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誰敢搶我的戲份(第2頁)
那麼堅定的眼神,那麼堅強的意志,若是為了大唐好,把這個太子之位給李素節都要比落到李顯那個窩囊廢手裡強。
“鄱陽王!”
“真的是鄱陽王!”
“是李廉!”
十年了!
已經過了十年了!
在場的這些文臣武將,足足有十年時間沒有見過鄱陽王李素節了,當李素節從輦輿當中緩緩走下,當人們看清楚他的那張臉,人群瞬間就沸騰了!
有些人,甚至嘴巴都沒有把門的,連李素節的本名都喊出來了!
是的!
李素節原名李廉。
和李弘、李賢他們一樣,都是正宗的單字名,也是從李世民那一代流傳下來的,為皇子取名的正經方式。
可見,從一開始,李素節就是被李治看好的兒子,從沒有覺得他的身份卑微。
這和李忠、李上金都不同。
想當年,李忠雖然生而庸弱,但他畢竟是東宮降生的第一個皇子,還是見過李世民的。
李世民聽說,身為太子的李治誕下了皇子,立刻就跑來了,開了個宴會,其樂融融。
所以,雖然李忠他媽在東宮屬於是沒名沒號的,但是,李忠也還是按照正經的取名方式來命名的。
這是來自李世民的背書,就算是李治心裡不樂意,也只能這樣做。
而到了李素節這裡,李治已經有了好幾個孩子,他的取名就是李治自己可以做主的了。
廉,品行方正之意,可見,李治對剛剛出生的李素節是抱著極大的期望的。
而至於為什麼後來就幾乎都稱呼他為李素節了,那就要從李治和武媚娘那裡說起了。
誰讓武媚娘後來做了皇后呢?
誰讓李治就是專寵武媚娘,把其他孩子都看成是後孃養的了呢?
於是,為了彰顯武媚孃兒子的正統性,原本有單字名號的李素節,也只能以小字為名,行於世間。
這自然也是來自於天皇天后的霸凌,揹負了這麼多怨恨的李素節,他的內心怎麼可能還能平靜的下來呢?
劉仁軌等一干老臣,立刻就把李素節圍攏在了中間,他們握著李素節的手,噓寒問暖。
他們的眼神,無限的憐愛,他們的言語更是充滿了惋惜。
在場眾人,幾乎人人都見識過鄱陽王少年時候的風采,那個時候的他,是多麼的卓然出群。
可現在,李素節已經一無所有了!
一無所有!
大臣們全都圍攏上來,他們的眼裡看的是李素節,他們嘴上說的,還是李素節。
李素節一個人,幾乎是把在場的文武百官全都給調動起來了。
人們好像是觀賞異域來的稀罕物似的,都目不轉睛的盯著李素節。大有一種,過了這個村就沒有了這個店的感覺。
而李素節呢?
當然也不是吃素的。
雖然身體還很孱弱,雖然狀態也不太好,但他還是努力支撐著,和諸位大臣們一一寒暄。
嘴裡說的都是好聽的話,都是讓諸位大臣們寬心的。
關於李治和武媚娘,沒有一個字是提到他們的。
既不說好,也不說壞,充分體現了他卓越的應變能力。
李素節根本就不需要說話。
他也不必表態。
他的狀態不是就已經把他這些年的日子過得怎麼樣,明明白白的表現出來了嗎?
天皇對他如何,天后對他如何,還不是一目瞭然?
他就站在這裡,只需要站在這裡,那些李唐的同情者,那些激情洋溢卻又無從發洩的大臣們就會像聞到了花香的小蜜蜂一樣,圍著李素節嗡嗡叫個不停。
這是……什麼情況?
我呢?
你們不是都該看我嗎?
我才是西征的大功臣,不是嗎?
我才是大唐的太子,大勝而歸,能文能武的全才,不是嗎?
我打勝仗容易嗎?
我把人馬拉回來,我容易嗎?
我能從死人無數的戰場上活著回來,我容易嗎?
他們,為什麼不看我?
為什麼!
他孃的,焦點全都被李素節給搶走了!
豈有此理!
同樣的抱怨也出現在天皇李治的心裡,果然啊,素節還是朕的兒子,天生就具備一套完整高端的馭人手腕,都不需要教,完全自學成才。
雖然知道李素節卻是身體不佳,看樣子也只是強撐而已,但是那種美強慘的感覺已經成功樹立起來了啊!
人有慕強,人也有憐弱之心。現在的李素節,就這樣的狀態,你想讓他扮成強者,那是不可能了。
但是充分展現他的弱小,還是沒有問題的。
看到素節如此,身為父親的李治,心中是既安慰,又警惕。
甚至有點破防。
欣慰的是,這一趟,總算是沒有讓素節白來,看來,有了他,這大明宮裡就會更加的熱鬧。
但是,看到李素節這樣受歡迎,李治的心裡還是不痛快。
朕呢?
朕的關注度呢?
在哪裡?
你們這些騙子!
還說忠誠與我,現在居然就把素節給圍上了!
昨天還是小甜甜,今天就變成黃臉婆了!
激盪的人群當中,唯獨有那麼幾張臉,顯得那麼格格不入。
包括素來愛看熱鬧的小太平在內的,李唐皇族,還有天皇李治本人,自然也少不了太子殿下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