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www2/jsonfs/214/214715/115865256.json):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jingmowx.com/read.php on line 102
奪武還唐-第230章 我們都要投靠太子!(第3頁),靜默文學
月映大江 作品

第230章 我們都要投靠太子!(第3頁)

 “嫂嫂啊,就是因為躲不過去,所以我才要投靠賢哥哥的!”

 李旦一個騰身就跳起來,把房芙蓉的手給攥住了,那眼淚,華麗麗的就落了下來。

 好像真事一樣。

 這情緒醞釀的也太快了吧!

 “你?”

 “投靠他?”

 “你到底是怎麼想的?”

 房芙蓉尷尬到不行,他不是要投靠李賢嗎?一直拉著我,算是什麼事?

 李旦如獲至寶,激動不已。

 “多謝嫂嫂給我說話的機會!”

 “賢哥哥,我真的不想當太子,也不想和你爭奪太子之位,我知道,阿孃一向與你不合,所以才總是想要讓我或者是顯來代替你,可在我和顯看來,只有你才是太子的最好人選。”

 “只有你,才擔得起這份重任。”

 “我和顯,都不是這塊料,我們也沒有這個心思。”

 如果不是知道歷史上真實發生的那些事,現在的李賢或許會把李旦的這些話都統統劃為謊言一類。

 這怎麼可能呢?

 都已經是武媚孃的親生兒子了,會有人對唾手可得的太子之位一點念想都沒有嗎?

 可是,歷史的現實提醒李賢,這還確實是有可能的,畢竟,如果能夠以不當太子做交換,一輩子不要遭受那些挫折放逐,李旦卻不知道肯不肯,至少,李顯一定是願意的。

 “旦兒,以當前的態勢,我真的不知道該不該相信你。”

 “你也知道,幾個兒子當中,阿孃一向是最喜歡你的,就算你自己不想,阿孃恐怕也不會放過你,你想讓我幫你什麼呢?”

 既然你想說實話,那我也說實話好了,我也不擔心你會把這些話全都傳到武媚娘那裡。

 如果你真的那樣做,倒還好了,還省了我的事了,說不定又可以一波觸怒武媚娘。

 “賢哥哥,我能有什麼要求你的,你只要把太子當好,就是幫我的忙了!”

 “你放心,阿孃那邊我都盯著呢!”

 “只要她在我的身邊安插什麼新人,又指使我做什麼不利於你的事,我都會立刻轉告你的!”

 “絕對不會讓你吃虧!”

 這……

 這個李旦,他這又是演的哪一齣?

 他怎麼會突然就來跳上李賢的這條船了?

 還如此積極?

 真的是識時務為俊傑,還是虛以為蛇,等著關鍵時刻,給他這個太子哥哥致命一擊?

 日後的一大勁敵,這就算是拿下了?

 別啊!

 我還要作死呢!

 你們都不來和我爭鬥,我又如何惹事端,如何惹怒武媚娘?

 愁的很!

 愁的很!

 再說,李顯呢?

 他又是怎麼想的?

 那個糊塗蟲,絕對不會那麼輕易的放棄做太子的可能。

 就算是他自己願意,他的好老婆也不會同意。

 這樣一想,李賢就又打起精神來了。

 韋香兒,這可真是個妙人。

 既然前路都走不通,幹什麼不在她這裡多下點功夫?

 這麼想要攪動風雲的一個人,不給她一點希望,讓她拼命搞事,李賢的任務不就無法繼續了嗎?

 那韋香兒也算得上是大明宮裡的一朵嬌豔的牡丹花了,這麼嬌媚的一個人,落到了李顯的手裡,也多少有點鮮花插在牛糞上的感覺。

 要不,就去勾搭勾搭?

 整出點風流韻事來,說不定對李賢完成任務也大有好處呢!

 “太子殿下,你又動什麼歪腦筋了?”

 “沒有!”

 “絕對沒有!”

 看我純潔的眼神!

 我是清白的!

 好傢伙!

 連自己宮裡的這個你都擺不平,還想去招惹雍王妃,你也太不知道自己的斤兩了吧!

 也不知為何,李賢明明沒說一句話,但房芙蓉卻好像是看穿了他的心事似的,劈頭蓋臉一句話,李賢頓時就萎了。

 萎了。

 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

 冬至節當天的節目,李治已經全都交給李賢全權負責了。

 圜丘祭拜完畢,李治也沒敢耽誤時辰,快馬加鞭的就返回了大明宮。

 為的就是能儘快的進行到下一個環節。

 要知道,大皇帝李治可是最喜歡遊玩的。

 這半年來,為了李賢這個臭小子,別說是洛陽這種常來常往的地方,就是長安城附近的景點,他都很久沒去了。

 更不用說那些花樣繁多的宮廷遊藝活動,也幾乎都沒有正式的舉行幾次。

 實在是沒心情。

 都是被這個臭小子鬧的,每天處理他惹出來的麻煩事,都足夠李治心煩的了。

 從頭腦到心臟,滿滿當當的,都被李賢佔滿,很多事都顧不上了。

 今天冬至節,身為太子,總要好好的孝敬一下吧!

 長安城宵禁嚴格,即便是冬至節這樣的大日子,宮門也不能隨便打開。

 但大唐的皇帝也並沒有那麼深居簡出,他們十分願意與民同樂,也不懼怕和百姓們見面。

 宮門雖未打開,但每到大型節日,皇帝就會帶著皇后,很多時候,還有皇室子女陪同,登上皇城的最外一層城門樓,接受長安城百姓的崇敬膜拜。

 而身為大唐的君主,萬民的君父,李治就會站在城門樓上,宣佈一些對萬民有利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