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www2/jsonfs/214/214715/117132007.json):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jingmowx.com/read.php on line 102
奪武還唐-第247章 吐蕃人要報仇,靜默文學
月映大江 作品

第247章 吐蕃人要報仇

 李賢毫無疑問是最適合做太子的人選,就算是武媚娘不喜歡他,也不能動歪腦筋想要搞他。

 在動手之前,需要明確一件事,那就是,再怎麼說,武媚娘也是李賢的親孃。

 弄死李忠。

 害死李素節。

 這樣的事情,李治還勉強可以忍受。

 可若是武媚娘連自己的親生骨肉都算計,那她也著實是枉為人了!

 武媚娘深深的吸了幾口氣,定定的看著李治。

 這似乎是一個表態的好時候,而李治也正在等待著她的回答。

 “媚娘,如何?”

 “聖人教育的對,是媚娘想的不夠周全。”

 “日後,媚娘一定會好好對待太子的。”

 “好好對待倒也不必,何必拗著自己的性子,你本來也不是那樣的人,只不過,賢兒對你這位生母也算愛護的很,你也不要對他太苛待了。”

 武媚娘:他愛護我?

 我怎麼看不出來?

 東宮裡的李賢:是啊是啊!

 我也一點都看不出來呢!

 …………

 些微的平靜之後,伴隨著傲雪寒梅的盛放,早春的腳步是越來越近了。

 春天,必然是躁動的季節。

 萬物生髮,從寂靜當中逐漸恢復了精神,為了證明自己的存在,它們非要吐幾絲新綠,開幾朵紅粉,讓略有些遲鈍的人們也能及早的感知物候的變化。

 距離京城不遠,岐州境內,遠道而來的吐蕃使團,也終於抵達了這裡。

 在這裡暫歇幾天,他們就可以挺進大唐的都城,長安了!

 而更令他們心潮澎湃的還在於,他們想要面見的大唐聖人,此刻,就在那長安城的大明宮裡!

 沒有跑去洛陽。

 也沒有趕到哪個行宮休閒。

 這真是令人感動的一件事啊!

 感動著,感動著,使團的主使可就開始動腦筋了。

 雖然岐州縣廨也給使團安排好了歇腳的地方,都是條件最好的,可是吐蕃使團卻推辭了。

 他們寧可自己花錢住店,也不肯住免費的高檔旅店。

 吐蕃使團本來就架子大,再加之實力也還算是強盛的,岐州的地方府衙的小官們也拿他們沒辦法。

 也就由著他們去了。

 反正呢,又不是我們花錢。

 我們也沒有損失,不是嗎?

 同泰邸店。

 兩個鬍子打著卷的披著毛皮的左衽男子,席地而坐,身邊炭火盆正旺,他們兩個倒是也無所謂,乾脆擼了兩串羊肉,就著炭火給烤了。

 “大論,這一趟我們是來講和的,你又何必親自趕來?這不是平白讓大唐看輕我們嗎?”

 稍年輕些的卷鬍子大漢,那香噴噴的肉還沒到嘴裡,牢騷就頂上了。

 那被稱之為大論的男子,嗤笑一聲:“我能不來嗎?”

 “贊婆被唐軍殺了,我作為大哥,怎能不來探一探大唐的虛實?”

 “話雖這樣說,但唐軍是大唐太子帶領的,這一次唐軍能夠守住四州,也是因為這位太子。事實都已經很清楚了,從前線敗退回來的將士也早就把戰場上的事情講的明明白白了。”

 “大論還想知道什麼?”

 “大論總不是想殿前行兇,把那大唐太子給一刀送走吧!”

 在吐蕃王廷當中,贊婆也算是個響噹噹的人物,他出自在吐蕃說一不二的大家族東贊家。

 本來呢,這一次的出擊四州之旅,吐蕃從上到下都是認為,就算是不能取勝,也可以好好的給唐軍來一次深刻教訓的。

 而贊婆,身為祿東讚的第三子,即便是什麼也不幹,在吐蕃也依然可以衣食無憂。

 在他的上面還有兩位兄長,早就已經把權力牢牢的掌控在東贊家族手中,他這個三兒子,也不必那麼辛勞。

 可贊婆還真不適合一個單純的米蟲。

 他也渴望在戰場上建功立業。

 當然了,他也是不想冒險的,於是,他要出現的地方,便是那種有極大的獲勝把握的戰場。

 他就純粹是來過癮,刷戰績的。

 可哪成想,戰績沒有刷成,自己還撲街了。

 而此時,吐蕃王廷也發生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東贊家族的長兄,祿東讚的長子,贊悉若死了!

 死了!

 本來他已經繼承了父親的職位,成為了吐蕃王廷新一代的掌權大論。可這個位子還沒有坐夠十年,他便死了。

 而這時,贊婆的死訊又傳回了吐蕃。

 作為東贊家族的二兒子,論欽陵哪裡還坐得住?

 大兄的位置,他一定要守住。

 而贊婆的仇他也一定要報!

 不是今天報,就是明天!

 一定不能讓弟弟白死!

 更重要的還在於,這位英明神武的大唐太子,他究竟是個什麼樣子,論欽陵他真的很好奇!

 他不只是好奇,甚至,還有些擔憂。

 太子才二十出頭,正是年富力強之時,今後,如若他真的登基為帝,那麼,對於吐蕃來說,必定是滅頂之災!

 這一次,論欽陵觀察的重點,便是李賢在大唐宮中的待遇以及他在內政方面的一些作為。

 在軍事上,作為一位承平年代的儲君,李賢所做的,已經是大大超過了朝廷對他的要求。

 足夠了。

 如今,論欽陵已經接替了兄長,成為了吐蕃王廷新一代的大論,他當然要為自己的未來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