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將軍,衝嗎?
李賢是什麼人?
他以前上過戰場嗎?他打過仗嗎?
你契苾何力又是什麼人?
你可是常勝將軍!
是被大唐皇帝認證了的,威風凜凜的大將軍!
天皇特意派你出來,是幹什麼的?
難道是為了讓你不管事,把所有的戰鬥任務全都推給太子的嗎?
豈有此理!
簡直是豈有此理!
雖然很多事情都表現出了它的不同尋常,但是,在李賢這個非常之人這裡,一切就都是可以解釋的。
是能夠說得通的。
契苾何力的眼光可從來都沒有人會懷疑,絕對的一雙慧眼,他完全可以看出,戰場上,誰更有前途,誰可以帶領眾將士打贏戰役。
契苾何力胸襟寬廣,也不似那人菜癮大的郭待封,自己不行還不允許別人比他行。
只需要一次戰役,契苾何力便認定,大唐太子絕非等閒之輩,他那千變萬化的戰術,堅定的決心,完全具備了成為一代名將的資格!
而現在的大唐正處於多事之秋,與吐蕃的較量,遠還沒有到分出勝負的時候,而契苾何力又已年老,他很敏銳的判斷出,大唐和吐蕃的戰役,至少還要牽扯幾年的時間。
而戰爭這種事,對於有的地方,算是個有益的,可以促進一境之地的人全都團結起來,爆發出強大的生產能力。
積極進取。
而對於有的地方來說,可就不見得是好事了。
在一次次的戰鬥當中,大唐也沒有多了哪一塊地盤,更不要說是那些原本就屬於吐蕃的地盤,大唐更是連一根毛都佔不到。
甚至還經常丟掉自己原有的控制範圍,這樣一來,還要常年備戰,還要不停的短兵相接,這對於大唐來說,就屬於純純的消耗之戰。
這麼拖下去,時間對吐蕃是大大的有利,可對於大唐來講卻完全是反過來的。
一點利益都沒有。
如果可以把已經被吐蕃佔領的安西四鎮以及吐谷渾的原有舊地都爭取過來,那麼,這些仗打的還算是有意義。
可現在,很顯然,這樣的事情一時半刻的根本就辦不到,大唐還被不穩定的邊境拖累。
增添了境內的混亂。
契苾何力有一種設想。
如果想要讓大唐徹底擺脫累贅,恢復邊境安寧,非要靠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不可!
否則,小打小鬧,就算是大勝了,也不會湮滅吐蕃的野心。
邊境無法長久的保持安寧,而吐蕃呢?
也會理所當然的認為,這只是自己發揮失常,不是真實水平,等到下一次找到合適機會,還要繼續和大唐對戰。
而事實上,他們的想法也是對的。
目前來講,吐蕃和大唐的爭鬥當中,吐蕃並不落下風,甚至,經歷了大非川一戰,吐蕃在軍事上,甚至有隱隱壓過大唐的架勢。
看看現在的情況也明白了,現在誰是進攻的一方?誰又是防守的一方?
打仗這種事,只要是進攻的一方贏了,那就當然是進攻的一方更加強勢了。
所以,大唐現在想要擺脫困境,就必須要改變現在的這種戰略形勢,大唐,需要進取!
需要繼續開拓!
雖然我們現在的土地確實已經夠多的了,疆域廣大,但是,只有不斷進取,才能在這樣群狼環伺的環境當中,保持一種旺盛的生命力和鬥志。
大唐的戰場,絕對不該只在河湟四州打轉,我們應該去更遙遠的地方,我們首先要收復安西四鎮!
而想要取得這樣的戰功,大唐就需要一位極有號召力,身份地位超然的首領,要由這個人帶領大家,衝向新的勝利!
在李賢之前,契苾何力一直苦於沒有好的人選,而在李賢之後,所有的疑問都有了答案。
這還用苦苦尋找嗎?
這不是就在眼前嗎?
還有比太子更好的人選嗎?
當他看到太子排除眾意,帶領著大家直奔肅州的時候,契苾何力就認定了。
李賢他是一個天生的戰將!
這樣的戰將,當然要多多創造機會,讓他把自己的潛能無限發揮出來了!
唯一的遺憾可能在於,李賢出生的年代沒有那麼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