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www2/jsonfs/214/214715/101987225.json):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jingmowx.com/read.php on line 102
奪武還唐-第160章 轟開玄武門!(第2頁),靜默文學
月映大江 作品

第160章 轟開玄武門!(第2頁)

 就想看看東宮上下亂成一團的模樣?

 來順上前的時候,還有好幾位妃嬪都沒緩過勁來呢,那些有了子女的,倒是還算鎮定。

 雖然也是強裝鎮定而已,但是,因為有孩子需要保護,所以,即便是她們心中慌得一比,卻還要把持住自己。

 來順的戰術顯然是最適合現在驚慌失措的眾人的。

 都是些婦孺,一開始站在這裡,也都是為了看熱鬧的。

 卻沒想到,熱鬧沒有看成,反而被嚇得不輕。

 既然沒有熱鬧可看,那還留在這裡做什麼?

 很顯然,太子殿下也並沒有十分歡迎她們站在這裡給自己助威。

 還不趕緊撤?

 …………

 而這時,硝煙散盡之後,李賢才終於看清,在那已經被炸塌了的條案的旁邊不遠處,有那麼一個人,竟然沒有走開。

 一直都在反應的鐵缽盂附近站著!

 就這麼站著!

 從開始到現在,從爆炸出現之前,到爆炸徹底完結之後,就一直這樣站著!

 好像青松一般!

 “明文學,你可真是個奇人吶!”

 “你就真的一點都不害怕?”

 那站在毀損的花梨條案旁邊的美麗男子,正是明崇儼本人!

 他臉上的表情淡淡的,好像完全沒有受到那一股強烈衝擊波的波及似的。

 “這便是著火藥了。”

 雖然條案是給炸塌了,但是呢,鐵缽盂還是完好無損的。

 這是很正常的。

 這種粗製濫造的黑火藥,爆炸的威力是極其有限的,尤其是這種一次燃燒,其影響的範圍,大約也不過是周邊一兩米的地方而已。

 你看,到目前為止,受到影響的,除了木製的條案,就是條案正下方的青石磚了。

 而那青石磚受到的損害就更小了,這是被燻黑了,順便裂開了幾道縫而已。

 不過吧,即便如此,這一聲巨響,還是讓安穩寧靜的東宮崇教殿前,一片狼藉。

 看到這些混亂的場面,李賢似乎可以理解那些被古人搞起來的無用的形式的作用了。

 如果使用正宗的伏火法鍛鍊火藥,其實,李賢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因為火藥的一次燃燒,威力巨大,一個操作不當,就容易引起房倒屋塌。

 這樣的事故發生了一次,兩次,很多次之後,煉丹家們也會自然而然的採用趨利避害的方法來規避風險。

 方法也很簡單。

 從室內搬到室外就可以了。

 當然,僅僅如此也是不夠的。

 鐵缽盂一般會被安置在提前挖好的土坑裡,這種土坑,就是為了隔絕爆炸對周圍環境的破壞的。

 而這種土坑,實際上對於製作火藥來說,並沒有什麼實際的作用。

 甚至還包括所謂的“伏”的方法,也是沒有什麼用處的,伏火法當中的“伏”就是一種古人制作丹藥的方法。

 因為煉丹家對火藥的認識和軍事家完全不同,他們做好的這些丹藥,都是為了服用的。

 所以,雖然用爆炸的方法制成了火藥,但是,這種火藥卻依然易燃。這種烈性藥物怎麼可以服用呢?

 於是,就只能再用翻炒等方法來降低火藥的活性,這種翻炒的方法,就被稱之為“伏。”

 這些步驟都是古人隨便搞出來的儀式,實際上並沒有什麼作用,可是這一次,李賢卻意識到,有些看起來像是花架子的步驟,其實也是有點用處的。

 若是他一早就意識到火藥爆炸的威力,把鐵缽盂給安置在土坑裡,說不定這張名貴的條案還會完好無損的擺在那裡。

 “明文學把這些藥粉叫做著火藥嗎?”

 這倒是個稀奇的名稱,李賢以前從沒有聽過。

 因為業務上的交流,這一刻,明崇儼在李賢的眼裡,倒是還挺青蔥可愛的。

 觀感不錯。

 這小子,除了一張麵皮還有溜鬚拍馬的功力以外,還確實是有點本事的。

 若不是非要走捷徑,應該也是可以混個四五品的官職的。

 “是啊!”

 “古籍中就有記載,這種用伏火法制成的藥粉,其實還是很容易引起大火的。”

 “所以,保存很成問題。”

 “因為容易引起著火,就被稱作著火藥了。”

 明崇儼邊走邊說,他撿起那個已經漸漸冷卻的鐵缽盂,仔細的查看那些已經成型的著火藥。

 這樣看來,古人距離火藥應用於軍事,實際上只有一步之遙了!

 太可惜了!

 有的時候,就是一句話的事,就是一層窗戶紙的事,明明所有的原料都具備了,方法也是掌握的。

 可就是因為沒有人告訴他們,這個火藥只要讓它再次點燃,它的威力可就大了去了!

 尤其是用在戰場上,絕對是大殺四方的神器!

 他們明明什麼都會,只是因為沒有人點撥他們,就把這麼好用的神器給白白浪費了!

 太可惜了!

 但是現在,一切就不用發愁了。

 因為有了太子李賢,他們不懂的事情,李賢懂,他們不知道的事情,李賢知道!

 自然都會告訴他們的。

 “既然明文學知道這叫著火藥,那我們就可以探討一下了,其實,這個東西做多了的話,用處很多啊!”

 “不要把它總是侷限於煉丹這一塊,它的功用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