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唯太子馬首是瞻
“李尚書,我們作為臣子,需要時刻謹記的只有一點。”
“不管太子殿下他做了什麼,說了什麼,只要我們認定他是大唐的儲君,認定他是個賢明的人,是以後可以帶領大唐日益繁榮的人,我們就該一心一意的跟著他。”
“李尚書忘了那句話了嗎?”
話?
什麼話?
李敬玄一臉懵。
狄仁傑舉杯痛飲,欣然笑道:“那一日在東宮,殿下曾經說過,看人看事,最重要的就是論跡不論心。”
“他看待臣下,從來都是秉持著論跡不論心的原則,他從不要求我們真的全心全意都信服他,效忠他的。”
“他只要求我們,不要做壞事,不要背叛他,太子殿下尚且可以如此,我們作為臣下,又為什麼一定要追究他的內心呢?”
“殿下他究竟是怎麼想的,又為什麼要這樣做,和我們一點關係都沒有。”
“李尚書,如果你也認定了太子殿下,還是該遵從本心,一心一意的追隨殿下。”
“太過主動的揣摩殿下的心思,可不是好事。”
狄仁傑就這樣用悠揚的聲音,抑揚頓挫的闡述著自己的觀點,兜兜轉轉的,其實說的都是很淺顯的道理。
這可不只是講道理,而是明晃晃的警告!
李敬玄的心,忽的一沉。
你可是吏部尚書!
朝廷肱骨!
你怎麼可以連這樣簡單的為臣之道都不通?
為人臣者,最重要的就是摒除一切私心雜念,可是,這人啊,就是這麼一種神奇的動物。
人人都自私。
越是做到高級的官職,就更加難以摒除這些私心,甚至,為了更長久的掌控權力,還有可能萌生出更多的私心。
如果李敬玄也抱著這樣的想法,那可是相當危險的行為,一不小心,就要變成裴令了!
萬事以自己為先,以自己的利益為思考的起點,這當然也沒有什麼錯。
可大臣就是為了皇帝服務的,沒有皇帝的重用,大臣什麼也不是。
你若是不為了大皇帝們著想,那大皇帝又為什麼要重用你?
腦子有病嗎?
想要讓你當皇帝嗎?
而很顯然,大唐朝廷也就只能容得下一個裴令了。
別人就不要搶他的風頭了。
李敬玄恍然大悟,露出了羞愧的神色,他躬身一揖:“李敬玄多謝懷英指教。”
“以後,定當為太子殿下馬首是瞻。”
李敬玄不是裴炎,他雖然有自己的小心思,可也沒有那麼誇張,只要是認識到了錯誤,他還是可以改過的。
而且,特別的真誠。
真誠!
純真!
表裡如一!
然而……
狄仁傑跳上了駿馬,勒緊了韁繩,就踏上了回家的路。
可是,太子殿下真的只是行為乖張,本心純直嗎?
他真的還想當好這個太子嗎?
把這輝煌無比的大唐朝,交到他的手上,真的能放心嗎?
李敬玄是放心了,可是狄仁傑的疑心卻又泛起了……
“來喜,薛紹到了嗎?”
東宮裡,太子李賢一手捧書,一手飲茶,時不時的還瞧一眼那仙鶴登雲的屏風後頭。
哎!
今天又要辦一件大事了!
“到是到了,不過……”
“怎麼?”
“你還覺得不妥?”
薛紹,李賢是一定要單獨見一面的,而且要儘快。武媚娘那邊也不知道還能挺多久,一旦李治頒下聖旨,這件事可就無可回改了。
雖然現在也不見得還能改過來。
但如果能夠讓薛紹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或許,還能有個轉圜。
雖然,這樣做,對薛紹也很不公平吧!
他能做什麼呢?
他在大唐最大的靠山,城陽公主已經故去了。
他現在還能在長安城裡肆意逍遙,甚至在皇宮裡隨意進出,那都是託了李治的福氣。
可現在,如果他聽了李賢的勸,就等於是直接反抗李治。
那麼,他會有什麼樣的下場呢?
豈不是要被一腳踹出長安?
放著榮華富貴的大唐最尊貴的駙馬不做,還非要把自己往悽悽慘慘的方向整。
誰會答應這樣的事?
對李賢的種種做法,感到奇怪的人,又何止一個薛紹?
“殿下,薛紹已經被禁止進入皇城了,殿下還把他招到東宮來,這要是被聖人知曉,可就……”
吸取前人的經驗,一向是人類的優良品德,作為來順的後來人,小太監來喜本就比前任更加小心謹慎。
加倍。
再加倍。
自從被李賢提拔到身邊,來喜就一句稍稍忤逆的話都不敢說。
以順著太子為最高準則。
可到了今天,他也徹底繃不住了。
這可是抗旨!
是抗旨不遵!
李治是什麼人?
他要是知道了,還能饒得了李賢嗎?
李賢要是翻車了,給他通風報信的這些人,還不是要一起被捲進去?
誰能逃得掉?
“怕什麼?”
“有我在,還能保不住你們?”
“你放心,就算是要追究,聖人也只會把責任扣在我一個人的頭上,不會把你們怎麼樣的。”
“你們以為,聖人是什麼昏君嗎?”
“啊!”
“沒有,沒有。”
“奴婢怎麼敢這樣想?”
“殿下真是誤會奴婢了!”
“奴婢只是擔心殿下,絕對沒有別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