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鄱陽王大冤!
同儕當中,諸如王勃之類的平日裡就有三分誇張的人,現在已經表現出了更加浮誇的神色。
顯然,他們對於李多祚還多有懷疑。
倒不是忠心與否的問題,大唐不比其他年代,這是發軔於中原的帝國第一次統領如此遼闊的疆土,遼闊到何種地步呢?
以東到達朝鮮半島,平壤有一段時間都可以實控的,以西來到了鹹海,北包貝加爾湖,南抵安南順化附近。
這樣一個強盛的,幅員遼闊的帝國,以古代的交通、信息傳播速度,企圖只依靠中土的官員統御管轄,這是不現實的。
於是,很多異族將領都紛紛改旗易幟,加入大唐,效忠大唐,在這個特殊的時期,不必懷疑他們的忠心,正所謂,人往高處走,前方是閃耀的大唐,人人都以加入大唐為榮,又怎麼會反叛大唐呢?
至於以後的那些戰亂,那是以後的事情,防患於未然自然好,但也要看到,不能以還沒有發生的事就欲加之罪。
若是這樣做,也是成不了大事的!
“既然劉將軍也認為李多祚靠得住,那我們自然也沒有異議。”
“是否請示天皇,向河州再發幾千兵馬,支援一下?”張大安也終於可以進來參與討論。
可惜的是,他的提議很快就被劉仁軌否定了。
“不可。”
“現在,吐蕃在鄯州大敗的消息肯定也已經傳到了企圖進攻河州的吐蕃軍團的耳朵裡,他們必定不知道前方的動向如何,或許還在觀望,這個時候,從其他的地方妄動兵馬,反而會讓他們注意到太子殿下的援軍並沒有到河州。”
“如果他們加緊步伐攻擊河州,恐怕平白給河州增添了防範的難度。”
劉仁軌平靜的闡述了這些觀點,奇怪的是,他竟然沒有懷疑李多祚究竟能不能守得住。
難道,李多祚的能力已經足夠讓劉仁軌這樣的老將如此認可了?
這個年輕人的未來,真是不可限量啊!
有那麼一個瞬間,寬廣的廳堂當中,一群人坐在一起,幾乎每一個都是能說會道的,但卻沒有一個人說話。
不是他們不想說,也不是他們不能說。
他們只是在等待一個機會,一個方便開口,甚至是讓別人先來開口的機會。
誰呢?
究竟會是誰呢?
看來看去,人們的眼光就很自然的轉移到了王勃的身上。
哎,年輕就是氣盛。
這種事,就是要王勃這樣的年輕人去辦,這才像樣!
“看來,眾位兄長也認為,該我來說這件事了?”
王勃也不是個吃虧的,最關鍵的是,他還很自負,又有些誇誇其談的愛好。
原本呢,他也是準備自己來開這個頭的,但是,也想看一看眾人的反應。
卻沒想到,他們竟然全都和他意見一致。
那就由不得他這位後輩來顯擺一下了。
“還請子安代勞。”
要不說,有的人可以一步登天,成為太子賓客,有的人卻只能身居高位,望梅止渴。
別人還都扭扭妮妮,不好意思,李敬玄已經先一步站出來讓賢了。
這一下,王勃終於心滿意足,他轉向劉仁軌,而後者,也正在以觀察有意思的後輩的眼神在看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