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www2/jsonfs/214/214715/116856745.json):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jingmowx.com/read.php on line 102
奪武還唐-第240章 誰都逃不出朕的手掌心(第3頁),靜默文學
月映大江 作品

第240章 誰都逃不出朕的手掌心(第3頁)

 到了這蓬萊殿前,剛剛還豪言壯語,要將所有的責任一肩抗起的薛紹,卻又有些遲疑了。

 他畢竟還年輕嘛。

 身邊又有個太子,又比自己大,看起來也比自己聰明(至少是看起來),於是也就不自覺的依靠上了。

 “殿下,我們真的要去見聖人嗎?”

 “不如我就回家去,等著聖人的旨意,只要我不同意婚事,就解決了,何必正面對抗?”

 看到薛紹無助的樣子,李賢也是歡喜的很吶!

 好得很!

 好得很!

 如此一來,待會到了李治的眼前,薛紹必定不會再中途扯後腿,一定會站在他這邊的!

 “欸,薛紹,你若是膽怯了,那你就先回去,我自己去把這件事幫你辦了。”

 “不瞞你說,我這樣做,可真的不是阻攔你迎娶太平,又或者是非要棒打鴛鴦,不讓你們組成一對神仙眷侶,我這可都是為了你們考慮。”

 “你如果和太平結合,日後的麻煩事,要多少有多少,你如果真的能掙能搶,能夠去爭權奪利,那麼,太平交給你,我還能放心些,可你就是這麼平淡的性子,真的不適合和太平在一起。”

 “你既護不住太平,甚至還有可能被她牽連,她是聖人天后最寵愛的女兒,她自身的安危倒是可以沒有什麼憂慮,但是,作為她身邊最親近的人,你可就危險了。”

 “不只是你,還有你的族人,都會陷入到危險之中。”

 “不管你的本心是如何,是真的和我想的一樣,已經把日後有可能出現的各種麻煩都想清楚了,還是隻是不喜歡太平,不想娶她,這和我

都沒有關係,我也管不著。”

 “但是,現在,我們站在這蓬萊殿前,即將面見聖人天后,我就需要確定一件事。”

 “你……”

 一直滔滔不絕的太子李賢,突然沉了個聲,還試探的看著薛紹,薛紹立刻做出恭敬的模樣。

 李賢這才把話題給接了下去:“真的和我是一樣的想法嗎?”

 “你真的不想迎娶太平嗎?”

 “即便聖人如此中意你,你也不想嗎?”

 “薛紹,如果這不是你的真心,如果你不能在聖人和天后面前堅持此事,那你就回家吧!”

 “也不必勉強。”

 “我自己到聖人面前去澄清看法,要殺,要罰,都是我自己的事,跟你沒關係,我也不想連累你。”

 李賢可不是故意嚇唬薛紹,他也只是想把各種風險因素都排除到位。

 他可不想看到,到了李治的面前,被李治三兩句好話糊弄過後,薛紹沉痛的承認自己的感情。

 一下子就被感化了。

 那李賢還跟著瞎忙活什麼?

 有病嗎?

 “殿下何出此言?”

 “這門婚事,本就是聖人頒給我的,就算是要抗旨,那也是我的事,和太子殿下有什麼關係?”

 “我知道,殿下一直都不想我和太平成婚,至於太平,她還太小,她還根本就不明白,我們的婚姻,從來都不是自己能做主的。”

 “她只是想由著自己的性子來,根本就不在意別人的看法,她也不懂。”

 “殿下放心,既然我跟著太子來了,就不會反悔,這也是我自己的意願,不論聖人如何說服我,我也不會改變主意。”

 “既是如此,那是最好不過了!”

 薛紹這個人雖然溫吞,但是,看起來還是一個重承諾,能守信的君子。

 既然他這麼說了,到了李治面前,甚至是在武媚孃的面前,他也應該可以保持初心。

 不過,薛紹剛才的話是什麼意思?

 我剛才,聽到了什麼?

 薛紹的一番話,也是說的情詞懇切,特別的感人,而李賢呢,也明確了他的心思。

 然而,在那零零散散的言論中間,李賢似乎聽到了些不同尋常的見解,雖然不明顯,雖然一閃而過,但是,李賢確定,他聽到了!

 他真的聽到了!

 那是什麼?

 我們的婚姻,從來都不是自己能做主的事!

 不是自己做主!

 那誰能做主?

 誰能做主?

 太平公主這個時候幾歲?

 她才幾歲?

 她真的明白自己在做什麼嗎?

 她真的明白,她的行為,意味著什麼嗎?

 誠然,她肯定是對他的昌哥哥有好感的,所以才能夠站出來,主動求婚。

 可是這個主動,究竟完全是出於她自己的計劃,還是背後有人推動呢?

 現在想來,總覺得,太平雖然頑劣,也有點早熟,可她真的沒有可以主動求婚的勇氣。

 那麼,到底是誰給了她這樣的勇氣?

 只有一個人!

 只有那個人,才指揮的動小太平!

 而此時,李賢眼前浮現的,正是小太平信心在握的得意表情。

 原本呢,李賢只是單純的以為,太平是恃寵生嬌,反正有李治給她託底,溺愛她的父母是不會把她怎麼樣的。

 所以,她才這樣自信胡鬧。

 現在看來,事情的真相可能並不是如此。

 太平的信心,不是沒來由的。

 丹鳳門上的那一幕,極有可能是來自某個人的一手主導,背後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