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靜觀其變(第3頁)
“以上種種,皆是敵軍之紕漏,霍峻以為,主公可安心南下成都,北面之事,若無特殊情況發生,只要末將死守不出,陽平關絕對穩如泰山。待主公定了益州,主力迴旋,西涼軍自然退去。”
看完霍峻的書信,士頌心裡的又一塊石頭,算是落地了。
他拿著霍峻的書信給賈詡看,而後說道:“以霍仲邈所言,其實不等我大軍回援,那西涼軍糧盡之後,自然會退去。先生以為如何?”
賈詡默默嘆了口氣,他心中無奈,自己出身西涼,但西涼一直處於軍閥混戰之中。
董卓之前的西涼軍,是受大漢朝廷節制的西涼軍,情況其實還好。
但自從董卓帶著西涼軍精銳入關,成為了天下人眼中的叛逆之軍後,西涼軍的名聲,就和禽獸無異了。
而且自從董卓帶走了大漢在雍涼的精銳,雍涼境內的大小世家軍閥,要麼勾結羌人,要麼各自強虜人口,各自為政。
大一點的如馬騰,韓遂。小一點的軍閥那更是數不勝數。
賈詡知道,這些人唯利是圖,只要有好處,他們便能如鬣狗一樣聚集在一起。
若是有危險,則各個想要讓別人當自己的擋箭牌。
“西涼各路,大小軍閥,絕不會是一條心。”
賈詡把信還給士頌,說出了自己的看法:“正如霍峻將軍所言,若是這次來攻城的西涼軍,本來就只是想來趁火打劫的部隊,很可能都不是西涼各路軍閥的主力部隊。如今攻城受挫,必然會各自找藉口,不願上前。不管鍾繇許諾他們什麼東西,他們還得留著命去拿不是?”
“再過兩天,等到張松和楊任,帶著板楯蠻族的援兵到了陽平關上,這陽平關也就穩了。至於從荊州境內調集剩餘的長林軍,我看就不必了,那支部隊畢竟訓練了許久,留在荊州,在徐晃將軍手下,讓荊州多一些防備力量,總是好的。”
士頌的臉色也露出了笑容:“不瞞先生,我也是這麼想的。而且許昌那邊也傳來了消息,說是曹操這次徵徐州,多少還是有些損失的。新收編的徐州軍隊,他還需要時間整編。更要緊的是,這大漢朝廷的朝堂之上,似乎又在暗流湧動,曹操一時半會,只怕還離不開許昌。”
士頌仔細思慮了曹操那邊的情況,覺得曹操短時間內,應該不會對自己動手。
因為自己在曹操眼中,不過是尚不成熟的少年,只能算得上是個有潛力的對手。
而他曹操這次從徐州帶回許昌朝廷的隊伍裡面,可是有著一位大耳福相,雙手過膝的人物。
這人在朝堂之上,第一次見漢獻帝,就被皇帝喊叔叔。
劉備,在曹操看來,才是最大的隱患,這劉備的才能器量,絕對不在他曹操之下。
“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爾。”
劉備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這麼個敗軍之將,手中毫無基業的人,成為了士頌決定繼續南下進兵綿竹的強心針。
“劉玄德啊劉玄德,你可要堅持住啊,早點從曹操手下跑掉,再去佔據徐州。”士頌最大的優勢,便是知道另外一條時間線的走勢。
那條時間線上,劉備再次佔據徐州,雖然後來被曹操輕易擊敗,但不論如何,還是會牽制住曹操一段時間的。
“我還有時間,只要在曹操把劉備趕到袁紹那裡去之前,平定益州即可。”
士頌的心裡,已經做出了決定。準備認真研究,如何拿下綿竹。
只是可惜,正如霍峻在陽平關,把馬超和閻行的西涼軍聯軍,打得沒脾氣一樣。
面對綿竹關這樣的雄關,即便是士頌,即便是士頌手下的荊州軍精銳,同樣也是兵頓于堅城之下,絲毫看不到攻克此關的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