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映大江 作品

第103章 父憑子貴,自攻自受?

而此刻,站在這紫宸殿當中的兩位將軍,一位自然就是東珠了,而另一位也同樣是來自肅州,便是臨時守將多莫羅。

雖然相比贊婆他們,這兩個人的分量是輕了許多,但李賢說的也沒錯,相比其他人,他們確實是肅州大戰的親歷者。

有了他們,就足夠把那個時候發生的一切說明白了。

“大唐聖人,肅州守將本為逢甲,此人是被太子殿下親手斬殺的!”

“我等雖未親眼得見,可後來在戰場上,我們找到了逢甲的屍體,而且,當時逢甲身邊的人也說,是太子把逢甲殺死的!”

“賢兒,又是你?”

“不會吧!”天皇李治的這後一句話已經很明顯的帶有質疑的意味。

李賢也是心有疑慮的應道:“東珠將軍說的沒錯。”

“確實是兒臣斬殺的。”

“太子殿下真是神勇無敵!”

“大唐戰神再世啊!”

“有太宗之風采!”

“嗯,多少年了,終於又見到了!”

李賢話音剛落,背後的議論聲就此起彼伏。

文武百官紛紛讚頌李賢的神勇,你知道的,能夠帶領官兵作戰取勝,自然是功勞一件。

但是,能夠親手斬殺兩位吐蕃的大將軍,這就不只是有謀略,有膽識的問題了!

這隻能說明,李賢不只是有頭腦,能帶領著戰士們打勝仗,具有統御之才,最關鍵的,他還擁有一身的好武藝!

這簡直是讓天皇大破防了!

“朕記得,那鄯州的吐蕃將領,贊多布也是你親手殺了的吧!”

你看,現在天皇的語氣就很曖昧了。

看似是在誇,其實是在擔憂。

事到如今,不承認也不行了。不過,李賢還是想謙虛一下的。

“確實是這樣,不過不是兒臣武藝精湛,實在是當時就是趕上了,僥倖而已。”

“所有的僥倖,都是實力!”

“太子殿下何必自謙?”

這個時候還能對李賢閉眼吹的人,除了王勃就不會有其他人了。

有的人,就算是心情激動,可嘴皮子沒有他利落,反應也沒有他快,自然是無法搶奪先機。

至於有些人,直接就聽出了李治言語之間的忌憚,頓時就癟了嘴巴,不敢言語。

也就是王勃這個不動腦的人,可能,正應了那句古話,上帝給了你絕世的文采,就會奪走你人情世故的天賦。

這句話用在王勃身上正合適,他就是這麼一款我行我素的人物。

李賢眼前一黑,同時又感覺有點好笑。

雖然他做過無數次設想,當他從肅州歸來,李治將會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他。

而武媚孃的表現又是如何。

卻沒想到,竟然是這樣一開始就翻車了!

好啊!

早點來,早點解脫了!

“是啊,賢兒,你可真是我大唐的福星!”

“以後,你的威名也可以聲震邊關了!”

事實證明,在這種時候,聽到武媚娘開口,那她的目的一定相當的險惡。

果然,又給添上了一堆柴火吧!

什麼聲震邊關?

別說是太子,就是一個普通的武將,如果在朝廷裡,在邊關的敵人那裡,真的有了這樣的威名,那都是極度危險的。

說不定,都是要被卸磨殺驢的。

而李賢,作為堂堂的大唐帝國的太子,竟然有了這樣的威名,想想看,他的處境會好嗎?

還好的了嗎?

當年李淵尚且可以容忍李世民,那是因為,沒有李世民,大唐就不會有這樣遼闊的疆土。

沒有李世民,大唐境內的多股反叛勢力就無法被徹底剿滅,所以,李淵從心底裡對李世民也是有一份虧欠的。

他本就疼愛李世民,又因為李世民創造出了這樣的不世之功,李淵也經常這樣想。

如果李世民不是二兒子就好了。

那麼,這個太子之位就可以名正言順的被他拿在手中。

那樣的話,也就不會出現手足相殘的慘劇了!

