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益州骨氣(五)(第2頁)
“既然劉璋願降,我也不能冷了益州士人們的心意,我這就前去成都,接受他劉璋額投降。”士頌的心中,其實何嘗不是一塊懸著的石頭落地了。
劉璋若是死活不願意投降,自己即便是拿下了成都,後面益州各地,只怕也是叛亂不斷。
各種打著劉璋的旗號冒出來的人,都會來找自己的麻煩。
但現在劉璋降了,所有問題也都解決了。至少,明面上如此。
“主公,大軍調動,只怕還需要些時間,各部剛剛領命就地休整,吸收降兵,現在又變更軍令,兵進成都,只怕於大軍而言,不好。”
敢這樣直接勸諫士頌,也只有常年不在襄陽,剛剛從交州調回來不久的杜襲了。
還好他為人謹慎,也沒有說得太過,沒說什麼朝令夕改,于軍不利之類的話語。
士頌也知道這位隨軍的參謀沒有惡意,畢竟出征以來,杜襲一直兢兢業業,做好了後勤的維護工作,現在出言看似提示和勸阻,其實更多的,是擔心士頌的安危。
大軍不能動,士頌若是親自前去,必然有危險,而等到大軍準備好了再去,士頌又怕會出現變故。
最後,士頌還是決定儘早趕到。
他帶著三千頌衛營將士,和李恢一起前往成都。
同時,讓賈詡總督大軍,做好隨後跟進的準備。
還好,一切都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雖然士頌只帶著三千人馬來到成都城外,但士頌這一舉動,也體現了自己的誠意。
成都城內,現在說是還有兩三萬部隊,但是這所謂的兩三萬大軍只怕還真未必是士頌麾下的這三千頌衛營精銳的對手。
劉璋很識趣,成都城內的世家大族們,也很識趣。
他們這些人裡面,還沒有人有能力,在這個時候還想什麼“復國奇謀”,想著最後關頭放手一搏。
想來他們也知道,即便是他們真能靠十倍的兵力擊退城外這支部隊,甚至是擊殺士頌,等待他們的,必然是數萬荊州軍血腥地報復。
那時候,只怕是成都城,真的會被屠殺殆盡。
士頌的帥旗出現在城外不久,劉璋便帶著一眾文武出城投降。
士頌也沒有任何的矯情,直接照單全收。
而且還把前面俘虜的黃權,也放了出來。
看到被俘虜的黃權,劉璋想起了自己那個自刎也不願投降的兒子劉瑁,內心被觸動。
而黃權這邊,看到劉璋,覺得是因為自己無能,導致兵敗,最後才連累劉璋不得不舉白旗投降,兩人心中各有各的苦楚,見面之後,這一對君臣,抱頭痛哭。
見到這場景,士頌倒是想起了在陷坑中自刎的張任,想起了臨死衝鋒的劉璝,想起了死諫不降王累,想起了在南面流竄的嚴顏。
不禁在內心感嘆,益州的義士也確實不少,只可惜這個劉璋的能力確實不行,不論是自己所知道的歷史,還是自己現在這個時空,劉璋作為君主,都辜負了他手下的這一批忠臣義士。
“罷了,在我治下的益州,絕不會讓歷史如劉禪那樣的悲劇在重現川中。”
士頌當然不會為幾十年後的川中百姓擔憂,但他此刻心中所想的是,自己一定要打敗曹操,儘早結束中原的混亂,避免後世的大混亂,大分裂。
也只有那樣,川中的百姓,才不會遭遇兵戈之亂吧。
劉璋和黃權二人痛哭一陣後,在劉璋地勸說下,黃權居然才走到士頌面前鞠躬作揖,似乎是打算和劉璋一樣,向士頌投降了。
士頌的臉上,剛剛擠出笑臉,就被黃權給打臉了。
黃權對士頌說道:“我益州既降,不知士公子準備如何待我主?”
“搞了半天,你黃權是想要為劉璋爭一個好的待遇啊!”士頌心裡本是有些不屑,但現在他必須要擺出一副寬容大度的樣子出來。
反正劉璋這人,即便是留著,也對自己毫無威脅。
歷史上劉備佔據了益州後,把劉璋弄到荊州去了,後來關羽大意失荊州,劉璋被東吳俘獲,又投降了東吳,在東吳的要求下,天天到益州勸他的那些“故舊”投降東吳。
但即便是劉備集團遭遇了荊州大敗,益州境內,就沒有一個人去理會劉璋。
這樣的人,殺了沒有任何好處,留著也沒有任何的威脅,這樣的對手,士頌當然不會殺。
他笑著說道:“我早就說過,劉使君高義,讓成都乃至益州剩餘個州郡免予刀兵,讓百姓避免流血,劉使君有功於百姓,我自當厚待。劉使君一家,可前往交州,我已命人在我老家,為使君一家挑選府邸,同時,給以劉使君散官高官,一生衣食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