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媚娘,他可是你的親兒子!
詔書早早的頒下,奈何天高路遠,就算是信使快馬加鞭,天后娘娘想要看到闊別已久的兩位侄兒,也是明年見的事了。
而現在,伴隨著新的一年將要來臨,大唐帝國的萬事萬物,似乎也在朝著更加蓬勃的方向發展。
即便是這寒冷的冬日,仍然抵不過萬物競發的天然朝氣。
“媚娘,你快看,文成公主來信了!”
“是嗎?”
“說了什麼?”
伴隨著太平公主返京,李治和武媚孃的關係迅速修復,重新又回到了夫婦相攜的狀態當中。
而武媚娘也不愧是日後要做女皇帝的人,對待明崇儼,對待那些小情小愛,只要是觸及到自己的利益,她總是能捨則舍。
至於明崇儼。
若是他活著,或許武媚娘還會為了他的性命,稍稍豁出去一點,可既然死了。
人死不能復生,既然已經死了,那就什麼也不用說了,根本不值得在這樣的人身上再耗費心血。
這一頁,就算是翻過去了!
那麼,接下來,自然是沒有必要因為明崇儼和李治鬧不愉快。
咋的?
還能離婚是嗎?
李治捧著書卷,笑的燦爛:“當然是想要請和了!”
“還說想和親逆女,媚娘,看到了吧,多虧了我們有這麼一位好兒子,否則,哪裡會有這種東西?”
裝幀精美的書卷,就這樣被李治扔到桌上,此刻,天皇李治的臉上,寫滿了得意。
自豪。
嗯!
我們的好兒子。
是你的,也是我的。
自從文成公主出降吐蕃,如今也有三十多年了,從年齡上講,文成公主還要比李治年長几歲。
當年,文成公主許婚的時候,李治還是跟在父親身邊,迎風流著鼻涕的小娃娃。
許婚的儀式盛大輝煌,李治也是親眼見識了的,而且,對文成公主,李治也還算是熟悉。
按照古代宮廷女眷出嫁的流程,尤其是這種需要長途和親的婚姻,既然許了文成以公主之名,那就不是李世民大手一揮,說一說認個乾女兒,然後一腳踹到吐蕃就了事了的。
包括禮儀培訓等等事務,也是需要細心的準備的,況且,把嬌弱的女孩子送到吐蕃那樣的艱苦之地,李世民的內心也有那麼一點點的愧疚,有那麼半年,文成就是養在歷史嗎的身邊的。
作為同樣的養在李世民身邊的孩子,李治也算是和文成有一段時間的交集。
雖然嫁到了吐蕃,就該按照吐蕃的方式來稱呼她,但李治才不管那些,在他心裡,文成還是我大唐的公主嘛。
“既是逆女,聖人也不答應嗎?”
身為實權天后,武媚娘自然是維護皇族女性的利益的,但是,逆女,那可是吐蕃的女子到大唐來和親。
這又算的了什麼?
男人不是都要娶老婆的?
一個兩個,又有什麼所謂?
再說,吐蕃的女子,從山上下來,到長安來和親,對於她們來說,還算是享福了呢!
李治梗直了脖子,一臉正氣:“當然不行!”
“這不過是戰事不利的託詞而已,吐蕃如今已經成勢,就算是和親了,緩和了這幾年,日後,它也必定要再生事端。”
“還不如一開始就不要答應,駁了她這個面子!”
不聽不知道,原來我們的天皇李治在這個方面,比他的老爹更有骨氣呢!
“可是這樣,不是讓公主在吐蕃難做人嗎?”
“公主與我同齡,她也要面對自己的子孫,聖人是不是再考慮一下?”
在沒人注意的角落裡,來福揉了揉眼睛:這是什麼情況?
天后怎的變得這樣多情?
非也。
非也。
多情只在無情間。
現在,看似武媚娘是說了許多體貼的話,但那隻不過是因為這些事原本就和她的利益沒有衝突。
文成公主又不能從吐蕃回來阻止她掌權。
說幾句好聽的,還能顯得她這個做天后的,也算是有人情味的,你看,來福不是就迷惑了嗎?
況且,武媚娘也很清楚,看似寬厚的李治,其實是一個一旦立定主意就會堅定的執行下去的人。
他是絕對不會因為武媚孃的三兩句話就改變態度的。
“一概回絕,自然是會給文成造成一些麻煩,不過,她在吐蕃幾十年,也懂得自保之道,只要她心中還有大唐,她就會明白,朕這樣做的苦心。”
“再說了,這樣的日子也不會長久了!”
突然之間,李治就變得信心十足,他的目光無比明亮,他的信心是發乎天然的!
說到這個,武媚娘也想起了一些很重要的事。
“聖人,那天你帶著太子到玄武門上,到底是想做什麼?”
“若是傷了聖人龍體,那可如何是好?”
你還別說,就憑武媚娘現在那殷勤的模樣,任誰都會認為,她是一位賢惠又端莊的皇后娘娘。
至於那些狠毒的心腸,哦,那就等到下一次天后變臉的時候再議吧!
“那就是戰勝吐蕃的法寶啊!”
“媚娘,你卻不知曉。”
“那是賢兒研製的,據他所說,這是一種名叫著火藥的神物,只要數量夠多,甚至連玄武門的城牆也可以炸燬!”
“有那麼大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