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又一個姓蕭的,完蛋(第3頁)
不只是這兩個人,其他的武家人也一樣不可以和太平產生任何的糾葛!
武媚娘氣憤之處,也在於此。
雖然李治不可能挑明這一點,但是,這也是顯而易見的。
大皇帝,已經在為了自己的身後佈局了!
而現在,面對李治的這種安排,武媚娘會反抗,才是正常的。
年輕男女之間的情感,是最不重要的,可是現在,阻擋在薛紹面前的,巨大的障礙,居然自己長了腿,跑了。
他怎能不受到誘惑呢?
他當然是支支吾吾的,無法面對身邊的每一個人了!
“賢兒,你又何必如此堅持?”
“朕知道,你是為了讓媚娘高興,才一再堅持的,你是為了盡孝,可現在,媚娘都已經同意了,她也絕對不是作假,你就別再固執了。”
正當薛紹十分緊張的等待著李賢的判罰的時候,天皇李治卻忽然一腳插了進來。
這一腳,卻也不是奔著薛紹踹的!
而是衝向了親兒子李賢!
太子李賢: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
“這件事原本也不是你該操心的事,現在的當務之急是,立刻給旦兒籌備婚事,辦妥了旦兒的婚事,才好給讓太平出降。”
啥?
李旦?
這又是一杆子支到哪裡去了?
李賢和薛紹的臉上,到處都是若只、愚蠢的氣息。
都四處亂竄了。
身為大唐慈父,李治又怎能不為後輩們開釋,解疑呢?
“朕和媚娘已經商議好了,相王的年紀也不小了,長幼有序,婚姻大事更加不能亂了次序。”
“先給相王納妃,過一段時間,再操辦太平的婚事,薛紹,你就先忍一忍。”
“不要著急。”
“太平是朕最疼愛的孩子,朕一定會把她的婚禮辦成兩京之內最盛大,最榮耀的典禮。”
“不會虧待你們的。”
李旦也要納妃?
這肯定不是李治的主意。
如果李治提前想到他這個兒子的話,就不會直接跳過他,去安排太平的事了。
既是如此,那這就是天后的妙筆了。
李治他真不愧是大唐慈父!
此時,李賢的耳朵裡反覆迴響的,就是李治在玄武門上的叮囑。
賢兒,你對朕還有用處。
朕不會讓你死的。
你就死了這條心吧!
為了踐行自己的理念,李治也真可以說是拼了,就連這麼荒唐的藉口,他都想得出來。
在這個方面,李賢還是要認認真真的向親爹學習。
李治心意已定,武媚娘也不反抗了,只要是武媚娘放棄了,李賢就再也沒有任何可操作的空間。
為了扭轉大唐的局勢,要麼,就殺了太平,要麼,就殺了薛紹。
李賢左顧右盼,真是哪一個也下不了手。
小太平?
十歲的小娃娃,這誰能忍心?
薛紹?
日後餓死在大牢裡,已經是夠可憐的了,現在,為了避免以後被餓死的悲慘命運,就要提前把他殺死。
這不就是脫了褲子放屁嗎?
還平白的給薛紹減了十年的壽命。
可是,武媚娘為什麼沒有繼續堅持自己的主張呢?
這才過了幾天?
怎麼就改變主意了?
李賢真是想破了腦袋也想不明白。
按照武媚娘別人給我一斗,我還別人一升,絕對不會吃虧的個性,自己反對的事情,她是絕對不可能讓李治輕輕鬆鬆就得償所願的。
難道,是在李旦的婚事上做文章了?
“既然聖人天后都認準了薛紹,那麼,兒臣也就放心了,兒臣並非不知薛紹出眾,只是擔心太平成婚過早,而薛紹的長嫂也門第不高,公主若是出降薛家,似乎有些不妥。”
快點說!
快點告訴我!
你們達成了什麼交易!
籌碼又是什麼!
薛紹眉頭一跳,不可置信的看著李賢。
想到在東宮,李賢拉著他的手,殷切的模樣,似乎有許多的難言之隱,是不能向薛紹透露的。
可萬沒想到,他竟然就只是因為嫂嫂的身份堅定的否定他們的婚事。
這……
這也太奇怪了吧!
身為太子,誠然,李賢在大唐的位置也是極為特殊的,既然是儲君,這大唐的國政,家事都要積極的參與。
這是沒問題的。
有些事,就是他不想參與,他也非參與不可的。
可是,太平的婚事,確實不是他一定要插手的事,為了給自己的各種騷操作找個合理的藉口,李賢也只得把歷史上的那些陳芝麻爛穀子給倒騰出來了。
薛紹的長嫂,那可是觸發武媚娘厭惡的一大按鈕。
只見武媚孃的秀眉皺起,果然面露不悅。
“是啊!”
“你不提,我還忘了。”
“公主出降,可不只是嫁給薛紹一人,將來也是要入他薛家的,薛紹,你的嫂嫂是出自哪一家的?”
不提還好,一提起來,武媚娘還立刻就嚴肅起來了,甚至還大有當場解決此事的架勢。
薛紹猶豫道:“長兄薛顗,妻蕭氏。”
“又一個姓蕭的!”
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