝石和木炭依次放進鐵缽盂裡,而這時,他的一眾愛妻兒子,還有東宮裡的宮女太監也全都可以湊過來,大家都有份哈。

圍觀。

都來圍觀。

見證奇蹟的時候到了!

只要把這些東西放在一起,在給個火星子,那黑煙就會騰的竄起來,硝煙反應就成了!

對於硝煙反應,其實唐人也並不陌生,尤其是一些接觸過走火入魔的小道士的人,說不定還見識過炸裂現場呢!

為了萃取丹藥,道士們不遺餘力也不懼風險,由於實驗設施簡陋,也沒有科學防護的意識,這種簡易的硝煙反應是很容易發生事故的。

一個不小心,炸穿了房頂都是極有可能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有很長一段時間裡,這種煉丹的方法也受到了許多人的質疑,被迫停止了一段時間。

這還是隋末時候的事。

可見,雖然火藥正式登上歷史舞臺似乎是從唐末開始,不管是用來製作煙火,還是用來製作兵器。

但實際上,相同的製作反應,其實,煉丹家們在隋末的時候就已經掌握了。

只是,那個時候,他們只是認為,這是煉丹的一種方式,它的成品也無法用來製作其他的物品。

李賢興致勃勃的拿出了幾個皂角,入鄉隨俗,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來到大唐之後,李賢也拜讀了孫思邈的大作,為了引燃硝石硫磺,孫神醫就是使用皂角來做素材的。

還特別註明,要沒有被蟲子蛀過的才好。

李賢剛剛要點火,小太監來順就湊了過來,暗搓搓的說道:“這就是太子殿下要弄得煉丹法嗎?”

“是啊。”

“你一邊看著去,等我給你們來個熱鬧的!”

太子李賢拉開架勢,就要大顯神威,他是個現實的人,雖然他的配比是經過了現代科學考證的,絕對比唐人的硫磺二兩,硝石也來二兩的配方要精密的多。

但這畢竟是第一次上手做實驗,一次砸鍋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李賢也沒打算第一次就成功。

所以呢,他已經做好了第一次試驗就會出現一些炸裂效果的準備,正好這些小奴婢也沒見識過。

給他們開開眼!

“太子殿下既然要煉丹,為什麼不把明文學叫來呢?”

“明文學也精通煉丹之術,或許還可以和太子殿下切磋一番呢!”

哦!

明崇儼!

怎麼把這個人給忘了?

這個人不也是號稱道士的嗎?

“你說得對啊!”

“快去,把他請過來!”

好傢伙!

這麼重要的人物,你怎麼可以讓他缺席呢?

快讓他來!

快讓他來!

“可是,太子殿下,這樣不太好吧!”

“明崇儼留在大明宮,擺明了是要陷害太子殿下的,殿下怎麼可以讓他到東宮來呢?”

“況且,聽說,前幾天他就企圖擅闖東宮,可見,居心不良,殿下,此人不得不防啊!”裴炎這麼一說,來順倒想起來了,緊張的他連連後怕。

太懸了!

差點就惹了大事!

幸好被裴炎又給撈回來了。

這麼一看,這個老頭子天天呆在東宮,也不是一無是處。

“殿下,奴婢是不是就不要去了。”

“那怎麼行?”來順才剛剛鼓起勇氣試探一下,就被李賢一拳打了回來。

“你就照我說的做!”

不讓他來?

那怎麼行?

東宮大門常打開,我就是歡迎他來搞事的,他要是不來,堂堂太子殿下做那麼多事,豈不是都白費了?

身在大明宮大和殿的明崇儼,此刻又豈不是同樣的感受?

啊!

他等的就是這一天啊!

沒想到,參觀東宮的機會,會是太子殿下親自送來的!

那還等什麼?

當然是拍拍屁股立刻出發了!

…………

“明文學,你終於來了!”

“等的就是你啊!”

站在崇教殿前的太子李賢,看到明崇儼的那一刻,半分也沒有耽擱一整個人就迎了上去!

不等明崇儼退縮,一把就握住了他的手!

誒呀!

這個時候,要是有個相機就好了。

一把定格,就可以讓經典永流傳了!

這是多麼重要的一個時刻啊!

太子李賢正在和即將要殺害他的敵人,深情握手,那種感覺,實在是太荒誕了好不好!

李賢這麼一握手,裴侍郎登時就是眼前一黑。

太子他這是在做什麼啊!

他難道不準備管我們的死活了?

突然之間,一種裡外不是人的感覺,就把裴炎緊緊包圍。

老頭子在李賢的身後表演的帶勁,李賢卻根本沒給他一個眼神。

這就是個賤人!

身為上位者,你其實根本不必給他幾個眼神,反正他也是沒有骨氣的一個人。

只要他還想抱你的大腿,他自己就可以恢復良好,甚至不需要一個時辰的時間。

現在,能夠獲得太子殿下專心關注的,就只有明崇儼一個人!

