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洛陽之亂”餘波漾 新帝登基權更迭(第3頁)
“嗯?那豈不是說何彧掌握了我們大批量採集鐵礦和打造兵甲的技術?那子遠有沒有派人前去打探?”
“唉~,主公,我早就派人前往打探,但一直沒什麼大的進展。探子回報的消息說,鐵礦採集何彧用的是異族俘虜,咱們的人混不進去,而且還說鐵礦所在的礦山,會時不時的聽到旱雷炸響,我懷疑這可能才是能夠大量獲得鐵礦的關鍵。至於兵甲打造的技術,探子說現在何彧麾下的兵甲應該出自兩個地方,一是任城,二是黑山。只是這兩處地方都有重兵把手,附近居住的也都是當地人,我們的探子一靠近就會被發現,目前已經損失了不少人手,短時間內恐怕很難取得進展。”
“唉~,這也不怪你,子遠,你那邊繼續打探,需要的錢財、人手儘管報上來,一旦我們得到了鐵礦採集和兵甲打造的技術,憑著我袁府四世三公之名,倒時天下士族必定大半響應,撥亂反正的日子也就不遠了。”袁紹捏著拳頭說道,隨後又轉頭看著鞠義:“鞠義,你的提議我接受了,但不是三千,而是五千!我需要你在一年之內,給我訓練出你所說的五千人馬,你能做到嗎?”
“多謝主公信任!末將必定為主公練出一支所向披靡的精銳大軍!”鞠義抱拳大聲回道。
“好,我有爾等良臣猛將,何愁不能肅清朝堂,撥亂反正?哈哈哈....”
......
189年12月18日,洛陽。劉協作為東漢的第十三位皇帝,正式登基。改元延平,意為延續近幾年安定、平順之意。封其兄劉辨為弘農王,加封大將軍何彧為太傅,位列三公之上。拜皇甫嵩為太尉,劉虞為司徒,荀爽為司空。
遷荀彧為大司農,劉備為宗正,王允為少府,曹操仍為廷尉,楊彪為太僕,蔡邕則是沾了何彧的光,成為了大鴻臚,朱雋遷衛尉,丁原遷光祿勳,袁滂為太常,傅燮遷執金吾,自此皇城衛戍軍與金吾衛、城衛合併,皆由執金吾統領。
呂範接任朱雋為兗州刺史,國淵接任荀彧為幽州刺史,馬騰接任皇甫嵩為涼州刺史,呂虔接任劉虞為幷州刺史,沮授為冀州刺史。至於董卓等涉及洛陽動亂的諸多人員,盡皆交由廷尉府審查問罪。另行設立軍法府,由田豐執掌,歸皇帝直轄的統帥府管轄,位同九卿。自此軍中之人涉及到違法犯罪之事,皆交由軍法府處置。同時設立參謀府,亦歸統帥府管轄,位同九卿,由荀攸執掌,大將軍府則只保留長史及司馬二職,其餘如從事中郎戲忠、杜襲等盡皆歸於參謀府。而作為何彧大弟子的徐庶也於此時進入到了參謀府之中。其後何彧又陸續徵召到陳宮、程昱二人進入參謀府。
而在洛陽之亂中護衛二位皇子有功的許褚,則是在洛陽安定後的第三日才拖著李儒從濯龍園中出來,被新皇劉協封為鎮殿將軍,禁衛統領,統領禁衛三千。而龐德則表示想在征戰沙場,於是被何彧安排去與徐晃作伴了。
自此,何彧藉著新皇登基的機會,將幾大士族幾乎是一腳踢出朝堂,同時將北方七州完全的掌握在了手中,也是從這一刻開始,何彧與士族豪強正式撕破臉,南方几州士族皆稱何彧是竊漢之賊,大權獨攬,“挾天子以令諸侯”,竟形成聯合之勢。其中最具代表的是益州本土世家、荊襄、江東世家聯盟,汝南袁氏,徐州陳氏等等,也是從這一刻開始,被後世稱為“世家之亂”的時期,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