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太子非雍王莫屬!
大明宮,宣政殿。
帝后同坐,日月同輝。
自顯慶以來,皇帝李治的身體就日漸衰弱不堪政務,皇后武媚娘從開始的輔佐處理,到最後的大權獨攬,幾乎用掉了十年的時間。
而在這多災多難的大唐上元二年,二聖臨朝已經是標準的上朝模式,每每召集大朝會,李治龍袍端坐在前,武媚娘坐在他的身後,中間用一道珠簾遮擋。
相傳,最早使用垂簾聽政這一上朝方式的,正是戰國時期,秦國的宣太后,既羋後。
此後,各大實權太后就沿用了這樣的方式和朝廷大臣們見面,漢代就有呂太后,鄧太后。
而現在,那個武姓女人也坐在珠簾的後面,用她那雙陰鷙的眼睛,凝視著站在大殿上的每一個人。
在這宣政殿上,李唐的忠臣們可謂如履薄冰。
他們的內心都極度煎熬,他們心中明瞭,這個坐在垂蕩的珠簾後面的女人,她的宏願,不是做兢兢業業輔佐幼主的鄧太后,也不是甘於忍受太后的名號,只要能掌權就好的呂太后。
總有一天,她一定會掀起那一道簾幕,跳到前臺來!
都是我李唐的忠臣啊!
皇帝李治端坐御階之上,俯視群臣,臉上盪漾著笑容。
“愛卿們的意思,朕都知曉了,朕的心思也和你們一樣,這個太子之位,非賢兒莫屬!”
“卿等熟悉曆法天象,當早擇吉日吉時,舉辦冊封大典。”
正像天皇天后預料的一般,大明宮朝會一起,大臣們勸進的奏表就如雪片般飛來。
主筆的李敬玄等人都已經準備好了要和武后大戰三百回合了,卻沒想到,李治立刻就答應了,而他身後,經常提出反對意見的武媚娘,卻也沒有發作。
敬玄大驚,卻也很快的穩下了心神。
“啟稟聖人,太子之位,國之大器,宜早早定下,以安民心。”
作為雍王李賢的忠實擁躉,李敬玄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李治微微頷首,他便接著說道:“欽天監少監已經測算過了,下月戊寅日便是吉日吉時,可行冊封大典,還請聖人天后聖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