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狄郎中,我們是一條船上的人(第2頁)
那什麼算恐嚇?
狄仁傑也不是吃素的,雖然明崇儼的威脅之意已經是昭然若揭,但他也絲毫沒有畏懼。
“既是如此,我也就一定要說明白了,還望明文學能夠一五一十的向天後稟明。”
明崇儼輕輕頷首,狄仁傑便把思緒拉回到不久之前的肅州戰場。
老實說,當時的那場大戰,他也並沒有經歷,況且,他這一路上總是追著李賢的的屁股後面跑。
等他終於追上了,人家也打完了。
什麼都沒趕上熱乎的。
“明文學,太子之所以對肅州大戰語焉不詳,確實是有原因的,因為這一場仗,我們確實是成功的奪回了甘、肅兩州,但嚴格意義上來說,卻並不是我們打下來的。”
“什麼?”
“不是打下來的?”
“那是?”
有鬼吧!
果然是有鬼吧!
明崇儼瞬間就激動了,他挖到了大新聞了!
這一回回宮就不擔心向天后難交差了!
這個狄仁傑,可以啊!
原來,他還真是天后的人!
“打到了一半,吐蕃就自己退軍了,也是我軍戰術運用得當,太子殿下用聲東擊西之法,成功的把肅州大將逢甲給調出了肅州城,而後又派偏軍將逢甲的軍隊堵截在半路上,而此時,肅州城內,守軍空虛,守將又無經驗,毫無鬥志,所以,在正式破城之前,守將多莫羅就開城投降了。”
“竟然是這樣?”
“竟然是吐蕃人自己投降的?”
“居然就這麼簡單?”
明崇儼有些不可置信,如果真是這樣,那李賢只需要說實話就可以了,敵人直接投降,這在戰報當中有什麼忌諱?
有什麼不能提及的?
還要故意隱瞞?
“說簡單,也簡單,說不簡單,也不簡單,肅州雖然是這樣拿下來的,但是,殿下萬沒想到,肅州旁邊的甘州城,因為聽到肅州城已經被唐軍攻破,竟然發生了內亂。”
“原本只依靠甘州當地的百姓,當然是無法和吐蕃守軍相抗衡,但是,肅州附近的烏雲堡竟然也派出兵馬參加了戰鬥。”
“這是太子殿下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的,於是,肅州既下,甘州竟然也跟著被攻打了下來。”
“兩座重鎮全都被唐軍收復,因為過程實在是過於離奇,過於順暢,一時之間,太子難以在戰報當中表示清楚,於是就只能先報大捷,具體的情況,沒有講明。”
“既是如此,殿下完全沒有隱瞞的必要啊,能夠不費多少人馬就取得了兩座城池,還是大唐丟失已久的,不論是用什麼方法打贏了戰爭,最後,還是獲勝了,還是佔據了城池,這不一樣是值得稱讚的大好事嗎?”
明崇儼會有這樣的疑問,這就說明,他一點都不懂武將的心。沒有天資啊!
“明文學此言差矣,對於帶兵的將軍來說,所謂打勝仗,自然是殲敵無數,俘獲牛馬多少,這樣才算是立了功,但是,這樣半途而廢,對於太子來說,心氣上多有不順。”
“要知道,殿下在鄯州可是獲得了驚天大勝的,到了肅州,自然也是想要把吐蕃軍隊徹底打垮,結果現在卻陰錯陽差的被烏雲堡中的堡民收復了甘州,雖然是在唐軍的協作之下完成的,但是,太子猶嫌不足,所以才不好意思在戰報中寫明。”
“明文學,我敢保證,肅州甘州都已經被我軍收復,戰役也全都是太子殿下帶領著將士打的。”
“若是天后問起來,你就如實回答便可。”
“我想,過不了多久,太子殿下就會找機會自己進宮向天皇天后解釋清楚的。”
“只是他最近太忙了。”
明崇儼撫了撫鬍鬚,卻被狄仁傑這句話逗笑了。
這一點,他倒也可以確定。
太子忙啊,他最近實在是太忙了。
抽不出一點時間來和阿耶阿孃閒話家常,甚至連敵人李素節都拋到了一邊。
“這個我瞭解了,不過……”
這些小白臉,說起話來就是這樣的,明明可以一口氣說完,他還偏要說一半,留一半。
主打一個起承轉合。
幸好明崇儼遇上的是狄仁傑這樣好脾氣,又理智的人物,若是換個人,比如裴炎那樣的,恐怕都受不了他。
裴舍人:失望至極恢復中,勿q。
“狄郎中,你我以後要多加配合才是,天后輔佐天皇多年,功勞是有目共睹的,能力也是大臣們都看得見的。”
“我們作為天后看重的大臣,既然受到了天后的倚仗,自然也不能辜負天后的期望啊!”
“必須要百倍報答之。”
“狄郎中,你我合作,這也是天后的意思,天后說了,主要還是讓我來配合你。”
“天后特別的青睞你,說你是大唐難得的心胸開闊,眼界超凡的有用之臣。”
天后武媚娘:我什麼時候說過這麼肉麻的話了?
明崇儼侃侃而談,狄仁傑呢?
倒也不反駁,他也清楚能夠勞煩明崇儼親自走這一趟,必然是有十分要緊的事。
否則,以明崇儼的身價,他根本犯不著走這一趟。
看來,天后是打算把事情都挑明瞭!
對武媚孃的心思,狄仁傑也清楚的很,但是,他選擇虛與委蛇的方式來應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