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www2/jsonfs/214/214715/131591772.json):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jingmowx.com/read.php on line 102
奪武還唐-第314章 一鏟子下去,掀起一片老屎,靜默文學
月映大江 作品

第314章 一鏟子下去,掀起一片老屎

 當皇帝的,最擔心也最懼怕的就是繼承者太子擁有兵權,能夠指揮調動各級將領。

 這一點,我大唐開國皇帝李淵確實是最有發言權的。

 軍隊都不聽你的了,你還蹦躂個啥?

 你還當個啥皇帝?

 嚴格說來,當時的情況,李世民反了,殺了兩個兄弟,反而還是成全了李淵,成就了大唐。

 如果把當時的情況反過來設想一下,李世民撲街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成功了。

 那麼,大唐就可以名正言順的交到正經的太子李建成的手裡。

 然後呢?

 大唐王朝就可以風平浪靜,繼續繁榮昌盛了嗎?

 怎麼可能!

 那樣的話,大唐只能一夜之間就變成遍地烽火的災禍之地,艱難統一的領土,或許也會迅速四分五裂,步大隋的後塵而去。

 到了大唐立國之後,李淵雖然還是皇帝,也是有實權的,但是,在軍隊的領導方面,他的掌控力已經明顯落後於秦王李世民,他的好大兒。

 天策府才是大唐的新興後起之秀的聚集地,這裡有大唐最驍勇的戰將,也有最機智富有才華的文臣。

 如果李世民撲街了,這些人絕對不會甘於寂寞,也許也有一些人會選擇和李建成站在一起,繼續在大唐的朝廷上敲鐘,混日子。

 但絕大多數人,他們的利益也好,他們的信念也好,已經牢牢和李世民捆綁在一起。

 他們無法調轉船頭,李世民若是出了任何意外,他們則會毫無意外的立刻起事。

 更何況,李建成不是李世民。

 做人的準則是完全不同的。

 李世民可以做到,你李建成的舊部,只要是表示願意跟著我幹,我就可以敞開胸懷,一一接納。

 我不只是做做樣子,我是真的可以對他們委以重任的,我就不相信,他們還真的敢害我!

 這是李世民對自己的絕對自信,是完全發乎於天然,但要是情況完全調轉過來。

 結局可就呵呵了。

 跟著李世民屁股後面跑的大臣,足有一車,且這些人都是能力突出,非常人輩。

 李建成周貴妃太子做的憋屈,對這些李世民的擁躉也很是看不慣,如果李世民真的被李建成除掉,亦如長孫無忌、李績這些人就別提了,估計一個都剩不下。

 李建成絕對無法容忍他們。

 這和李世民開天策府時候的心態完全不同,本來天策府就已經是人才濟濟,但對於人才,李世民從來都是不嫌多的。

 甚至,對於魏徵這種李建成的忠臣,他也總是抱著要是能跟著我就好了的想法。

 於是,當魏徵想通了,李世民是十分欣慰的。

 李世民對大唐朝廷的深度影響,以至於鬧出了玄武門那樣的大型宮廷政變,一夜過後,大唐就好像是瞬間就恢復了似的。

 沒有出現什麼餘波,年輕的君主,利落的就把一些礙事的人給除去了,該讓他們去哪裡,就去哪裡。

 之後呢,朝廷運轉幾乎沒有受到任何影響,李世民既然可以這樣快的就掌控局面,這就足以證明,大唐的文臣武將,早就已經都主動聽命於他。

 有沒有李淵這個人,早就已經不重要了。

 更明顯的,便是武將的歸屬和調配。

 相比文臣,不必把文臣們太看重,在朝廷更迭的激烈鬥爭之中,純粹的文臣基本上是最不用費力氣去關注的。

 他們總不能去刺殺新皇帝吧!

 於是,既然沒有這個膽量,也沒有這樣的意圖,就只能繼續皇帝輪流換,我還繼續做我的官。

 唯有武將,是最需要關注的。

 這一點不管是內廷的近衛將領,還是駐守地方的將領,都是一樣,只要手裡有兵,也養得起,他想要反,那簡直是分分鐘的事情,有的時候一拍腦門他就可以搞事。

 當然,李賢這個太子的能力,是無法和他的祖父相提並論的,可有了河州之戰,一切也就多了變數。

 原本,李賢只是和他的父親、大兄一樣,只是一個單純的太平年代產出的太子。

 只要可以守成就足矣。

 但陰錯陽差之下,李賢這位太平太子居然就這樣扛著刀槍,真的登上了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