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天皇李治的突然襲擊
李治點點頭,欣慰的瞅著兒子:“太子果然是和朕想到一起去了。”
“想當年,為了讓賀蘭敏之繼承應國公的爵位,還特別讓他改了姓氏,如今,把他們兩個召回來,倒是省事了。”
“就這麼決定了!”
“賢兒,朕還有一件好事要告訴你。”
好事?
關於你的?
還是關於我的?
“那兒臣就先謝過聖人了!”
李治頷首:“你確實應該謝朕。”
“天后一直記掛著宮中的命婦,太子妃之母柳氏著晉封永昌郡君,還有雍王妃的母親崔氏,也一併受封,新鄉郡君。”
老李頭,你的記性還真是……
令人驚歎。
果然天生就是當皇帝的料。
怎的連兒媳婦的媽的姓氏也能記住呢?
你的精力若是還那麼充沛,能不能分一點在朝政上?
“兒臣代太子妃,謝聖人恩典!”
雍王妃韋香兒:還有我呢!
還有我呢!
我也想謝恩!
可是……
雍王妃本人也無法站到這朝堂上來,雖然她個人的意願是相當強烈。
至於能當場謝恩的人。
謝邀。
勿擾。
根本就沒來。
豈止是李顯一個人遁了?
相王李旦在哪裡?
辛辛苦苦給改了個好名字,怎的也不經常冒頭,讓阿耶叫兩聲?
遁了。
都遁了。
兩兄弟誰也沒來參加大朝會。
他們一個呢,是基於避禍的心理,專注在王府造小人,可沒空管朝堂上的紛爭。
而另一個呢,倒是很想來的。
可他還真就不能來。
那明崇儼是誰的人?
李旦他說得清楚嗎?
明崇儼的名字,成為了大唐朝廷上的一個禁忌詞語,人人都知道他死了。
可誰都不會去追究他的死因。
甚至連他究竟是怎麼死的,都說不清楚。
但也就是這樣了。
聽之任之。
並不是大家都不再關注了,實在是對這一切都心知肚明,於是,也就心照不宣了。
總之,這個朝堂上,希望明崇儼趕快去死的人,絕對是佔大多數的。
但人們不追究明崇儼,卻並不代表對相王沒有懷疑。
明崇儼既然有謀反的企圖,相王這個最有可能直接獲益的人,怎麼能擺脫牽連?
於是,李旦也只能躺在大和殿裡裝死了。
對於兒子的選擇,當爹的自然是全力支持的,明知道李旦也在四處奔走,可李治卻也沒有說一句話。
這不就是在表明態度嗎?
旦兒……
他真的就是清清白白,一點問題都沒有嗎?
身為帝王,就是要對萬事萬物都保持著懷疑的態度。
李治喜滋滋的看著李賢,那種暗示都已經快溢出眼眶了!
好兒子!
今天就到這裡了!
趕緊的吧!
給爹找個臺階下!
李治很想就此宣佈退朝,但是,他總是覺得,火候還不是很夠,主要是,李賢今天實在是太配合了。
基本上沒有鬧出任何的亂子,也沒有任何的作妖行徑,很顯然,這完全不符合他一貫的行事風格。
作為被他幾次刺激的本尊,天皇李治似乎已經形成了某種習慣,尤其是在某些公開的場合,他總是期待著,李賢可以帶給他新的驚喜。
而李賢呢?
他竟然毫無表示!
李賢的手中,明明有一個更大號的殺器,但猶豫再三,他竟然沒有拿出來。
呵呵!
剛才應承李治,只是因為這本來就是李治的願望,李賢不過是做個順水人情罷了。
而現在,在借刀殺人還是自己提著刀主動上的這個問題上,李賢還是要再斟酌一下。
畢竟,這個要被殺的人,可是李賢自己啊!
卻在這時,一個小太監狂奔入殿,一看那樣自己就知道是有急事,來福連忙召喚過來,他便在李治的身邊小聲彙報:“啟稟聖人,太平公主回來了!”
李治的眼睛,瞬間就點亮了!
“快!”
“快帶朕去看她!”
太平公主駕到。
這可是天大的事!
果然還是女兒靠得住!
藉口來了!
藉口終於來了!
天皇李治,還沒等眾臣反應過來,就已經飛奔而去,至於那些根本就沒有得到下班通告的大臣們,可就慘了。
雖然頂頭上司已經離去,可他們也不能說走就走。
怎麼辦?
這個時候還能找誰?
你們看我做什麼?
李治跑了,李賢自然也不會落後,但由於只是反應慢了那麼一點點,他就成功被大臣們捕獲。
怎麼樣?
大當家的溜了。
你這個二當家,總得給點表示吧!
想讓老兄弟們屁顛屁顛的來,空空蕩蕩的走,你自己想想,這合適嗎?
“太子殿下,快到午時了,是不是該安排一下?”
什麼是經驗啊!
看看!
關鍵時刻就顯現出來了吧!
來福一句話,就令李賢茅塞頓開,再看身邊的這個來喜,竟然只是個擺設,真是靠不住額。
“眾位愛卿,聖人思女心切,就先走一步,諸位不必著急,鴻臚寺已經為諸位準備了上好的飯食,快到冬至了,天氣寒冷,有新鮮的羊肉湯,還請諸位移步。”
來福大驚:什麼羊肉湯?
我怎麼沒聽說?
搞羊肉湯的錢,你出嗎?
李治已經跑路,只空留下了太子李賢,處理爛攤子,雖說是這種請吃中午飯的事情,在大唐也是十分常見的。
但是,新鮮的羊肉湯,還是美味佳餚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