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革了他的職!(第2頁)
這就是分幫分派的價值。
朝廷上的大臣那麼多,放眼一看,大殿上嗚嗚泱泱的,到處都是人。
這麼多的人,你想讓他們全都擰成一股繩,那是不可能的。
就好像是天可汗當政的時候,老兄弟們全都是一起起家的,都是共過生死的。
那份情誼,絕對不是現在這些被擢升的大臣們可以比擬。
按理說,這些大臣應該是緊密的和李世民站在一起的吧,整體上來說也確實如此。
那個時候,大臣們之間的感情確實是更好的。
但是呢,矛盾也從來沒有消失。
比如宋國公蕭瑀吧!
就是這麼一款熱愛沒事找事的人,熱愛和李世民抬槓,對於李世民交給他的官職,他總是七個不願意,八個不滿意。
李世民是個什麼樣的人?
他能容人,但他不會無限制的容忍一個人。
於是,蕭瑀在貞觀一朝就幾起幾落,浮浮沉沉,每當李世民想起他的好來,就會把他召回來做宰相。
既然當了宰相,那您老就老實點吧。
但低調行事顯然不是蕭瑀做事的原則,他就不是那種能低調的人。
每次剛一召回,他就開始找事,作死,於是很快李世民就再次忍無可忍,又把他打發到外地。
為什麼蕭瑀能這樣不把李世民放在眼裡?
天天搞事,還一點不怕?
還不是因為人家蕭老爺子出身貴族嗎?
你李世民是誰?
你爹不過是前隋皇帝楊廣的表哥,可我蕭瑀呢?
我是楊廣的小舅子!
蕭皇后是我親姐,我不只是楊廣的小舅子,我還是正經的南梁皇室出身。
我出身南蘭陵蕭氏,我是正經的簪纓世家!
身份啊,比你們這些亂認祖宗的人不知道強到哪裡去了!
從根本上來說,蕭瑀就看不上老李家的人,認為他們不上檔次,於是,在群臣當中,他也不管自己做了什麼事,有什麼功績,就覺得,只要自己的排位稍稍落後一點,就渾身不得勁。
什麼房玄齡,杜如晦,都要排在我蕭老爺子的後面。
全然不顧,別人都是跟著天可汗一路走過來的,他蕭瑀其實是和李淵一代的。
李世民能接著任用他,都已經是很給他面子,很器重他了。
他居然還屢屢不領情,這樣的人,李世民對他的評價,他的諡號“貞褊”二字,足可以表達。
忠貞是真的,偏激狹隘也是真的。
蕭瑀的例子就足可以說明大臣群體的多樣性,他們之中,沽名釣譽的人是絕大多數。
比如蕭瑀這樣的,看似他只是骨鯁正直,喜歡和李世民對著幹,但仔細觀察,還不是因為他是個大大的官迷。
如果你是李世民,放著這麼一位脾氣不好,還幹不了什麼大事的老爺子在朝廷上,當然也只會讓他去幹閒職了。
而只要是李賢當太子一天,以他現在的功績,那些大臣就會自然而然的圍攏到他的身邊。
大臣們都被太子吸引走了,做父親的,李治能甘心嗎?
李治不甘心,他不就要搞事了嗎,他必定要來抓李賢的把柄,把柄這種東西,還不是說它有,它就有,沒有也有嗎?
這小子,他可真是個孝順孩子!
武媚娘已經確定了!
這一場仗,是贏是輸其實都沒什麼緊要,李賢就算是坐在軍帳裡,聽一聽戰報,也無所謂。
可他卻真的站到戰場上去了,不管這軍報之中有多少誇大的成分吧,反正,去是肯定去了的。
這就妥了!
武媚娘正愁找不到好的藉口發作呢!
李賢就給她送上來了,等著看好了,等到李賢回來,再加上李上金,李素節,這個大明宮就又要熱鬧了!
關於李素節,在李治的諸多異生子裡面,武媚娘最討厭的就是他,你看,李忠固然曾經當過太子,但是武媚娘就對他麻麻的。
為什麼?
因為她知道,就連李治也很討厭李忠,李忠這樣的,自從武媚娘當上了皇后,他就註定要完蛋。
或者說,想當初,王皇后執意要把李忠算到自己的名下,還要立為太子,這個時候,李治就是不情不願的。
當皇后當然要有兒子,要不然這個位子就坐不穩,皇帝能夠允許皇后過繼,也已經算是很給面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