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映大江 作品

第218章 李小九,有我一個人害他就足夠啦!

 薛仲璋的入局,無疑會讓本來就暗流湧動的東宮,形勢更加撲朔迷離。

 王勃當然是不服氣的。

 面對李賢的彈壓,他剛想反駁,卻被李賢壓壓手就給制止住了。

 “子安,不必多言。”

 “我想,你的擔心完全是多餘的。”

 “何為朋黨?”

 “難道,因為有血緣關係就可以被理所當然的稱之為是朋黨了嗎?”

 “那些異姓之人,就因為不是出自一家,就絕對不會成為朋黨了?”

 “殿下,這是何意?”

 王勃都被弄迷糊了,裴炎就更不用說了,已經做好了太子再次輸出爆論的準備。

 畢竟,他已經身經百戰,很有經驗了。

 看到他們花樣各異的表情,太子李賢表示十分滿意。

 身為一個法律人,詭辯之術其實是李賢最擅長的,之所以之前都沒有頻繁使用,那是因為你和唐人交流,根本就沒必要把事情搞的那麼繁瑣。

 作死而已?

 還需要有邏輯?

 可現在,既然方向有了根本性的轉變,那麼李賢就不介意用各種邏輯漏洞讓諸位經驗豐富的老大臣們徹底長長見識。

 “子安,這你就不懂了吧。”

 “朋黨的判斷,也應該是論跡不論心吶!”

 “你這樣聰穎,怎會連這麼簡單的道理都看不明白?”

 論跡不論心!

 論跡不論心!

 “太好了!”

 “吾兒說的對啊!”

 吾兒?

 誰的兒?

 這是……什麼聲音?

 怎的如此熟悉?

 太子殿下微微抬頭,卻見熟悉的身影也緊跟著出現。

 還不是一個!

 是兩個!

 這不就是天降神運嗎?

 老天爺相助,這要是再不奮起,也太不合適了。

 “聖人天后駕到!”

 這個來福,是越來越過分了。

 人都已經進到大殿裡了,才開始通傳,這樣的通傳,還有什麼效果?

 看到武媚娘,裴炎頓時打了個激靈。

 額……

 真是怕什麼就來什麼。

 我這算不算是暴露了?

 這就是裴炎的心理了,他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當他和武媚娘是一隊的時候,他在李賢的面前也經常虛偽矯飾,生怕被看出來。

 而現在,內裡的他態度已經完全變了。

 可表面上卻還不想讓武媚娘看出來。

 看他那做賊心虛的樣,活脫脫的一個兩頭受罪。

 王勃瞬間嗅到了危險的氣息,再看太子李賢,竟然是一臉欣喜之色。

 “兒臣恭迎阿耶阿孃,駕臨東宮!”

 這可就迎上去了!

 作為一位慈父,最識時務的皇帝,李治出現的時間總是那麼的恰到好處。

 李賢正需要他呢,他就來了。

 要麼說是父子連心呢!

 “賢兒,又在勤政了?”

 至於親媽武媚娘,看到李賢如此,卻也十分高興。

 陰陽怪氣之間,充分表現出她將要搞事的意圖。

 一個裴炎,一個王勃,都是重量級的人物,同時出現在東宮,是什麼目的,似乎是不言自明的。

 “兒臣不敢,不過是結識一位新朋友。”

 薛仲璋二話不說就站了出來。

 幾人當中,可以稱之為是新人的,除了薛仲璋還有別人嗎?

 薛仲璋也立刻領會了李顯的意圖,站到了天皇的眼前。

 “微臣薛仲璋,見過聖人天后。”

 面容和煦的李治,將那薛仲璋上下打量一遍,李賢卻總是感覺,那看似和善的眼神,總是透露出一星半點的詭異。

 “薛仲璋,朕知道你,你就是裴炎的外甥嘛。”

 梆嘰!

 完蛋了!

 全都露餡了!

 “天后,這是微臣的外甥,現任刑部員外郎,薛仲璋。”

 你看,所謂做賊心虛就是如此。

 武媚娘還沒怎麼樣呢,裴炎自己就戰戰兢兢的,生怕會被天后娘娘當場賜死。

 他也未免太小看武媚娘了。

 難道他們認為武媚娘是普普通通的深宮婦人嗎?

 參與朝堂政治二十年,她的政治素養,並不在任何人之下,就裴炎的這副德性,他乾的這些事,不管他如何虛偽矯飾,在武媚娘這裡,都已經是被踢出核心圈子的人了。

 哼!

 老孃需要你們嗎?

 根本不需要!

 等到我武家人都回來了,你們,還有任何的立足之地嗎?

 你利用我,我就不會反過來利用你嗎?

 裴炎當然是不需要放棄的。

 只要他還不想徹底撕破臉皮,就可以留在身邊,有用處的時候,就拎出來。

 順便還能製造一點點菸霧,迷惑對方。

 至於撕破臉皮的那一天……

 那又怎樣?

 難道,面對武媚娘,裴炎還能有任何勝算嗎?

 “子隆,你不厚道。”

 過了一瞬,武媚娘才終於開口,裴炎的心,頓時就咯噔一下。

 不是吧!

 就這麼等不及?

 就算是要處罰,也要等到轉移到下一個地點再說吧!

 好歹給老夫留一點點面子。

 但好像,武媚娘也一向不是那種能耐得住性子的人,所以,現在這樣倒也正常。

 好吧!

 引頸就戮吧!

 不知不覺間,裴炎的脖頸好像都多露出來了一節。

 華麗麗的挺直等死。

 “你這是做什麼?”

 武媚娘眉頭凝住,輕蔑的看著他。

 “我什麼時候說要殺你了?”

 “難道不是嗎?”

 李治這一開口,武媚娘都無語了。

 這種時候,他還真是聰明的要命啊!

 連忙調整狀態,做出個端莊的模樣:“裴炎,我記得,我不止一次和你說過,讓你多多為朝廷引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