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尊主庇民,輪得到他?(第2頁)
但是,李淵想把皇位傳承下去,也依然免不了要遭遇種種困難。
這一次,不是他這個做皇帝的父親要猜忌做太子的兒子,而是兒子之間的鬥爭已經到了有我沒他的地步!
最終,一個寬厚仁慈的皇帝爹爹也依然無法阻擋兒子們為了那至高無上的皇位發起了輪番大戰。
可以說,對於皇帝和太子來說,這兩個人既是至親,又是天生的競爭者,這樣的競爭幾乎是無法避免的。
與此同時,都說老子英雄兒好漢,對於有些皇帝來說,這卻是一個魔咒。
以前隋文帝來說,隋文帝本就文治武功達到了一定的境界,按理說,他應該會喜歡像自己一樣英武的太子。
可事實卻並非如此。
次子楊廣,當初就是靠著裝傻裝乖才最後成功越位,把大哥給趕下了太子之位的。
說到底,為什麼太子這個位子,危險係數這麼高?
還不是因為這個職位本來就以變動性強著稱嗎?
幾乎沒有哪一個能夠在位二十年以上的皇帝,他的太子是沒有變動過的,換人是常事。
誰讓咱兒子多呢?
一個太子,不管他乾的好不好,時間長了,在眼前晃悠的次數多了,就總覺得礙眼。
會挑他的毛病,而在其他皇子都有可能上位的前提下,那些排在太子後面的皇子,沒有點想法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太子當然容易成為眾矢之的,地位相當的危險。
而對於李治來說,一個英武的太子,正是他所擔心的,主要是,他自己的位子還能不能穩的問題。
眾所周知,滿朝公卿對於李治依靠扶持老婆平衡朝堂勢力的做法實際上是非常不得人心的。
很多大臣都反對他這樣的做法,更加對他有可能把朝政假於婦人之手這件事有高度懷疑。
那麼,在對李治看不慣的前提下,一個勇武果敢的太子,自然而然的就會吸引大臣們的注意。
大臣們注意他了,李治就不會注意不到他。
你看,這個矛盾不就不可避免的產生了嗎?
可以說,大臣們越是表示對李賢的支持,越是吹捧他的功績,李治對李賢就越是看不慣。
誰讓你那麼能幹的?
誰讓你表現的這麼好的?
你的眼睛裡,還有沒有我?
做皇帝的,就是這麼的不講道理,你能有什麼辦法?
甚至,對於李治的強詞奪理,反駁都是現成的。
是誰讓太子掛帥出征的?
是李治!
是誰枉顧太子的意願,一定要讓他掛帥的?
還是李治!
要知道,當時李治宣佈這個決定的時候,李賢可是不願意去的,他還枉顧面子,匍匐在自家阿耶的腳下,苦苦哀求的。
結果呢,還是被李治狠狠的拋棄,趕到了戰場上。
怎麼?
太子按照你的要求上戰場了,你卻又看他打勝仗,受到群臣擁戴,不高興了?
這是一種什麼腦回路?
不打勝仗,難道,打敗仗嗎?
打了敗仗,作為皇帝,你會高興嗎?
可打了勝仗,群臣歡迎喜愛,這不是很正常的事嗎?
雖然李治的種種想法,總是令人無法想通,但只要把自己放在一個身體孱弱的皇帝的位置上仔細的想一想,就都能明白了。
在勇武的太子面前,李治很有危機感啊!
可憐的老父親!
…………
特意親自將贊表送進了宮的薛元超,才剛剛出宮,就在平康坊碰上了老朋友。
正是侍中郝處俊。
對於自己的愛好,薛元超一向坦坦蕩蕩,沒有一絲一毫的迴避。
自從回到了長安,他便時常流連在這平康坊中,吟風弄月。
你要知道,多年顛沛,已經讓他對這樣風雅的生活已經太過遙遠,太過生疏。
於是,自從回到了長安,他便沉浸在這樣風花雪月的生活當中,恣意揮灑。
流連風月場所,這是很多男人的愛好,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講,這樣的生活實際上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好處。
不過是沉醉溫柔鄉,提供情緒價值而已。
玩弄更多女人?
或許也是的。
但是,也應該看到,在青樓豔妓那柔情蜜意的溫言軟語之中,也不見得就真的有多少真情實感。
有些只是迫於無奈,期待著可以攀上一個有情郎,救她們出苦海。
而抱著這樣幻想的女人,往往也只會落得一個竹籃打水而已。
都說女人的嘴巴甜,其實,很多流連風月的男人,靠的也是一張巧嘴。
對於這青樓裡的女人,他們當然是喜歡的,因為從玩物的性質上來說,這些女人的質量要遠遠高於自家老婆。
為了可以在青樓混出頭,很多頭牌花魁也需要學習多種技藝,就連吟詩作對也要粗通一二。
這樣才可以在文人中間打轉。
而且,可以混出頭的娘子,再怎麼樣也都要有一副好臉蛋,一副好身段,要不然,郎君們花了大價錢,看什麼?
玩什麼?
最最重要的還是青樓女子可以提供充足的情緒價值,就算是一頭哼哼,到了她們的嘴裡也能吹成潘安再世。
大多都是為了你兜裡的錢,但也有少部分是為了你的感情,那種小情小意,多有情調啊!
一邊是知情知趣的美豔小嬌娘,一邊是隻知道嘮叨,甚至還拈酸吃醋的黃臉婆。
哪邊更有吸引力,那還不是一眼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