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天命 作品

第456章 少年英雄會的選拔賽開始(84k,求訂閱)

 第456章 少年英雄會的選拔賽開始(8.4k,求訂閱)

 冥冥之中自有因果。

 只要歷史的尺度拉得足夠長,總有莫名的因果報應,令歷史學者深陷唯心主義的圈子。

 當白起自殺之時,想起被他坑殺的趙兵,自覺該死。

 當石勒的刀鋒,屠戮司馬家之際,不知司馬氏可曾想起高貴鄉公的血。

 當高貴鄉公喋血之際,又是否想起曹家逼迫漢室的行徑?

 這不僅僅是國內。

 當羅馬主帥小西庇阿覆滅迦太基之時,他竟痛哭流涕,為迦太基而哭泣。

 因為他知道,羅馬終有一日,也會這般覆滅。

 在歷史長河的面前,任何人都是渺小的。

 楚無疆不覺得這算因果報應,只是在歲月面前,沒什麼是永恆的。

 白夜不想去輔佐秦王,他給出了自己的理由。

 帝家太貪婪了。

 整個天下百州,處處封王,以萬民之膏血,供養帝家。

 不可否認帝家出了很多人才,帝昊,秦王都為天下萬民立下巨大的功績。

 帝昊重建太平,防止武帝之亂,導致人族分崩離析。

 秦王遠征邪神王庭,多次擊潰北方來敵。

 但帝家以一家之私,掌控百州龍脈,壟斷全部龍氣。

 這樣的日子能長久嗎?

 帝家對於天下的功績,終究會不斷地消磨,百姓還了一代又一代的恩情,總不能永遠還不完吧。

 龍門子弟擅長讀史,有俊朗之目,縱橫之才。

 他們從不相信王朝永恆。

 所以黑晨和白夜兩人不約而同地放棄帝家的選項,直到現在才選定輔佐人員。

 黑晨找了張道成,白夜找了楚無疆。

 他們相信這條巨龍,必然轟然倒塌。

 話已經說到這份上了。

 楚無疆要麼把他拿下,砍了腦袋證明忠誠。

 要麼把他收下,接納為臣子。

 白夜在這一刻選擇梭哈。

 楚無疆不緊不慢地說道:

 “聖人分封百王,只為掌控天下。”

 “若無百王存在,不知天下要亂到什麼程度。”

 “如今龍脈壯大,百年可出絕世天驕,千年可出聖人。”

 “帝昊分封天下,以吸取龍脈,供養帝家,效率是低了一些,但他們至少能維持天下的大體平衡。”

 “若是廢除百王制度,要以何種方式統治天下?”

 帝昊分封百王,是為了擠佔生態位,讓王府汲取地方資源和龍脈,不至於被其他家侵吞。

 楚無疆若是奪了天下,一樣要考慮子女的地盤問題。

 白夜臉色一白,低頭道:

 “那就請侯爺斬殺吾頭,獻於太子殿下!”

 楚無疆笑了笑說道:

 “先生嚴重了。”

 “本侯沒說要殺你。”

 “只是問你一句,你說天下百王不好,打算以何種方式取代?”

 “不能只破壞,不建設吧。”

 “本侯若有子嗣,又該如何?”

 天下百州,百條龍脈。

 每條龍脈都有自己的想法,比如聖州龍脈扶持司馬家,準備趁勢而起。

 白夜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原來侯爺在考校我!

 他神色振奮起來,堅定地答道:

 “自然是由朝廷選拔官員,治理地方,而不是以一家之私,侵吞天下。”

 楚無疆笑道:

 “那先生就是提倡流官制度。”

 “但流官制度的危害,先生可曾知曉?”

 白夜點頭道:

 “流官更容易惟上是從,不顧地方死活。”

 “但至少比各地的封王要好一些。”

 “官員有害,可以隨時更換,封王有害,難道能直接撤銷嗎?”

 “臣下以為,現在不是流官太多,而是流官太少。”

 “宗門,世家,封王比比皆是,朝廷真正動用的力量,十不存一。”

 “至於侯爺的子嗣,多予錢貨,少予封地和管理。”

 地方豪強若是強大了,就會像個獨立王國,為害一方。

 反過來講的話,中央過於強勢的話,也容易執行一些不顧地方死活的政策。

 舉個

例子,若朝廷要讓龍州改稻為桑,廢除糧食種植,對於柳知府來說,他會堅定地執行朝廷的政策。

 畢竟龍州死人,關他一個柳州人何事?