欸!

多麼俊秀的一張臉啊!

要是真的能死在他的手上,也是一種幸福吧!

太子殿下!

你醒一醒啊喂!

“明文學,來順說,你也精通丹藥之學,我這才想起,明文學進宮以前也是做過一段時間的道士的,是吧!”

“太子殿下,恕微臣無理,太子殿下一向都對人如此熱情的嗎?”

“不論是誰?”

太子李賢:好尷尬。

這還讓我怎麼把話題往下接?

李賢這邊正準備來一波持續輸出,卻沒想到,還沒說幾句,就被明崇儼直線狙擊。

這個明崇儼,果然有兩下子!

“這是自然,本太子一向與人為善,就是這樣的脾性,凡是對我友善的人,我都會以禮相待,這有什麼不對嗎?”

“還是……明文學對我也不友善,所以就覺得,不配被我這樣對待?”

哈!

哈哈哈!

明崇儼只剩尬笑,你會陰陽,我就不會了嗎?

你個小子,最好趕緊按照我的指示把事情都辦好,否則,別怪我不客氣!

東宮的大門我可都替你打開了,你可別不識抬舉!

明崇儼也是被太子殿下異乎尋常的熱情給驚到了,李賢這麼一懟他,他頓時就找回了感覺。

“太子殿下說笑了,微臣怎麼會這樣想呢?”

“微臣這一次留在長安,全都是因為要為聖人天后調製新的藥方,需要潛心研究而已。”

“這不,為了新的藥方,我還專門到東宮藥園來了一趟。”

“東宮的藥郎們還以為,我要做壞事,把我給趕走了呢!”

李賢微微一笑:呵呵。

有人問你嗎?

你就自己主動交代起來了!

這不是更加證明,你到藥園去,就是有鬼了嗎?

這要是換做一般的太子,早就一把子懟過去了,明崇儼應該感恩,李賢他就不是一般的太子。

他現在巴不得這個東宮被明崇儼看個底掉。

快看吧!

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

“我也聽說了,所以才讓你過來的,我聽說,他們甚至都沒有讓你進東宮的門?”

“他們怎麼可以這樣做呢?”

“太過分了!”

“明文學你放心,我已經都和他們說過了,以後,誰也不會阻攔你到東宮來!”

“只要你想來,你就可以常來,我這裡隨時都歡迎你!”

“我的天啊!”

“這是真的嗎?”

“裴侍郎!”

“你掐我一把,我是不是在夢裡啊!”

聽到李賢和明崇儼的對話,來順整個人都不好了。

太子殿下這是來真的嗎?

能夠給他一點點幫助的,也就是裴炎裴侍郎了,裴侍郎端著手,一臉壞笑。

“太子殿下不是一向如此嗎?”

“來順啊,不是我說,你也算是東宮的老人了,又是天天跟在太子殿下身邊的,難道,你還沒看清殿下的真面目嗎?”

“殿下有什麼真面目可言?”

“裴侍郎,注意你的言辭!”

雖然來順對於李賢的言論也有點意見,可是身為太子身邊首席大太監,必須要第一時間,堅定的維護

太子殿下的權威,這點立場他還是有的。

裴炎搖了搖頭,本來還想和他密切合作,現在看來,這也是一款被太子的虛偽表象矇騙住了的。

“順公公,你就不必為殿下操心了,你看著吧,明崇儼,他要倒大黴了!”

是啊是啊!

他的背後,不止會有一雙眼睛,盯著他的人,還多著了!

什麼叫做釣魚啊!

這不就是一款經典的釣魚嗎?

可憐,明崇儼現在已經被太子給捲到漁網裡了,卻還渾然不覺啊!

裴侍郎這邊在感嘆,而另一邊,太子李賢卻當起了明崇儼的嚮導,他帶著明文學,在東宮的各大殿堂庭院裡走了那麼一圈。

什麼研製火藥?

那重要嗎?

“明文學,以後你想到東宮來,也可以走這扇串門,這邊平時沒有守衛,和崇教殿離得也近,你只要從串門出來,直接就可以到達崇教殿了。”

“方便的很吶!”

說串門,還真的就串起了門,李賢帶路,自然是一帶一個準了,他早就聽說,上一次,明崇儼擅闖東宮藥園的時候,沒少在這個地方停留,現在,見到明文學的真人,可不要抓緊機會,趕緊給拉上道啊!

明崇儼都嚇死了!

他哪敢回話?

他不但不敢回話,他甚至都不敢進行下一步的行動了!

太子這是什麼意思?

他不會是發現了他的陰謀吧!

要不然,他怎麼會對路線如此熟悉?

