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劉備南下(第3頁)
南面士頌雖然不能聯合,但還有其他人可以聯合的。
歷史上,曹操身後的不安定因素不少,其中,就有廬江郡山賊陳策。
《三國志·卷十四·劉曄傳》裡有記載。“太祖至壽春,時廬江界有山賊陳策,眾數萬人,臨險而守。先時遣偏將致誅,莫能禽克。”
當時丟了廬江郡的劉勳,帶著手下的殘兵敗將,也包括現在被士頌用為謀士,兼職負責軍中軍械的劉曄,一起去投效曹操。
面對廬江山賊陳策,曹操可能是因為人生地不熟,也可能是沒有太在意,結果屢攻不克,最後還是用了劉曄的計策,才平定了藏在山裡的這一夥盜賊。
而現在的情況是,廬江郡的劉勳,和歷史上一樣莫名其妙的就被孫策給敗了。
只不過這一次,他沒有投效曹操,而是投入了士頌麾下,成為了一個頂著散官官職的閒散富豪。
而沒有得到廬江郡的曹操,自然也沒有在意這邊的山賊勢力。
於是這一次,劉備沒有去汝南郡聯繫劉闢龔都,而是來了廬江郡,為袁紹招募陳策,成為曹操身後的不安定因素。
這一次,關二爺依舊封金掛印,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護嫂尋兄。
最後,古城會訓張飛,桃園三雄再聚首,外加添了趙雲,周倉,關平諸將,帶著千餘人馬南下。
他們和陳策合兵一處,在廬江郡境內,佔據了一席之地,想要從背後襲擊曹操。
也正是得到了故主劉備的確切消息。糜竺和關羽一樣,來找士頌告別了。
見到糜竺的這一刻,士頌心中,莫名地對劉備升起了一股懼意。
是的,就是一種恐懼感。
對於曹操的強大,那是肉眼可見的強大,是明面上的實力強勁。
但劉備,英雄無用武之地的劉備,這一次,讓士頌體會到了一種看不見的強大。
那是一種叫做信仰的力量,這個時代,一杆漢字大旗,一個沒落宗親的名頭,其背後的支持的力量,士頌這一次,終於是體會到了一二。
“子仲先生,虛的我就不說了。劉皇叔如今之處境,只怕難成大業。”
“先生之才,我甚欣賞。若是先生願意留下助我,他日楚天閣上,自然也有先生的位置。”
士頌最終還是不甘心,出言挽留糜竺。
在演義的故事裡,糜竺被司馬水鏡稱為“白面書生”,但實際上,這位白面書生,或許在謀略上不如諸葛孔明等人,但富商出身的糜竺,在經營算數之道,可謂絕世之才。
劉備的後勤,前期可都是他糜竺在掌管。
在荊州效力期間,劉巴也是不止一次的給士頌提過,能否留下糜竺。
他說得糜竺一人,可省卻數十人之力,諸多關鍵節點處,有糜竺,整個後勤計算統計,會方便許多。
更重要的是,士頌治下州郡,本就鼓勵商業發展,糜竺到來之後,那叫如魚得水。
他的諸多策略,對於興旺商業,十分有效。
這樣的商貿之才,若是能主管楚國商業發展,未來定能為士頌賺取更多的財富。
只可惜,糜竺和關羽一樣,眼裡只有劉備一人。
他好歹沒有像關羽那樣直來直去,對士頌的邀請,回答的比較婉轉:“楚侯之語,糜竺深信之。但是我不能對不起自己的良心。”
“我打心底佩服劉皇叔和閣下,天下諸侯中,在我看來,仁德之君便是你們二位了。若是我先從了閣下,必然追隨一生一世,但是我先遇到劉皇叔,今世,命中註定是追隨皇叔的了。”
“我在閣下手下,也是盡心盡力,所負責的事情都做得很好,也算是報答了楚候了。”
話說到了這裡,士頌也沒有什麼好說的,只能是為糜竺置備了馬匹隨從,錢財什麼的糜竺不在意,但士頌依舊給了不少,算是糜竺在自己這裡擔任客卿的“工錢”。
也算是好聚好散,方便以後再次相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