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字手痛 作品

第208章 《請天聖民三才感應策》(第3頁)

 面對這天下一品的道統,柯黯然看向滿山錦繡,過了許久才說道,“我心中不平,就算留下來,也只會糟蹋了錦繡之氣。”

 說罷,他起身,恭敬對清微道人一禮,“還請道主放我離開。”

 清微道人想了想,沒有直接回答柯黯然的問題,而是順著他的話分析道,“秋殺冬藏,也是白帝轉黑帝之時,此時上善若水,周鐵衣必然思退,他原本應該計劃好退路,安排妥帖……但這個時候你橫插一腳……”

 柯黯然答道,“受道長恩惠,我只是自己進,不擋著他退,還會幫著他退。”

 清微道人思忖良久,嘆息道,“也好。”

 “既然你有此心,我就不攔著,不過剛剛聽了你一遭分析天下局勢,老道我雖然看不清天下,但是對於你的命數倒有幾分斷言。”

 柯黯然心中凜然,再次一禮,“請道主示下。”

 清微道人忽然露出老頑童般的笑容,也不說什麼高深之語,直說道,“你說你不適合我的道統,但你終究會回來這白雲觀的!”

 說罷,他化作清風,消散在這棋局之前,不給柯黯然詢問和回答的機會。

 柯黯然站在原地思考了一下。

 隨後笑嘆道,“這清微道主倒是一個妙人。”

 這最後一句話,他不確定對方是故意在自己心中留下破綻,還是說真的看到了那冥冥之中的天機。

 看了看眼前的棋局,柯黯然瀟灑地揮動衣袖,回到自己的客房之中。

 穿過青苔佈滿的臺階,耳邊鳥鳴聲越發讓樹林顯得幽靜,層層的樹影遮蔽陽光,入了門,室內也有些昏暗。

 柯黯然掌了一盞燈,坐在書桌前,拿起旁邊的一摞書信看了又看。

 董行書既然想要他進京擋住周鐵衣的兵鋒,自然將能夠收集到的信息都告訴了他。

 柯黯然最終拿出了兩份文章,擺在案前。

 這正是周鐵衣上書議事的兩份奏摺。

 一份《請聖諭下達策》,一份《請民意上訪策》。

 這一上一下兩策,已經隱隱有乾坤之勢,此乃謀國之言。

 若不是周鐵衣在儒家的名聲太爛,若按照當初周魚龍的想法,讓小兒子拜入儒家,現在少不得儒家就要幫周鐵衣造勢,哪裡還有自己這個青衣儒生進京的機會啊。

 “這天下世事變化,道家的魚龍看不清,儒家的司民看不清,我又能夠看清幾分呢?”

 柯黯然笑了笑,然後又看了一遍兩份策論,心意足了,才推開兩張紙,自己開始磨墨。

 等墨磨好了,他笑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此乃天下至理,既然你要當水,那我就藉助你前行一步,正合道家順水推舟之理。”

 “上下乾坤二道,卻獨獨少了三才之理,殊為不美。”

 他落筆在紙上。

 《請天聖民三才感應策》。

 “夫天居其上,長養萬物,民居其下,因時而制,古有聖皇,居天民之間,上調天時風雨,下治百姓善惡,故雷霆雨露,皆出於君恩,治國五百載,天下大治。”

 “而後五國亂世,百家竊神器以自居,操刀戈以相伐,使天下大亂,神孽復甦,乃因上不承天,下不應民。”

 “自聖朝以來,一統五國亂世,修養生息,民生繁榮,請聖上效仿聖皇故事,為天地立心……”

 寫到這裡,柯黯然的筆頓了頓,他想要寫的東西還有很多,比如罷黜百家之法,確立新儒法,囊括百家之道,使天下民心穩固。

 但現在時機不對,若落在紙上,不僅百家反對,他身後的儒家也不會同意。

 他又拿起周鐵衣辦的報紙認真看了看,看到上面的白話文,又對比了一下儒家《醒世報》上百家名士對周鐵衣的批判,笑道,“看來我們兩個的道路殊途同歸啊,只是不知道誰能夠走到最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