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www2/jsonfs/214/214715/133417500.json):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jingmowx.com/read.php on line 102
奪武還唐-第323章 兒子越多,就是兒子越少(第2頁),靜默文學
月映大江 作品

第323章 兒子越多,就是兒子越少(第2頁)

 李治根本無法面對武媚孃的激動興奮,他這位慈愛的老父親,再次被說服。

 在懲罰和優容之間,他再次選擇了後者。

 來福說了很多,也有許多的偏心之語,但唯有一句是將李治徹底打動了的。

 也是真正發揮了說服作用的。

 這個李唐,將來會是誰的?

 到底還是太子的!

 李治就算寬容,可他也還沒有到老糊塗的地步,雖然他總是嚷著要退位讓賢。

 但他真的沒有直接把這個皇位交到武媚娘手上的那種想法,讓位,讓給太子,至少還是自家人。 可要是讓給武媚娘,那是什麼性質?

 豈不是要主動改朝換代了?

 就算李治一個人想得開,他不在乎,可列祖列宗怎麼辦?

 大唐開國至今,其實也還沒有接幾代呢!

 開國皇帝李淵,就是李治的親爺爺,他李治能夠把爺爺的基業都直接拱手讓人嗎?

 他就是到了地底下都沒臉見爹,沒臉見爺。

 既然不能讓位給武媚娘,那麼,李治能做的,又是什麼?

 對於從來也不相信神仙丹藥的理智皇帝李治來說,自古帝王,百十年後,皆灰飛煙滅而。

 來福所說的那南梁的武帝蕭衍老翁,可能就是有歷史記載的,壽命真的確鑿無疑的老壽星皇帝。

 但即便是清心寡慾一心向佛的蕭衍又如何?

 最後也還是難逃駕鶴西去的命運。

 一向身子骨孱弱的大皇帝李治,就可以跳脫出這種自然規律嗎?

 不!

 他不能!

 所以,這個大位日後終究還是要傳出去的。

 那麼,傳給誰合適呢?

 放眼望去,現成的人選,不就在眼前嗎?

 太子!

 就是太子啊!

 還有誰比那個糟心的李賢更讓他放心的嗎?

 李顯行嗎?

 李旦,他行嗎?

 “臣,拜見聖人,天后!”

 武媚孃的身後,武承嗣、武三思兄弟攜手向前,鮮麗的衣袍,短暫的休養,足以讓兩個年輕人恢復了元氣。

 相較那一日朱雀門前相見,他們兩個的氣色都明顯的好了許多,李治微微頷首,欣喜的看著他們。

 李治是個說話算話的人,既然說了要給他們兄弟個體面的官職,就絕對不會吝惜。

 且看左邊的這一人,年紀看起來還小,可卻穩重許多的,這一位名喚武承嗣的天后好侄兒。

 既然媚娘說了,承嗣粗通文墨,那好啊,我就授予他尚書奉御的差事,標準的文官。

 還是要在我這大皇帝的身邊行走的。

 至於武三思,他不是尚武嗎?

 這個最容易解決了。

 我大唐朝兵制複雜又具體,最不缺的就是各種各樣的將軍了,李治大手一揮,就授予了他右衛將軍的差事。

 名號雖響亮,但也屬於是閒職,要的也就只是這個名號而已,只為了可以讓武三思在內宮隨意行走,不受限制。

 至於帶兵,別想了,不可能的。

 哪裡有兵馬交給武三思呢?

 別說是現在,就是很久很久的將來,武媚娘都已經化身武則天,他武三思也一樣沒有調兵遣將的權力。

 賓客漸漸到齊,內官來蘇正在為大臣們安排座位,雍王李顯告假,雖然李治知道他是故意龜縮,卻也沒有為難他。

 不來就不來吧!

 那個小子,膽子這麼小,今天的蓬萊殿上註定是要有一場大戰的,可別嚇壞了他。

 至於其他幾人,倒是都很給面子,早早就已經到位,他們的座位,自然是不需要討論的,自然是圍繞著大皇帝而坐,把李治這位大唐慈父簇擁在中間。

 武氏兄弟深諳拍馬屁的哲學,又有了姑母武媚孃的指揮,自然知道該先一步來向姑父請安了。

 李治還是很給面子的,一邊一個,就隨他們走向了正殿。

 “承嗣,三思,你二人在嶺南也是顛沛多年,如今終於可以返回長安,也不必著急做正事,儘可以盡情享受一番,以悅心智。”

 “聖人仁慈,能讓他們兩個在宮裡住一段日子,已經是給妾的恩典了,等到城裡的宅院都收拾妥當,就讓他們出宮去,到府衙做事,怎麼可以一直賦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