喂!

醒醒啊,老李!

若李世民是太子,你也不會捨得讓他四處去征戰的,太子乃是國之大器,出了問題,那大唐不是就要完蛋了嗎?

李小九:我就讓太子出征了,難道,大唐完蛋了嗎?

大唐確實是沒有完蛋,可你們的父子關係馬上就要完蛋了。

李賢現在展現出來的英勇果敢,讓李治這位身體孱弱的老皇帝十分難堪。

雖然沒有人讓他退位,但是,他似乎已經聽到了這樣的召喚。

看看在場百官們的眼神就知道了,他們不過是為了給天皇面子,這才沒有議論。

但是,毫無疑問,在有女主凌空的這種危機之下,李治的皇位確實出現了一些問題。

李治,他有戰功嗎?

他一點都沒有!

那麼,不管李賢的功勞是大還是小,都可以自然而然的蓋過他去,這還有任何疑問嗎?

李治思索片刻,突然大笑:“賢兒,過來。”

他招了招手,李賢便乖巧的走了過去,雖然他也感覺,李治的笑容,來者不善。

現在,紫宸殿中的眾人之中,最得意的,可能就是李素節了。

萬萬沒想到,肅州大捷竟然是真的,貨真價實,李賢沒有說謊,也沒有哄弄朝廷!

正當李素節認為,這一次出擊徹底落空的時候。

突然之間,局勢來了那麼一個峰迴路轉!

李賢確實是打贏了,可他贏得太大了,以至於反而把李治給得罪了。

李素節等於是間接達到了目的!

而接下來,在這個輝煌宏麗的紫宸殿當中,還會發生什麼呢?

無論發生什麼,鄱陽王的心情都會十分的明朗了。

若是此時發他一塊瓜,他都可以開開心心的吃起來。

李賢上前,李治便對來福說道:“把朕的佩劍拿來!”

來福聽後,稍稍一驚,佩劍?

那個東西好像已經消失在李治的隨身物品當中好多年了吧!

作為大唐的皇帝,佩劍,甲冑這些東西李治也是全都擁有的,而且都是精品。

但是呢,一向走文治皇帝路線的他,卻從來也不碰這些東西。

以前年輕的時候還經常穿戴上,顯擺一下。

可這些年,是沒有這份心情了。

“怎麼?”

“還不快去?”

“是,老奴遵命。”

見到李治是認真的,來福趕忙去取佩劍,至於李賢,卻有些呆住了。

啊……這……

李小九,你這是要公開處刑嗎?

“賢兒,過來。”

來福將那佩劍雙手奉上,而李治則身手利落的將它拿起,竟然還敢叫李賢過去。

好了!

看來,就是這一遭了!

可問題是,我怎麼能現在就死?

還死在你的手裡?

這怎麼能行?

若是死在你手裡,那我不是白死了?

李賢一邊走,一邊向武媚娘投去了求援的眼神:娘啊娘,你都不打算做點什麼嗎?

這個家,到底是你說了算,還是李治說了算?

卻在這時,武媚娘彷彿是看懂了李賢的心思,也跟著招手。

李賢還沒有完全走到李治的身前,卻聽得“嗡”的一聲!

一柄長劍,伴隨著破空而來的風聲,向李賢的身前刺過來!

壞了!

出大事了!

你們唐人,都這麼刺激的嗎?

在場的兩位吐蕃將領看到這一幕,全都驚掉了下巴。

敢情,這李唐的子孫,每一個都是這樣的狠角色!

我們能保住小命,已經是萬幸了!

快謝恩吧!

李賢才剛剛有點走神,就見一柄長劍嗖的一下,戳到了他的眼前!

嚇得他,登時就後退了一步!

好傢伙!

小九,你來真的啊!

那吐蕃人都沒有你這麼瘋狂,你不會是想讓你的太子血濺紫宸殿吧!

