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謀劃永昌


 士頌微微思索,心說這和你馬謖在歷史上,給諸葛亮說的不一樣呀。

 怎麼,你馬謖也是看人下菜碟,不一樣的人,說不一樣的話?

 當然了,士頌嘴上還是很正經地說道:“哦?不但攻城,更要攻心?”

 “正是。”

 馬謖走到展開的南中四郡地圖之前,指著永昌郡說道:“永昌郡內,瘴氣瀰漫,山路崎嶇。居民以蠻人為主,多是未開化之民。”

 “若是主公一心只想安定後方,不使其生亂,我們自然可以用對付越巂和牂牁二郡的辦法,攻心為主,攻城為輔。”

 “只要收復各蠻族頭人之心,以蠻治蠻,就能收穫安定,甚至定期從永昌收取一定的人口,物資,以充軍備。”

 士頌輕輕點頭,他明白了馬謖的意思。

 歷史上的諸葛亮定南中,用的就是這種方法,收復南中部落頭人的忠心,或者說讓他們心服口服,成為蜀漢在這邊的代理人,尊蜀漢為正統,定期給蜀漢政權繳納上供。

 因此,諸葛亮就不用在南中這邊留兵留將,依舊可以獲得這邊的一部分資源。對於想要北伐中原的蜀漢政權來說,那才是最好的選擇。

 但是士頌的情況,和諸葛亮當時的情況則完全不同。

 蜀漢自然必須以北伐,蜀漢政權以漢朝正統自居。北伐中原,恢復漢室江山是一面大旗,同時也是一副枷鎖,從劉備開始,喊了那麼多年的口號,你不能一朝更改。

 其二,蜀漢政權建立時,天下戰亂日久,百姓凋零,人口不足。蜀漢政權佔據的益州北面諸郡之中,都有大片大片的荒蕪之地,這些土地,可都是千百年來一直在漢朝朝廷治理下的土地,都是漢族人口為主的土地。

 發展這邊的人口都不夠用,蜀漢怎麼可能會去精力,去深入開發南中四郡,乃至於更南方的土地呢?

 最後一點,可能便是時代的限制了,在漢朝這個時代的人看來,繼續向南,向大海的方向開發,那邊都是不毛之地,都是遠離世界中心的荒蕪之地。

 他們不可能想到,開拓南洋,也能從海外獲取到大批的人口和物資來充實國力。

 諸葛亮和蜀漢政權要面對的問題,對於士頌而言,恰恰都不是問題。

 士頌自己,就是想要取漢朝而代之的“亂臣賊子”,當然不會有什麼北伐中原,恢復漢室的心裡負擔。

 他這麼些年來,苦心經營的楚侯府政治體系,加上《武陵傳語》的宣傳,尤其是新法推行之後,惠及的普通百姓,也已經成長起來。

 楚國境內,有大批只認士頌,只認楚侯府的人。這些人而對漢朝朝廷,反而沒有什麼。

 甚至不少這樣的人,已經從民間走進了士頌的官僚體系中。

 而對於人口不足的問題,士頌在多次收攏南下的百姓,加上自己大力的鼓勵生育,發展醫療,收購糧食,開發南洋。

 即便是遭遇了荊北大敗,自己治下的人口,依舊是歷史上的蜀漢政權,所不能比擬的。

 而且士頌還打算從西部高原,中南半島上,吸收人口來回補自己的實力,這些未來要收攏的“外族”或者說蠻族,也可以先安置在南中四郡。

 最後,對於海外的認知,士頌本就具有超越這個時代的瞭解。

 發展海洋的策略,一方面是給自己留一條後路,若是實在是打不贏曹操,可以帶著人口繼續南逃,等曹操老死後,我再打回來,這是士頌內心深處最後的底線。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對於南洋各地,包括中南半島等海外地盤,士頌其實也有仿效諸葛亮治理南中四郡的想法。

 在那邊扶持歸順自己的統治者,定期給自己提供糧草,人口,物資。

 說不定,自己還真就能守住長江,完成和曹操的對峙。即便是自己無力北伐,也能如歷史上一樣,和曹操孫權三分天下。

 等曹操身死,自己依舊能按照《隆中對》中說的那樣,命一上將率領部隊,出於秦川;他自己則率荊交之軍,北上取宛城洛陽,兩路並進,攻取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