李賢一邊說,一邊笑,表情那叫一個春光明媚,哎呀,明文學,我都已經幫你把路線規劃好了,你可一定要聽進去啊!

他才不管明崇儼究竟想如何呢,他只管持續輸出,這個也好,那個也好,都可以。

只要你動手,我就滿足了!

當然了,李賢也明白,歷史已經因為他的闖入而有了很大的改變,歷史上記載的那種方式,不見得就是明崇儼想要使用的那種方式。

所以,作為一位最貼心,最周到的太子殿下,李賢為明文學準備了巨型套餐。

機會多多。

方式多多。

剛剛看過了串門到崇教殿的路線,李賢就把明崇儼帶到了自己的實驗小條案前。

明崇儼一看,眼前就亮了。

“微臣剛進門的時候就很好奇了,殿下真的想煉丹嗎?”

這又是硫磺又是硝石的,目標也是過於明顯了。

“當然!”

“我現在正要開始用伏火法制火藥,你也來看看吧!”

“火藥?”

“太子殿下,丹藥有很多種,為什麼殿下唯獨選了這一種?”

“恕微臣直言,可以鍛鍊的丹藥有很多,這火藥端的危險,殿下住在皇宮裡,若是出了危險,恐怕就要鬧出大事來!”

“這制火藥的法子也不是近些年才出現的,最早,從南朝時期就已經有道士掌握了,流傳到現在,應該說,這是最兇險的煉丹方式了。”

“一不小心,燒穿了宮殿都是有可能的!”

明崇儼當然希望李賢倒黴,可也不是用這種方式,李治又不會因為李賢摧毀了一座殿宇,就削去他的太子之位。

而明崇儼需要的,是李賢不能繼續當太子,他不只是不能繼續當太子,甚至,他還要死!

“明文學,你這是不信任我的技術啊!”

“你放心,這伏火法我熟悉的很,也已經研究很久了,你看我選的地方還看不出嗎?”

“這麼空曠的一片地方,就算是控制不好,也不會影響到任何建築,你就放心吧!”

“可是,殿下個人的安危也是至關重要的!”

“伏火法一旦操作不好,很有可能會傷到殿下!”

就現在,發生在東宮的這一幕,格外的弔詭,簡直令人難以理解,無法相信。

一邊是執意要在東宮現場製作火藥的,看似頑劣又固執的太子,一邊呢,是弓著腰,垂著頭,定定的看著他,不停勸說他的忠臣。

這是一種什麼景象?

它發生的地點,會不會不太對?

這樣的場景,不是該出現在相王府,出現在大和殿嗎?

不論是苦口婆心的忠臣形象,還是固執己見昏庸無度的太子形象,都不是屬於明崇儼或是李賢任何一個人的!

它就是發生了。

而且,因為這一幕過於奇妙,圍觀的人已經越來越多,大家簡直是不約而同的往李賢這邊聚集。

就連嘰嘰歪歪的裴炎,這一次也老實的閉上了嘴巴。

太詭異了!

太子他,到底想幹什麼啊!

他一定是別有所圖的吧,要不然怎麼也解釋不了他現在的行為。

因為根本無法解釋,包括老謀深算的裴炎在內,東宮眾人很多已經把這一切都內化為,太子殿下一定是在下大棋了!

對!

殿下棋藝精湛,精通各種路數,他這樣做,一定是在故意給明崇儼挖坑。

就等著他來跳呢!

見明崇儼如此擔憂,李賢就想,大約他還是對火藥的具體使用方法不熟悉。

強烈需要來自他這位太子殿下的點撥。

“明文學,真沒想到,你是這麼一個忠心耿耿的人,你放心,我搞這些不過是玩玩,不會出事的。”

“我有分寸。”

那,既然太子殿下自己都無所謂,明崇儼又何必執著,就且看著吧!

不過,他真的有把握嗎?

明崇儼看著李賢的這些準備,陷入了深深的疑惑之中。

李賢把皂角取出,像模像樣的點起來,眼看就要成事,明崇儼卻一把子拉住了他。

“殿下,你這個配方,不太對吧!”

李賢瞭然,看來,明崇儼還確實是個內行,一眼就看出了黑火藥的配比問題。

“明文學,這個你不用擔心,這種新型的配方才能夠更加有效的讓丹藥形成。”

“你就只管看著好了。”

“可是,為什麼要加木炭?”

在有些事情上,明崇儼也是個執拗的,拜託,你要煉丹也沒人會管你,可你能不能把原料弄對了?

“木炭不行嗎?”

在李賢看來,要得到碳元素,最簡便的辦法就是直接燒炭嘛,這種材料容易獲取,還方便燃燒。

他一開始以為,明崇儼是在懷疑他的原料配比有問題,還想給他灌輸一下一硫二硝三木炭的絕學,卻沒想到,明崇儼的問題並不是在配比,而是在配料。

這就,有點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