“阿耶,這是……”

李治抽出了長劍,便向李賢揮過來,他傾身而起,動作沒有一點遲疑。

倉促之下,李賢也不知道作何反應,只得支吾了一句。

“聖人!”

“殿下!”

一時之間,紫宸殿裡可是吵開了鍋,大臣們蜂擁而上,有的甚至要衝出酒桌!

猛然遇上這樣的事,他們都懵了,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又該說什麼。

他們也不知道,這個時候衝出來,要攔著誰。

有那麼一個瞬間,李治的眼神是兇狠異常的,透著凶氣。

要不是李賢從戰場上滾過一遭了,恐怕還真的扛不住!

李賢有充分的理由懷疑,李治是真的想弄死他的!

“不錯,看來,那些將軍,確實是你殺的!”

“有膽量!”

“不愧是朕的兒子!”

正當李賢為自己的命運無限唏噓,考慮著該用什麼樣的方式合理下跪求饒的時候。

李治忽然話鋒一轉,竟又開始攬功上身了!

什麼你的兒子?

你都不行,是你的兒子,就行了?

這是什麼新型的父憑子貴?

“賢兒,你為我大唐立下了不世戰功,阿耶從沒上過戰場,卻也知道,那是極為不容易的!”

“是需要十足的勇氣冒著生命的危險的!”

“阿耶也沒有什麼好表示的,把這個交給你,這柄佩劍,乃是先皇隨身之物。”

“當年曾經跟隨著他從平宋金剛、劉黑闥,寶劍贈英雄,這柄劍就該是你的!”

“給!”

“拿著!”

長劍入鞘,李治竟然將李世民的御用之物,親手交給了太子李賢!

那是一柄神箭!

多年以前,就是它伴隨著李世民南征北戰,攻下了一個又一個困難的山頭。

讓一開始在諸義軍之中並不能算是最強勢一支的唐軍,竟最後一統江湖!

就是它!

就是這柄劍,一直陪伴在李世民的身邊。

可以說,它是帝國創建至今的見證者!

如果寶劍會說話,它一定會把當年李世民在戰場上的雄姿講給在場的諸位聽一聽。

或許,那個時候,兩位吐蕃將軍就不必再為自己的後路擔憂了。因為直接嚇死了。

豈不美哉?

“給,拿著!”

寶劍送到了眼前,李治也換上了那種熟悉的笑臉,李賢用嚴肅的表情,畢恭畢敬的將寶劍接過來。

這是一份榮譽!

這是一份至高無上的榮譽!

不得不說,此刻,太子李賢的心中是充滿了激動的。

現在,可以說,他就是天可汗李世民真正的傳人了!

擁有了李世民的佩劍,又擁有了李世民的金鐘罩。

這還不是矛與盾兼具一身?

以後,是不是就可以自攻自受了?

兩位吐蕃大將軍:什麼情況?

我們還沒說完呢!

甘州和肅州到底是如何被唐軍奪取的,難道你們都不想知道了嗎?

還有,大唐天皇,你到底要如何處置我們?

…………

西內、東內之外,皇城之中,京師各大主要部門駐地之所在。

沿著中軸線大道往前走,東側,第三條橫街,尚書省之所在。

尚書省下,又分六部。

六部之中,又有戶部,戶部之下,又有度支郎中一職,現下,正是狄仁傑擔當此任。

與很多載譽而歸的大唐將士不同,這一路上風塵僕僕的狄仁傑,回到京師之後,卻並沒有得到任何的獎賞。

甚至連天皇天后的天顏都未曾得見。

那個時候接受他們兩個的命令,踏上西征的路去打探消息的時候,他們的態度是非常的積極,非常的鼓勵的。

這讓剛剛升任中樞朝廷的狄仁傑難免也有了些自許之意,但是,回來之後卻發現,帝后二人對他並沒有過多關注。

幸好是狄仁傑啊!

並沒有把升官發財當成是一種必須的追求,否則,吃了那麼多的苦頭,受了那麼多的罪,最後還一無所有的時候,還能不崩潰?