 流官壞就壞在這一點,好就好在這一點。

 由於流官是外地人,好處就是更容易執行朝廷的命令,保證中央的權威。

 同樣的,朝廷要撤換不合格的流官,更加容易,不會像地方豪強那樣尾大不掉,難以遏制。

 至於壞處的話,他們為了官帽子,往往不惜一切代價。

 楚無疆笑了笑說道:

 “本侯知之矣。”

 “先生贊同少用【封建】,多用【郡縣】。”

 “這樣一來,就要多用科舉官,儒門就會大興。”

 “可是地方全面削弱,一旦外敵入侵,中央瓦解,如之奈何?”

 正如楚無疆的前世,歷代對於【封建】與【郡縣】的爭論,從來沒有停止過。

 比如唐朝的士人深知藩鎮危害,以柳宗元的《封建論》為代表,批判了封建制,讚揚了郡縣制。

 但宋朝時,朱熹則認為地方太弱,遇到外敵入侵時,地方失去反抗能力,一旦中央瓦解,就容易一起完蛋。

 朱熹的預言在宋朝與明朝都得到驗證,兩度亡天下。

 所以明清之際,再度掀起【封建】與【郡縣】的爭論。

 當然是不是【郡縣制】的完善導致亡天下,有待於商榷,只是那時的士人是這樣看的而已。

 天命王朝保留著大量的封建制,不是完整的郡縣制,有點像漢朝【封建】與【郡縣】並立的局面。

 有官僚,有封王,有軍事貴族等等。

 面對地方豪強林立的局面,白夜自然主張削弱封建,提升郡縣,他提出的主要觀點,更接近柳宗元的《封建論》。

 目前士林的主要觀念是封建制壞,郡縣制好。

 這樣一來的話,科舉官能分到資源也會更多。

 楚無疆熟讀史書,他看懂了白夜的政治主張,並提出朱熹之問。

 天命王朝面臨邪魔入侵的壓力,若地方削弱太過,一旦人族邪魔大戰,就只能靠中央了。

 中央一瓦解,那就徹底完蛋了。

 白夜無愧於龍門子弟,他補充道:

 “侯爺,這世上沒有盡善盡美的法子。”

 “地方做大要削,中央失控要管,總會有一個平衡點。”

 “科舉選拔文官,會造成力量失衡,那在考核上,就該儘量擴大考核範圍,不使一家做大。”

 “臣下並非儒門子弟,傳承自縱橫家的道統,不使儒門專美於前。”

 “聖人自有制度,霸王道雜用之。”

 楚無疆頷首點頭。

 【這黑晨思路還挺清晰的,是個實用主義者。】

 【有這樣本事的人,不太像是間諜。】

 正如楚無疆的前世,科舉制度自然是偉大的發明,比起選拔考試來說,依靠血統傳承官員,明顯更加糟糕。

 但科舉制度發展後,只靠經書來衡量能力,於是又產生新的問題。

 從來沒有盡善盡美的方案,楚無疆也不可能一次性跨越社會的發展階段。

 路要一步步地來,飯要一口一口地吃。

 楚無疆這才露出笑容道:

 “黑晨先生言之有理。”

 “只是帝室雖衰,天命未改,不可與爭鋒。”

 “楚家世受國恩,當待天命變化。”

 白夜明白自己過關了,他露出驚喜的笑容:

 “多謝侯爺的信任。”

 楚無疆笑了笑說道:

 “誰家安排死士,能把學問做到這份上,那本侯也認了。”

 白夜對於治國的研究,基本上到了國家要用什麼政治制度,哪些策略會造成什麼副作用等等,他都有自己的想法。

 不說宰輔之才,將來執政一方,也不擔心他搞得太差。

 至於施政能力,可以進行訓練。

 白夜連忙解釋道:

 “臣下只是偶有一得罷了。”

 “自古讀史,便是為了總結興衰盛亡之理。”

 “只是興亡難測,唯盡力而已。”

 楚無疆笑道:

 “說得很好。”

 “先生能有這份敬畏之心,本侯十分滿意。”

 比如楚無疆的前世,封建與郡縣貫穿

始終,時常反覆,郡縣制度真正大成,要到宋朝,是以抑制武人為代價的產物。

 可是宋朝,明朝又接連亡天下,讓士人不得不痛苦地思索,全面的郡縣制是不是會導致地方衰弱,中央崩盤後,敵人直接長驅直入。

 歷史就是這樣充滿了幽默感。

 你所反思的,你所總結的,也未必是對的,歷史總會從意想不到的地方,讓你摔一個大跟斗。

 白夜沉穩地說道:

 “多謝侯爺誇獎。”

 “臣下願追隨侯爺,成就偉業。”

 楚無疆點頭道:

 “既然如此,本侯問你。”

 “你想做輔臣,還是謀臣?”

 “若你做輔臣,楚家打算對外移民,開拓海外,需要有人執掌建設。”