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四處奔走裴侍郎(第3頁)
自然也是做好了把他們這些小奴婢,還有那背後的主謀裴炎一把灰揚了的準備!
過了好久,一直到把火藥包完好無損的送到李賢的面前,來順的這一口氣才算是順了過來。
幸好,幸好!
還有裴炎老叔為他出謀劃策,甘當智囊。
要不是裴炎攔著,膽小又怕事,恨不得快快解決麻煩的來順說不定早就把這些火藥全都給扔出東宮了!
誰能想到,都已經裝了包的東西,竟然還有用處呢?
用處當然是有的!
用處大得很!
一轉眼,太子李賢就要把它們的功用,全都告訴你們了!
…………
太子李賢手裡搓著麻薯荊條,那個架勢,好像和田間地頭搓菸絲的摳腳老漢也沒有什麼分別。
熟練的樣子,讓來順都大吃一驚。
太子,這又是要做什麼?
他不會是要來真的吧!
不是說那些被搓來搓去的麻薯荊條,而是現在站在東宮崇教殿裡的這兩個人。
太子啊太子,你可不要關鍵時刻瞎搗亂吶!
看著這兩位大神,來順的心都揪起來了!
東西還好處理,可人怎麼辦?
總不能一起剷出東宮吧!
就是他想,他也沒有那個本事啊!
在李賢視線範圍以內,御座以下,崇教殿的正當中,就這樣堂堂正正的站著兩個人。
兩個年輕人,每一個都是身段頎長,腰桿挺拔的,一看就知道,平常受到了很好的鍛鍊,身體素質過硬。
最重要的還是,他們兩個的長相,竟然是一模一樣的。
完全一樣!
這樣兩位生的一模一樣,還一副武人氣質的年輕男子,在皇城裡也並不好找。
還能是誰呢?
當然是跟隨太子殿下,一路從河州打到甘州,又打回鄯州,最後凱旋而歸的金吾衛將軍,陳滄,陳海。
“一次西征,讓我發掘了很多不錯的人才,尤其是將才,他們對我忠心耿耿,我們都是一起從戰場上走過來的,我知道,他們都是值得信任的。”
“阿史那伏威、李多祚,還有很多很多,他們都值得我信任,也都是將才。”
“但是,遺憾的是,現在,他們都在外地,不在京師,根本幫不上忙。”
“東宮治下,將軍雖多,但是,他們多數都不是我的心腹,我對他們也不能傾心相待。”
“可你們就不同了,你們和我一樣,是從戰場上滾過來的,我們是共過生死的。”
“對於你們,我可以全情信任。”
“你們可知道,東宮最近有什麼異動嗎?”
在此之前,李賢的很多行動,都沒有出過崇教殿,所有的材料都是讓來順他們運到殿裡,他再親自制作的。
也就是說,影響範圍十分有限。
在此之前,李賢也從沒有把自己行動的目的透露出去。
這和他一開始確定的目標有關,他只是想造成轟動性的效應,造成一個謀反的假象,讓李治和武媚娘震怒,最後,不得不承認他李賢身有二心,必須廢黜,甚至,不能留活口!
但是,後來,隨著局勢的逐漸變化,李賢忽然意識到,他盡力把事件的影響範圍壓到最小,其實不見得是明智的選擇。
更何況,也不見得能成功。
看看那些魚貫而入,每天纏著他的大臣,很難說,這些人都是剛巧碰上的,背後沒有一點串通。
現在這些人串通在一起,究竟是為了什麼?
在他們的準則當中,現在的李賢究竟是該反,還是該憋著?
一開始,李賢理所當然的認為,這些大臣必定會支持他這位大唐的太子向天後武媚娘宣戰。
可是,他們真的支持李賢在這個時候鬧騰嗎?
如果支持,不是應該讓李賢痛痛快快的做火藥嗎?就像王勃一樣。
李賢沒有心情去揣摩這些老大臣的彎彎繞,他只知道,想要把事情推到萬劫不復的地步,他就只有一條路可以走。
那就是,把聲勢搞得大大的,讓李治下不來臺,讓他想高抬貴手,他都抬不起那隻手來!
想搞陣仗,應該從哪裡入手?
當然是從武將入手了!
文臣雖好,但是,他們終究是拿筆的,不是拿刀的,他們就算是齊刷刷的一排站在玄武門前,李治也感受不到一絲的壓力。
同樣的題材,請看上官儀的下場就知道了。
那麼,武將……
李賢不自覺的,就把視線轉向了陳滄陳海兩兄弟。
現在,只有他們兩個是李賢完全可以信任的,他們對李賢也是絕對效忠的。
兩兄弟互看一眼,如實說道:“目前來看,皇城內似乎沒有什麼異動,只是,宮外的裴侍郎,非常忙碌。”
“據巡城的金吾衛們回稟,裴侍郎這幾天一直在城裡轉悠,許多達官貴人的家宅都被他登門了。”
“以往,從沒見過裴炎有這樣的行動。”
“還有,前一段時間,他還曾經在家中設宴,款待了許多朝廷重臣,末將以為,這些行動很不尋常。”
“但是,裴侍郎他這樣做,究竟是為了什麼,末將就弄不明白了。”
“他真的去聯絡朝廷重臣了?”
“確實,末將可以肯定。”
“因為巡城的兄弟們已經不止一次看到他了。”
“這樣啊……”
“這個裴炎,他不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