對!

說的就是裴令,裴子隆。

與坦蕩怡然的狄仁傑相反,一時之間還沒有得到升遷的裴炎,如今已經是連上朝都沒有鬥志了。

聲稱征途勞累,居然抱病在家了!

對於裴炎的各種隨心所欲的行為,狄仁傑也只能是一笑了之,有些人只是命好而不自知。

就算是想升官,也沒那麼快吧!

天后都如此重用他了,他竟然還不知滿足,看來,裴舍人日後的發展也是令人堪憂。

雖然狄仁傑和裴炎的交往並不算多,但是,狄仁傑已經有了些預感,以裴炎的個性,升官也好,位列三公也好,應該都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最後的收場能不能也妥妥當當,就是一個值得懷疑的事情。

裴炎的情緒,實在是太不穩定了。

還熱愛矯飾,這樣一來,如果只是做一箇中等層級的官員,倒還好說。

可一旦做上了大官,就裴舍人的這個心理素質,實在是令人擔憂啊!

扛不扛得住啊!

狄仁傑仍然回到了戶部,老老實實的當差,認認真真的算賬,也是讓諸位同僚頗為開眼。

狄郎中的這個心理狀態實在是太棒了!

吾輩簡直是拍馬都趕不上啊!

在眾人驚詫而又羨慕的眼神當中,狄仁傑走出了戶部衙門,今天天氣不錯,還未到冬月,太陽高掛,陽光充足,正是逛街的好時候。

大唐的官員和其他朝代的頗有些不同,有些朝代,大臣們只知道風月玩耍,整日裡不務正業,只知道在娛樂項目上進行無止境的攀比,最後把朝政完全都敗壞了。

而有的朝代,大臣們又過於死板。

那是把聖人的書,聖人的話全都入腦入心了,雖然清廉正直的居多,但老實說來,也有些僵化,死腦筋。

辦事缺乏變通,心胸不夠寬闊,也是一個重大的問題。

而大唐的官員就不同了,他們既繼承了源自魏晉南北朝的風流世家的恃才放曠,詩酒江湖。

又相對來說更有規矩,更懂得立身之道,相對來說,辦事的能力就有了一個顯著的提高。

這就是一個很好的融合,於是,也誕生了這麼一個燦爛美好的朝代,千年以後,竟還被後人無限懷念。

哎!

裴子隆,你的前途真的是叵測啊!

老實說,作為同儕,狄仁傑還真的是為老裴捏著一把汗。

原因無他。

裴炎這個人雖然嬌氣,可還是挺好玩的,不是嗎?

相比那些一肚子心眼的大臣,還有那些古板教條的大臣,裴炎這樣容易破防,還容易變卦,又想爭,手段又菜的人,不是可愛多了嘛?

可以給同僚們製造多少笑料啊!

況且,裴炎容易破防,也說明了,他並不是個特別壞的,無藥可救的人。

如果是那種純壞的人,就像許敬宗那樣的,目標明確,臉皮極厚,不論輿論如何,依然我行我素的人,你是無論如何都無法撼動他的。

甚至,一個不小心還會被他算計。

因為,老許根本就沒有底線可言嘛。

“狄郎中,好久不見了。”

正在狄仁傑想著裴炎到底是好的一面多,還是壞的一面更多的時候,突然,一個並不算熟悉的聲音,從不遠處響起。

狄仁傑腳步一頓,再一抬頭,就看到了那張堪稱清風霽月的臉龐。

“明文學,你怎麼會到尚書省來?”

明崇儼屬於王府的從官,基本上也是不上朝的,但是,狄仁傑與他還是有過幾面之緣。

只是,他完全想不出,這個男人為什麼會在這個時候出現在這裡。

尚書省,似乎不是他該出現的地方。

面對狄仁傑天然的戒備,明崇儼鎮定自若。

“狄郎中,是天后讓某來的,還請借一步說話。”

天后?

一聽這個名字,狄仁傑便眉頭一跳,這一步,不借也得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