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字手痛 作品

第176章 三個少年,三份心氣


 第176章 三個少年,三份心氣

 董行書的書房內,一時間沉默了下來。

 唐安世,張事忠,王吉貞等大儒雖然沒有看向青空命,一副眼觀鼻,鼻觀心的模樣。

 但青空命有種被不斷審視的錯覺。

 或許這並不只是錯覺。

 三品之後,擁有道統,無論是哪個流派,都擁有一定的推演能力。

 司民董行書為什麼讓自己上書,建立火車司?

 這就是投名狀啊!

 剛剛自己雖然自陳了參股火車商會的經過,表示自己,以及自己代表的司律府並沒有偏向周鐵衣。

 但那是說的話。

 實際上自己做的事情,就是先去送禮,而後參股。

 說的和做的並不一樣,司民董行書能夠放心才怪!

 但只要自己上書,諫言成立火車司,那就是擺開車馬,在火車商會中和周鐵衣爭奪話語權。

 就算之前隱約偏袒向周鐵衣,但這件事之後,必然會和周鐵衣交惡!

 政治立場並不是一成不變,相反,會隨著事態的發展,不斷被拉攏或者策反。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右將軍尉遲破軍。

 作為三司之一,率先被周鐵衣拉攏,公開為《天京報》站臺,讓《天京報》的推行勢不可擋。

 那自己該答應嗎?

 青空命捫心自問。

 今天董行書將自己單獨找來問話,肯定不會讓自己再找藉口拖延,回去問父親之類的。

 不然為什麼你參與火車商會的時候不回家問你父親,我現在問話了,你就回去問自己父親了?

 也怪自己太不小心,本來看著周鐵衣利用一個商會籠絡武勳,想著自己可以仗著長輩和法家的身份監督一下。

 但哪想到對方的坑給自己埋得這麼深,就等著自己跳呢!

 思忖了十息,青空命拱手回答道,“此為利國利民之事,我自當秉公而行!”

 青空命這樣回答,出於兩點原因。

 第一,現在三司聯盟本來就因為右將軍的搖擺變得岌岌可危,儒法兩家這個時候更是不能夠內鬥,不然三司權柄還怎麼維繫?

 第二,士農工商,尊卑有序,不僅儒家提倡,法家更提倡!

 周鐵衣想要在火車商會中推行墨家‘兼愛’那套理論,現在看清楚了之後,作為法家之子的青空命當然不會坐視不理。

 想到這裡,青空命看了一眼舉止有度的王明義。

 果然不愧是車文遠最後選出來的徒弟,自己沒有真正參與到火車商會之中,只是查過一回賬,所以還沒有發現周鐵衣那小子要暗地裡搞墨家那一套,這王明義倒是率先反應了過來。

 聽到青空命的回答,書房內沉重的氣氛一下輕鬆了不少。

 學部尚書唐安世笑道,“伱能夠這樣想,甚好。”

 董行書也點了點頭。

 他們現在連火車都沒有見到,只能夠先這樣佈局,剩下的只有見到火車之後,確定了這件事物到底是什麼,有什麼作用,才能夠做更多的事情。

 他敲了敲桌面上那份《天京報》的商業底稿,“他弄的這份《天京報》你們怎麼看?”

 如果說火車商會是遠慮,那麼《天京報》就是近憂。

 董修德沒有先說《天京報》的事情,而是冷聲道,“父親,這群商人應該殺雞儆猴!”

 這是個笨辦法,但笨辦法不一定不是好辦法。

 甚至有可能因為笨辦法簡單好用,所以從古至今都在用。

 自古以來,殺不了猴,就先殺雞,震懾其黨羽。

 當然用的理由,肯定不是《天京報》之事,商人追逐利益,商會之中三教九流雲集,稍微查一下,就能夠查出很多問題。

 一直沉默的象部侍郎王吉貞突然開口道,“我聽聞董師弟最近一直在查周家門生故吏的事,現在又要查商會,忙得過來嗎?”

 這一句話就驚醒了董修德。

 查案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為你查了,就要處理。

 涉及一位二等將軍,或者涉及鹽商的案子,哪一件不需要少則三個月,多則半年的處理時間。

 當初周鐵衣之所以要爭取時間,為的就是現在。

 每拖一天,周家的黨羽和脈絡就多一分,到時候你們想要查案,就不只是查周家一家了。

 擴大政治鬥爭的敵人,波及他人,實屬不智!

 董行書嘆息了一聲,隨後讚賞地看向答話之後,就沉默下來的王明義,“老夫也準備辦一份報紙,你可願意來做主筆,與那周家子一較高下?”

 董行書越過自己的兒子,直接問王明義,讓董修德臉皮羞紅,這比直接打他一頓還要丟臉!

 這說明自己剛剛的回答讓父親很不滿意,於是父親甚至不願意將事情交給自己做,而是交給王明義這個後輩做!

 王明義再次起身回答道,“學生才疏學淺,不敢擔當此重任……”

 董行書笑了笑,擺手阻止道,“無妨。”

 按理來說,董行書話說到這個份上,王明義就不應該拒絕,不然也太不識抬舉了。

 這個時候,祭酒張事忠發話了,“明義,你怎麼想的,就怎麼說,我們都是你的長輩,不會怪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